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职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
2014-07-24欧文河
欧文河
摘 要:当前,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普遍存在课堂教学难,教育实效不显著,这与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整体偏低有关。更与部分教师观念陈旧,教学呆板导致思想政治课教学吸引力不强有一定的联系。本文认为要改变这种局面,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中职;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4-0082-03
当前,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普遍存在课堂教学难,教育实效不显著,这与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整体偏低,他们普遍存在学习态度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动机缺失,学习态度不端正有联系。更与部分教师观念陈旧,教学呆板导致思想政治课教学吸引力不强有一定的联系。要改变这种局面,需要教师从观念到方法上予以改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端正教学态度,以热情吸引学生
政治教师必须成为生机勃勃、充满热情、饱含爱心的人。一是要对自身的工作充满热情。要深爱自己的工作,对政治课教学充满热情,充满正气与自信,用自身的热情感染学生,切忌自我贬损,自怨自怜。二是要对学生的成长充满热情与爱心。政治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学生的成人成才充满热情的关怀,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善于把握青年学生的需求,找到与课堂教学内容的结合点,找到教育的契机,及时地指导他们,让他们感到政治课教学与他们成才的密切关系。因此,教学切忌不顾学生需要的心理实际,一味空谈,这样只会让学生感到与己无关。如:笔者在讲授《法律基础知识》“人身自由中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时,有关“隐私”问题是一个较敏感的问题。仿照《中学生》杂志,设计一个网页,内容包括调查情况、学生心语、家长心声、专家咨询、我当专家、老师赠言等,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仅仅是作指导。当点击《学生心语》时,则呈现出学生给知心姐姐的信,贴近学生实际;《专家咨询》则通过大量的资料,分析产生烦恼的原因,并帮助学生找出症结;最后由学生尝试《我当专家》,自由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不受任何限制;并在此基础上点击《家长心声》,让学生了解父母真正的心理和真实的想法……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平等的、融洽的、自由的环境,为他们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了条件,给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一个平台。作为教师要胸怀博大,宽容为怀,主动走向学生,深入其中,了解他们,关爱他们。绝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老师,讨厌老师缺乏生气、对人冷漠、盛气凌人。如果教师常常带着微笑,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可亲可敬,就能消除他们的疑虑,敞开他们的心扉,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诲。因此,政治老师对自己充满热忱与自信,对学生充满热情与爱心,是增强政治课教学吸引力的首要条件和基本前提。
二、激活教学内容,以生动吸引学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中职生处在认识世界的起始阶段,他们好奇心也强,认识事物需要一个过程,他们受知识和社会阅历的限制,如果我们只是用单纯的专业知识去灌输抽象的理论,那只能使他们望“师”兴叹,造成“台上昭昭,台下昏昏”的独角戏局面,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与互动。只有化抽象的理论为朴素的生活常识,才能为他们喜闻乐见。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1)要联系时代教学。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的政治课,就是一味说教和一潭死水。中职生尽管对枯燥的政治理论不感兴趣,但对风云变幻的国内外重大事件情有独钟,我们要将这些重大事件与政治课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2)联系社会实际,让实例走进课堂。例如,学习“诚实守信”这一内容时,诚实守信不仅是个人为人处事的原则,也是企业生存的首要条件。选用“美的紫砂煲用泥巴做原料的行为被中央电视台曝光”的典型失信事件。具体是美的公司售价上千元,宣称“全部选用纯正紫砂烧制”的内胆,实际上是用田土、红土、黑泥、白泥等多种普通陶土配制,并使用了化工增色。尽管美的公司接受退货,并向广大消费者道歉,但不管事后的补救措施多么充足,都难以消弭美的被这次紫砂煲事件所损害的名牌形象和信誉。当消费者冲着“名牌”去购买产品时,遭到的却是这样的商业欺诈,这不免让人心中充满难以释怀的愤懑和不满。透过这一事例,让学生懂得没有诚实守信,将难以立足社会。教育学生一个人要想干出一番事业,首先要有诚实守信的品德。通过联系实际,还可以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观察、联系、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对书本知识的综合、迁移、拓宽、加深。
三、丰富教学形式,以开放吸引学生兴趣
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个别谈话可知,学生最反感老师单一刻板的教学形式与方法,传统的“一张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的模式再也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了。教师必须以开放的教学形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途径,与学生共同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当主演,当好导演,让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交流的主动性、思维的活跃性、见解的独特性等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可以采用的方式有:(1)自主式。以问题引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新知,辅之以教师精讲导学,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思考精神和自学能力。(2)讨论式。教师出示讨论题目,学生定向阅读教材,随后分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在这种环境中,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体现自己的存在价值,学生会兴趣盎然,乐在其中。(3)情景式。由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指导学生自编自演课堂小品、短剧或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增强感染力,达到以情动人的目标。实践证明,教学形式的开放,是新时代素质教育的要求,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又可以使课堂富于吸引力,让教学过程变得生气勃勃。
