APP下载

如何把语文课讲得美起来

2014-07-24郑桂梅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5期
关键词:语文课美育意境

郑桂梅

内容摘要:如何把语文课讲得美起来:音画结合,创设开篇意境美。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美,让学生重在品。教师有雕琢语言美,打造语文老师特有的魅力

关键词:语文课 美 语言美

初中学生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对老师语言的美,教材意境的美,课堂氛围的美,老师阅读音质的美都有一定程度的要求和品评能力,这无疑会给初中语文老师提出一个更高的课题。那就是如何把语文课讲得更美起来。我进行了如下的尝试,下面就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下自己语文教学的实践。

一.音画结合,创设开篇意境美

我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讲古代诗词时,我会精心设计我的语文课件,并附上符合当时时代背景的画面和相适的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柔美的画面中展开想象,让音乐在学生心尖上流淌,让美在学生的脑海里轻轻滑过,一下子通过这种氛围抓住学生心灵,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当时写此诗的情景及此诗所要表达作者真正旨意。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一种境界,就会自发地产生无限的学习动力,这种力量对学习效果会产生很好的影响力,从而实现学生学习语文课的最佳效果。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长河中一朵最美的奇葩,一直以来深受老师与学生的喜爱,很多老师会把古诗词教学重点放在理解诗词的意思上,而我则是先让学生反复读,读到能品的感觉就到位了,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之后借助联想和想象,充分领略古诗词的意境美后,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寓意,然后再把学生说得不准确的地方加以纠正。

二.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美,让学生重在品

初中每门学科都具有不同方面的美育教育,但语文课可以说众多学科一支独秀,可以折射出其它学科所不能相比的语言美,音色美,文学美。正如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明确指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教学活动中的美育,能使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在轻松中接受,而且美育具有春风化雨般的穿透力,渗透教学活动中的各个阶段,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知识和净化心灵的内化素养。比如说讲朱自清散文《春》时,课文意象单纯,主题明朗,语言优美,人们往往把它解读为一篇“春的赞歌”。其实这是一种误读。《春》与朱自清众多的写景抒情散文是一样的,看似晶莹剔透,一目了然,但它却像一杯醇酒,蕴涵了绵长的韵味与芳香,要真正品尝出它的滋味并非易事。在这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寓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使他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并成就他的治学。《春》赞美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然而学生在读一篇文章时往往只是注重它文字组合的美,及读起来的感觉美,很少去挖掘作者写此文的背景与心境。如果不理解作者写作意图,是不能充分理解文章的独特的魅力及其文章真正的内涵。所以我们学习一篇课文,不能只停留在文章表面文字的美,更加揭示作者写此文的时代背、心境及作者所谓文言志的心情。

三.教师有雕琢语言美,打造语文老师特有的魅力

一堂别开生面富有情趣的课,离不开老师的精心策划,一节优美动听的语文课,离不开老师的语言与音色,老师的语言文字美可以让一节语文课大放光彩,也可以让学生心生暗羡。语文老师的语言更能全方味体现语文老师的水平与知识含量。所以这门学科对语文老师的语言要求更加挑剔,多年来,在课堂上从不敢稍加懈怠,所以在上课前,对每一环节的讲述,都要进行精心雕琢,巧妙按排,所以说每节成功语文课上下来,老师花费一番功夫是必不可少的,讲一节课容易,讲好一节课不容易,把一节课讲得有声有色就更不容易。

高尔基说,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真正的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而语文课堂中的语言在此基础上应更加体现为形象、生动、幽默、含蓄。同时教师的语言要讲究生动,不能照本宣科,机械呆板地“念”教案。幽默是智慧的表现,幽默的语言能感染学生,并让学生全身心地感到喜欢;含蓄的语言在于引人入胜,耐人咀嚼,令人思索。若即若离的语言风格,则富于启发性。同时教学语言本身要美、豪放、细腻、庄重、幽默、绚丽多彩、朴实无华等等,都有不同效果与层面的美,只要运用得当,都给人以艺术享受。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一个动作、一个姿态、一个手势、一个表情、一个眼神,都能体现老师丰富的情绪,通过这些丰富的信息,传达出不同层面美韵,并在与学生共同互动中,体味心灵的艺术美,达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效果。

(作者单位:吉林省伊通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语文课美育意境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语文课文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春色满园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美育教师
一朵花的意境
语文课代表的病假条
当前学校美育实践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