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惠子相梁》教学实录

2014-07-24谭荃心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5期
关键词:梁国惠子志向

谭荃心

内容摘要:《惠子相梁》是庄子的作品之一,如何上好这堂文言课是作者阐述的重点。作者分别从新课的导入、课文的诵读、课文的分析,以及领会文章的主旨几个方面进行该课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惠子相梁》 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庄周,大家称他为庄子,他生活于战国时代,他的思想对后代影响非常深远,先来看他的一则动画——

以蔡志忠的动画系列《庄子说·污泥中的龟》导入,故事源于《庄子·秋水》中庄子拒当楚相的故事。

1.(设计意图:吸引学生,化难为易,也利于课文的展开)

2.楚王想请庄子当国相,却被他拒绝了,原因是什么呢?(生说)

3.偏偏下面这个故事又是围绕“国相”展开的,到底是什么一回事呢?

二.读故事 懂大意

1.师范读,生自由练读

2.同桌互译课文

3.抽查课堂重点词句

惠子相梁——做宰相

或谓惠子曰——有人

搜于国中三天三夜——国都

发于南海——从

而飞于北海——到

于是鸱得腐鼠——在这时

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甘甜的泉水不喝。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现在您想用您的梁国相位来吓唬我吗?

明确:惠子当了梁国的宰相,庄子去拜访他,有人说庄子来是为了取代他当宰相,于是惠子很害怕,在国都中搜捕了多日。这时的庄子采取什么方式来回应惠子呢?——讲了一个寓言故事(板书:“寓言”)

三.读寓言 明喻义

1.寓言中这两种鸟有什么特点?

生画出,分组分别读有关鹓鶵及鸱的相关句子。

鹓鶵

找出相关句子: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生说特点:志向高洁(预设)

引导学生读出鹓鶵的志向高洁。

于是鸱(chī)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生说特点:盲目猜疑(预设)

有什么举动?

“吓”让你感觉到鸱怎样?想象一下当时的动作、神态及心理(瞪着眼、展开双翅护着腐鼠),找一生演示动作,再齐读这两句。

(设计意图:这里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想象,品读鹓鶵的高洁和鸱的丑态,调动课堂气氛,掀起课堂高潮,为揭示寓言的讽刺作用铺垫)

过渡:大家读得真好,老师陶醉其中了!庄子当时也在绘声绘色地给惠子讲这个寓言故事,相信惠子也听得出了神,可是庄子突然却说“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意思是:现在您想用您的梁国相位来吓唬我吗?

2.猜想一下惠子明白过来以后会怎么反应?(引导想象惠子的神态、动作、语言,可适当让学生讨论一下,领会寓言的魅力)

生汇报(让学生想象惠子尴尬的神情,同时明确惠子碍于面子不会再搜捕庄子)。

如果换成另一种说法,会怎样呢?——庄子往见之,曰:“我无意于子之梁国,子无需大动干戈。”

(设计意图:利用对比阅读,突出庄子以寓言应对的巧妙和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3.揭示寓言的讽刺作用

出示:寓言通常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

明确:庄子在寓言中把惠子比作鸱,把自己比作鹓鶵,把相位比作腐臭的老鼠(板书)。试想,志向高洁的鹓鶵会在乎腐鼠吗?我庄周会在乎这梁国相位吗?庄子讲这个寓言故事,一来表明自己的志向和追求,二来讽刺醉心功名利禄的惠子。可谓一举两得!让我们再齐读全文,感受庄子的智慧吧。

四.品经典 悟思想

1.庄子生活在战国时代,当时的人如何呢?出示材料,生读,师点拨。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翻译:天下人为了利益而蜂拥而至,为了利益各奔东西。

2.庄子又如何呢?出示材料,生读,师点拨。

鹪鹩(jiāo liáo)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yǎn)鼠饮河,不过满腹。——《庄子·逍遥游》

翻译:鹪鹩(小鸟)在茂林中筑巢,只需占用一根树枝就够了;偃鼠(鼹鼠)到河边饮水,只不过喝饱肚皮就够了。

3.庄子的思想到底怎样的呢?

出示庄子的介绍: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世称“老庄”。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恬淡寡欲,不慕名利,超然物外。其文善用寓言,想象丰富,诙谐、幽默,发人深省。

4.生再次齐读全文,试背。

师总结:庄子认为过于追求名利、财富,到头来,只会失去生命本身的东西。在当今这个复杂的社会中,庄子为我们的心灵点亮了一盏明灯,读读庄子,我们的心灵更澄澈明亮,更懂得自己内心的追求。希望这节课对大家有所启发,下课!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龙岗区平安里学校)

猜你喜欢

梁国惠子志向
可乐
Rules in Library
浇瓜之惠
梁国华先生艺术作品选登
谈志向
无声胜有声
确立适当的志向
郑合惠子:率真Lady
毁瓜和护瓜
天鹅de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