四、创设教学氛围,以愉悦吸引学生
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如何,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努力创造自然、融洽、轻松、活跃的教学气氛,就能最大限度地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就能有效地扫除障碍,开发更多的潜能。因此,作为政治教师要想尽办法,让学生情绪总是处在喜悦、热情、兴奋之中,避免冷漠、灰心、颓废,使他们的记忆、理解、分析能力处于最佳状态,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为此,教师必须做到:(1)语言幽默。苏联教育家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睿智,使整个教学顿时生辉,并能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政治教师要锤炼语言艺术,能巧用词语,通过比喻、夸张、反语、拟人等修辞形式创造幽默。(2)表情生动。教师要讲究表情,做到表情鲜明、示意、形象、有启发性,适时适度。人们常说“诚于衷而形于外”、“喜怒形于色”,不同的表情会给学生不同的影响。当教师“眉飞色舞” “喜笑颜开”时,学生会心情愉悦;精神振奋,学习的积极性就能极大地调动起来;如果教师“面色铁青”、“冷若冰霜”,学生就会惊恐紧张,兴趣索然。(3)举例有趣。要巧用音乐、电教媒体、寓言、典故、诗话等手段创造愉悦的气氛。如讲述《哲学与人生》“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时引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典故:从前,有个地方,城门下面有个池塘,一群鱼儿在里边快乐地游着。突然,城门着了火,一条鱼儿看见了大叫说:“不好了,城门失火了,快跑吧!”但是其他鱼儿都不以为然,认为城门失火,离池塘很远,用不着大惊小怪。除了那条鱼儿逃走了之外,其它鱼都没有逃走。这时,人们拿着装水的东西来池塘取水救火。过一会,火被扑灭了,而池塘的水也被取干了,满池的鱼都遭了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火——水——鱼是有联系的,池塘的水能灭城门的火,这是直接联系,鱼儿与城门失火则是间接联系,它是通过池水这个中间环节而发生联系的。我国古代有很多精典的寓言故事,如“拔苗助长、塞翁失马、唇亡齿寒、愚人吃饼”等,在上哲学课时可大量使用。这些妙趣横生的事例使枯燥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通俗化、趣味化,寓教于乐,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又得到快乐,更加喜爱政治课教学了。
五、挖掘个人经历,吸引学生兴趣
教师的一生,会经历许多的事情,有些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影响。这就是教师个人的经历,它是一种特殊的课程资源。如思想政治课要学习的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这些教学内容都来源于社会生活,教师作为社会成员,必然要参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经历,而这些经历作为教师个人的直接经验,可以成为还未深入社会工作领域的学生间接经验的来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课程资源,它可以起到:(1)吸引的功能。教师的个人经历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传奇色彩,有
一定的故事情节,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2)沟通的功能。教师的个人经历可以说是个人的隐私,它是教师个人的生活缩影、生活片段、人生际遇,饱含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教师愿意向学生讲述自己的个人经历,无形中就是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把学生当作自己信赖的人,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尊重,了解是促进沟通的前提。学生对老师有了更好的了解,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就更容易沟通。(3)活化教材的功能。教师的个人经历对于教材知识可以起到丰富、补充、印证的作用,使教材只是更加有血有肉、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更容易为学生认可和接受,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4)感染、教育和启迪的功能。教师个人的经历一般会融入个人的深刻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包含、渗透着一定的态度、价值观。价值观以情感作为载体,就容易影响和感染学生,从而培养和丰富学生健康的情感、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它还可以启迪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思考。
总之,增强政治课教学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是要我们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学行为,完善自身形象,提高自身能力,就一定能把学生吸引过来,发挥政治课应有的育人功能,找到政治课教学应有的地位与价值。
参考文献:
[1]邓凤英.中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策略方法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 2013(26) .
[2]王文峰.浅谈如何提高中职生政治课的学习兴趣[J].中国教育教学理论研究,2013(4).
责任编辑 赖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