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情感教育

2014-07-24宋建通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5期
关键词:感情情感文章

宋建通

内容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感染学习对象,调节、强化认识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行为品质。初中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可塑性很强,而语文教师的情感修养和“情感教育”,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意义重大。

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 情感教育

教书是为了育人,它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真诚、善良、美好的人。所以现代语文教学的育人特点不仅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更需要有情感性。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感情与认识事物的过程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情感;著名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因此情感教育应是教学的根本。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课程结构、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尤其值得瞩目的是,在各门课程的设计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而其中的情感教育则是一个主要的目标。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因此,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如果情满课堂,教师就教得愉快而尽力,学生就学得轻松而起劲,反之,只能是教师吃力不讨好,而学生效率低下和兴趣不高。因此,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很好切入点,对情感方面的重视,应该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一项重要措施。

那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呢?下面谈谈本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体会。

一.要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调动积极的情感因素

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生活”是教学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当我们一脸阳光地走进教室时,学生也会怀着轻松、愉快、乐观的心情来上课,这样不仅能使他们产生超强的记忆力,而且能活跃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心理能力;当我们一脸怒气地走近他们时,学生们则噤若寒蝉,他们会带着焦虑不安、悲观失望、忧郁苦闷等不良情绪上课,生怕自己撞到老师怒气的枪口上,这样会降低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我们在课堂上以热情的语气肯定学生,以赞赏的眼光激励学生,他们的心里会充满幸福与喜悦,表现得很兴奋;我们指责、挖苦、嘲讽学生,则无疑是给他们心灵的天空蒙上一片沉重的乌云。为此,教师应树立教学民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保持教师的人情味,创造学生良好的心理环境,调动他们积极的情感因素。具体地说:教师应该真心真意地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消除师生间心理隔阂与对立,沟通师生之间的友好情感,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气氛,使学生在一种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一种充满心理安全感的课堂气氛中获得知识,得到教育。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态度和行为的变化,个性的健康发展。

总之,只要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和关心学生,就会激发学生的热情,唤起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就会使学生乐意和教师合作,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教育。

二.重视教师,以情激情,陶冶情操

文章情铸成,尤其是那些抒情性的文章,情或溢于言表,或潜动于字里行间。教学时教师必须先吃透材料,体作者的情,察文章的意,与作品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然后才能向自己的学生传情达意。其次要选准动情点。“动情”是审美鉴赏的基础,“情感”是文章的“根”。教学时教师要满怀感情地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披文入情,沿波探源”,要撞击出学生感情的火花,以情激情,使学生能体会出文章所表现的或喜或悲的深刻而丰富的感情,并与作者所表现的情感产生共鸣、共振。如朱自清的《背影》,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父亲”那朴实无华的语言和充满爱意的动作中体会作者所表现的一种伟大的父爱。

以情激情的另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是动口,要引导学生统观全文,抓住重要段落、关键词句反复朗读,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读出真挚的感情,读出应有的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朗读时可以分不同的角色进行,这样能使学生受到一种情感气氛的强烈感染,更好地体味文章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如教读鲁彦的《听潮》,可以让女同学齐读“落潮图”,从中感到大海的柔和之美;可以让男同学齐读“初潮图”和“高潮图”,从中感到大海的雄壮之美,象这样优美的文章,如果忽视口出声、声传情、情铸意的作用,教学效果就会大受影响。

总的来说,教师应情出于心地热爱学生和本学科,精心地激情洋溢地启发、引导学生听、说、读、想,使文章所表现的深刻而丰富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流入学生的心田,从而使学生获得求知的快慰和感情的陶冶。

三.寓情感交流于作文训练中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蕴。在作文训练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教学生学会做人。可以通过《奥运随想》等在切身的感受中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可以通过《我说让座》等在辨别是非中培养学生服务他人的高尚情感;可以通过《选择》等在理解生活的真谛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可以通过《父亲的爱》等在解读亲情中培养博爱情感。

当然,学生的作文是学生花了一定时间辛辛苦苦写出来的,表达自己一定思想情感的习作。教师批改学生的作文时,要尊重学生的劳动(这也是对学生的一种爱),认真体味学生在作文中所表现出的感情。对于好的方面,要满怀激情地给予表扬;对于不足之处,要满腔热忱地给予指出,这样能使学生不再对作文害怕,能使学生在一种较好的情境下对作文产生兴趣,从而不断提高习作训练,探求作文的秘诀,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学生往往借助日记,表达自己或喜或悲或怒的情感,教师批阅学生日记时,要做学生的贴心人,成为学生的知音。当学生表达出因某事而高兴时,教师的批语中不妨流露出同样情感的话语,鼓励学生写好日记;当学生说出“苦话”,表现出不良情绪时,教师应当及时找该学生谈话,给予温暖,使得学生感到老师的无尚之爱。

可以说,在批改学生作文中,如果教师能与学生情感交流,不仅能收到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而且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要发展人性中的真善美,抑制人性中的假丑恶,教师就必须以情感为纽带,把教与学两方面紧密联结起来,这样,不仅能使语文教学带来高效率,而且还能使青少年在和谐的气氛中去自觉地反思自我,克制自我,再塑造自我,反之,语文就失掉了灵魂和效率。

(作者单位:福建莆田市秀屿区赤岑中学)

猜你喜欢

感情情感文章
最好的感情
情感
感情工作
台上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不分对错
感情强烈的叹号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