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自我:教育工作者构筑防腐壁垒的基石

2014-07-24肖进雄

甘肃教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服务意识综合素养

肖进雄

〔关键词〕 人文自我;荣辱观;综合素养;服务意识

〔中图分类号〕 G451.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0—0016—01

人文自我是防微杜渐、反腐倡廉、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石。教育部门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事关国家未来、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在平时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坚持人文自我,武装自我修养,规范自我行为,塑造自我形象,完善自我素质,努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武装自我,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个人接受社会教育、通过学习提高自身修养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使个人塑造美好人格形象的精神追求成为可能。教育工作者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神圣使命。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用知识武装头脑,用心灵武装外表,用法律武装行为。在教学中要坚持国家的教育方针,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教育工作者还应把满足社会需要作为教育的根本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不断加强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把学习作为工作和发展的第一需要,作为提高理论素养、服务能力的内在需求,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教育规律,自觉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努力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和谐人际关系的积极促进者。

二、塑造自我,保持和谐人际关系

不同的人生价值追求决定着不同的人生态度,教育事业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承担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重任,然而,现在的教育界也出现了一些很不好的现象。教育工作者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参与者、引导者和缔造者,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端正自己的态度。首先,要不断认识自我,树立人生追求。教书育人是教育工作者的本职工作,要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困。其次,要坚持讲党性,讲党性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牢固树立育人工作无小事的思想,坚持与校长、学生、家长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再次,要重品行。学校是育人的主阵地,教育阶段是孩子增长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所以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素养,吸收正面健康的思想营养,抵制不良的社会恶习,培养高尚的社会情操,摒弃消极腐朽的思想。

三、自省“慎独”,不断加强自身综合素养

教育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教育工作者在施教的同时本身也在接受教育。自省就是要经常反思自己,在工作中遇到了挫折,不要老是找客观原因,要多找主观原因。即使在工作中遇到顺境,自我批评原则也要常存心中。经常反省自身之过,毫不留情地剖析自己,发现有违背党性原则和道德要求之处,及时纠正,做到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古人对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如今 ,在信息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 ,教师角色及其作用已悄然发生了改变。教育工作者在面对物质利益等种种诱惑,都要能把握住自身的言行,依靠内在的道德信念和力量自觉遵守道德、法律。

四、激励自我,不断增强服务意识

教育部门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职能部门,也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服务行业,必须最大限度地提高各类学校的凝聚力、战斗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干事、创业、育人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促进服务意识,以人为本促进和谐。面对时代发展的新要求,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面对教育工作的新任务,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树立法律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反腐倡廉的意识,要坚持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衡量教育工作的基本尺度,时刻把为学生、为家长、为社会服务放在第一位,身先士卒,不断增强服务意识。

广大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扩充自身知识容量,完善自我修养,重塑自我形象,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内化自我,人文自我,树立高尚的情怀,才能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

猜你喜欢

服务意识综合素养
关于加强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问题与探究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童诗”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