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教育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
2014-07-24黄莹
黄莹
摘 要:情绪教育认为教育在重视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感受他人情绪、正确表达个人情绪的能力。中职学生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与个性的发展,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中职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情绪往往被忽略,关注后进生的情绪教育,对班主任的工作开展具有不凡的价值。
关键词:情绪教育;中职学生;后进生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4-0039-02
情绪教育是指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并体验他人情绪,培养控制和表达自身情绪的能力,从而实现自我教育。情绪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是人性的一部分,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一、中职学生开展情绪教育的重要性
高中时期是个体情绪发展的重要时期,伴随学生的情绪体验不断加深,情绪指标不稳定,控制力差的特点,中职学校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面对学习与就业的竞争往往产生很多的困扰,却得不到有效的缓解,情绪往往过于压抑而最终爆发,从而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他人,甚至过早地终结了求学生涯。在后进生工作中开展情绪教育极为重要。
(一)情绪教育的开展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多数的家长、教师只关注中职学校的后进生的学习结果,往往忽略甚至在不经意中伤害了他们的情绪。情绪最奇妙之处在于它是可感染性的、可觉察的。当情绪处于平缓时,我们可以从对方的表情——无论是面部表情、声调表情或身体姿态观察、设想甚至预测他接下来的行为。班主任在工作中关注开展后进生的情绪教育,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情绪教育的开展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班主任在教育中适当使用“暗示”、“诱导”、共鸣等手段从心理激励后进生,使他掌握基本的情绪调整方法,调控自我情绪。当学生能坦然面对现实,形成对人、事、物的正确态度,必然能树立客观的自我认知,在愤怒的时候懂得如何制怒和宽容,在悲伤的时候懂得如何转移和发泄,在焦虑的时候懂得如何排遣和分散。利用“情感效应”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实现柔性德育。
二、情绪教育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的实践
情绪教育以道德观念为基础,以引导后进生培养良好情绪,控制自己的感情,并且激励自己,有着完善的行为能力,完成自我教育、树立客观的自我认知为目标的。
(一)案例中的隐藏的“情绪密码”
瘦小的小黄在入学初便积极投身到校内各社团的学习中,主动申请加入校纪律部,眼中常闪烁着对这世界充满探索渴望的光芒。一个月后,他却开始显示出一些不良的习惯,甚至在某个晚上聚众打架,致使对方身体受伤。学校对他做出了“留校察看”的处理。随后的时间里,他纪律散慢,课前迟到,课中因不满教师劝阻他别睡觉而大骂教师,课后常不理会班级荣誉而我行我素;学习上倦怠严重。因此,他常成为班主任办公室的“座上宾”,不断听着班主任的批评与教育。某周三中午,他与同学悄悄将班级回收的水瓶全倒到讲台上,借此发泄被罚情绪。当班主任出现时,小黄笑得一脸灿烂,眼光中还有一丝的挑衅。
不良的情绪是积累成的,情绪的教育就是在学生的心里种下了一些向善、向上的“种子”,慢慢地等待合适的阳光与雨露。
(二)实践情绪教育,缩短沟通距离
美国学者约翰高特曼博士强调情绪教育,同时提供了情绪辅导的五步法:觉察情绪、认可情绪、同理心倾听并肯定孩子的感受、恰当的情绪描述、设规范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1)觉察情绪,“冷”中有序。班主任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状态。面对小黄的挑衅,班主任需要首先觉察了自我的情绪并及时调整,给学生做了很好的示范。班主任请劳动委员带动值日生清理讲台上的水瓶,同时笑着说:“我今天发现原来我们班还有力气那么大的同学,不仅能把装满的大桶搬过来,而且还有力气将之倒在高高的讲台上,实在难得啊!”全班同学哄然大笑。下午的课正常开展。当人可以觉察情绪时,对于情绪辅导也就有了充分的准备。
(2)认可情绪,坦然“受”之。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小黄是追求上进的,但自我管理能力极弱;自尊心很强,爱面子,却极重情义;对情感的敏感性很强。他与父亲关系较好,但又缺乏有效的沟通;他的父亲关心孩子,常悄悄来学校观察孩子的行为是否有进步。他从初中开始三番五次被教师请到办公室批评,甚至受到语言上的羞辱;他在初中时抽烟、不学习;上课时睡觉从不听课。每当他受批评时,觉得很没面子,需要发泄情绪。更重要的是,当家长在关注的行为转变时却忽略了他内心的情绪需求:渴望被理解与引导,需要自我的认可与客观的认知。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高中内在的道德认知与生活体验提醒他不能直接对教师发泄,所以只能选择这种方式争取自尊心的平稳。当我们可以能理解对方的情绪,那么也就可以坦然的接受它的发生。如果后进生懂得更好的方式来排泄自我的不良情绪,那么他一定会快速成长起来。
(3)同理心倾听,恰当的描述。面对情绪激烈爆发的后进生,不仅要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更要用眼去观察他们的肢体语言,并通过自身的肢体语言来反馈对其感受的理解。
课后班主任把小黄叫到办公室,请他帮忙给小盆栽淋水。接着以朋友的角度与他交流生活、学习,从他父亲对他的关注到学校的制度,结合小黄上学来的好的方面引导小黄正确反思自己的行为。请小黄照顾盆栽、坐在一起交流,这些细节都在传达一个信息:我们是师生,也是朋友,班主任我愿意成为你的同行者!小黄也由最初的“事不关已”式的散慢的状态渐渐变得沉默起来。最后,他小声地咕嘟一句:“老师,我下次不这样做了。”声音虽小,但不难听出他内心的真诚。同理心倾听,恰当的描述,有助安抚学生情绪,引导他明白怎么做才是最合适的。
(4)引导规范,解决问题。学生的可塑性很强,作为后进生,几乎都是希望向善的,只是行为习惯有时还会重复一样。当他们在长期的反复被质疑与忽略中采用了错误的方式表达情绪时,班主任应在适当的情境中,对学生给予引导,让他们学习理解和表达情绪的正确方式。例如有意无意地找出后进生的进步之处,公开地肯定,唤醒与激励他内在那股求上进的力量。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表现,争取家长对其的认可。规范的引导,使小黄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中没有违反过一次纪律。其实,情绪的教育是爱的教育。对学生真正的关爱是关注,将心放在他身上,让他感受到我们给予的爱,并用这份爱引领他茁壮成长。
三、思考与启发
对后进生的情绪教育是渗透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面对这种学生,我们不仅要积极与家长联系,争取家庭的配合,还要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适度的赞美,用赞美的力量引导他们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这类的学生自尊心很强,情绪波动大,对“说教”的方式比较反感。所以我们在教育时尽可能以“朋友”的角色代入,多关心他们,多引导。
同时可设计多开展增强团队意识的活动、关爱等为主题的班会与讲座,让学生在接触、交流,相互给予一种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营造宽松缓和的情绪氛围,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能在交往的过程中完成相互的情绪教育,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认识情绪的心理意义。
“人之初,性本善。”作为一名班主任,关注后进生的情绪,耐心引导学生情绪教育,完成自我的教育,功不可没。
参考文献:
[1]张春艳.情绪教育浅谈[J].新课程(教育教学版),2007(11).
[2]张耀庭.论素质教育视野下的情绪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5(8).
[3]沈晓明.浅谈如何用情感教育转化后进生[J].新课程:教师,2011(10).
[4]田学英.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结构、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D].上海师范大学,2012.
责任编辑 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