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始于读
2014-07-23王飞
王飞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以文本为载体,学生学习语言表达、掌握语言知识、培养语感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等主要通过它来系统地落实。立足文本的学习首先应该占有文本、熟悉文本,因此“读”文本显得至关重要,思索性的默读和综合体验性的朗读是师生分析、讨论、归纳、演绎文本的前提。
关键词:阅读教学;重视;默读;朗读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一度深陷于老师讲解、学生讨论、师生总结的解读包围中,可以说解析占去了阅读教学的大部分时间。不可否认让学生学会解析文本有其重要性,但占有文本的“读”却被挤到尴尬的境地,不由得让人担忧。课堂上常见的“读”或是蜻蜓点水或是微风掠面,而围绕“质疑、讨论、归纳、总结”,师生忙得不亦乐乎。如此浅入深出,在笔者看来实有割离文本之嫌,所以才导致学生阅读难见实效,做不到举一反三。究其原因,在于没有占有文本,深入体验,缺乏语感。要知道阅读的本质就是“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而学生的阅读实践当然是首推“读”,只有让学生独立地、反复地默读感悟,并将意会到的东西用以富有表现力的朗读表达出来,才足以验证其是否深得阅读之旨。
一、重视默读,养成边读边思的习惯
宋代理学家朱熹在其《训学斋规》中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从中我们不难明白要达到“言皆若出于吾之口,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境界,即言和意都“如若己出”, 必须做到熟读精思,而熟读精思便需默读。默读是一种适用性很强的阅读方式,也是语文教师真正落实阅读教学意义所在,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和默读习惯,将为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打下基础。阅读教学,文本是载体,读懂读透文本是教学价值所在。
占有文本,默读的作用不可忽视。画竹当成竹于胸,析文当了文于心。走进文本,解析才能有的放矢;深入文本,感悟才能由衷而发。因此,默读在阅读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一,凝心静气,默读才能真正走进文本;其二,一目十行,默读的速度是朗读的几倍甚至是几十倍,可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获取大量的信息,有利于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其三,读思结合,默读可以使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记下疑惑,写下体会,从而感知文章的思路,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其四,默不出声,默读不影响他人,避免了相互间的干扰。读到动情处还可品味再三,能有效提高阅读的思维和理解能力。由此可见,默读能提高阅读速度,提高阅读效率,有利于静心思考,能体现阅读的个性化。学生的默读能力和默读习惯关系着阅读教学的有效推进。
深入文本,默读的方法不可或缺。在实施新课标,大力提倡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今天,默读的优势、功能和价值实在不容忽视,提高默读的能力和培养默读的习惯也迫在眉睫。要让学生认识到默读绝非仅仅停留在扫读文本上,粗通文章,默读也是有方法可依、有规章可循的。首先,落实整体感知,可以通过找对象、抓内容、明要点、找线索、理思路、析结构来实现。——“文题看中心词,文脉找线索,文意重概括。”其次,疏通局部理解,遇到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多看几遍,结合上下文多读几遍,寻章摘句,字斟句酌,细细品味。“通读文意,还原语用。”再次,突破整体感悟,思考作者写作目的,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从现象到本质,从个体到一般,进行归纳和总结,进而联系生活实际,上升到为文为人的启迪和感悟。“从显性到隐性到更隐秘”。当然默读便于思索,其间要学会质疑,质疑文题,质疑文句,质疑文段,以此来不断地验证和切合作者的思路。另外默读还可圈点批注,词的圈点关注富有表现力的词,句的批注关注主旨句、中心句、过渡句、描写性的句子和议论性的句子。批注还应关注文本引题、入题、结题的起承转合的思路和架构。总之默读文本利于把握要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文本是传递作者思想认识、情感体验的媒介,学生只有思辨地默读,才能透过文字在心灵上与作者产生共鸣。
沉浸文本中,意随文动,学生掌握了默读的技能,形成良好边思边读的默读习惯,将有益于广博涉猎、增强底蕴、张扬个性。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也因建立在学生默读、熟悉文本的基础上得到保证。
二、重视朗读,练成情文并重的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鼓励学生多朗读,在朗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特别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在默读的基础上更要多朗读。“语文教学应该重视朗读,因为朗读有助于了解文章真正的含义,领会文章的意蕴、神气,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悟、鉴赏能力。除了能提高学生的国文水平外,还能帮助学生人格的形成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朱自清的诵读观对我们今天的阅读教学来说是一个极好的启示。语文老师肩负着培养学生学习语言表达、掌握语言知识、培养语感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等责任。唯有加强学生对文本的朗读指导和强化学生的朗读实践,才能更好地增强阅读教学的效果。
阅读教学是有声的艺术。将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的表达,让文字灵动起来。熟读成诵,通过反复朗读,不断地咀嚼享受,既能强化语文教学中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记忆,又能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学生的朗读过程也是广泛吸取语言营养的过程。朗读大量篇章之后,多次朗读、反复地含英咀华,“多读乃藉人之功”。“朗读中,有时也会产生‘灵感,但那绝不是‘灵机一动‘心血来潮,不是朦胧的巧合,而是厚积薄发、高度注意迸出的火花,也许偶然,但毕竟是处于必然的进程中。”当学生声情并茂,满怀激情地朗读,读得兴趣盎然时,它既刺激学生大脑神经的兴奋增强语感、陶冶情操,又能从读中感受文意,感知其情,全方位、立体化地感受和欣赏美、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如此,很多说不清楚或难以讲清的语感、规律等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迎刃而解,语感和语文素养便会不自觉地提高:学生不但可以在自己写作时有所借鉴,在模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文思自然诉之笔端,还可能在说话交流时因朗读形成的语感脱口成文、出口成章。
多朗读,文理自现,思维、表达等方面自然能潜移默化地得到提高。那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朗读才能达到“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境界呢?叶圣陶先生曾精辟地指出:“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现代作家夏丏尊也说:“朝夕朗读,读到后来,文字也自然通顺了,文章也自然了解了。”朗读时“应该做到‘见文生情,即:看到文字,又看到内涵;再现场景,又引动感情;产生表象,又把握本质……几乎同时涌现出来,在脑际萦回,有脑中激荡,在声音中流露。”从中我们不难明白,首先,要读准字句、读通句子、读顺文段、读懂文章,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其次,朗读要做到语速适当、轻重相宜、抑扬顿挫、情感把握,要全身心投入,置身于文本,与文中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思想情感随之迭宕起伏。最后,忘乎所以、陶醉文内,情趣所致,不能自已。因为读得慷慨激昂、悲怆动容、意兴勃勃,便会给人美的享受。学生这样为文所感染,自然地演绎,深入地体会,久而久之在不自觉中便可以内化文中的思想情感为自己的精神气质,由表及里,深入浅出,读出意味,自能获益良多。
“文贵自得,书忌耳传。”“自得”是孟子的主张,也是今天我们阅读教学要重视的方向。《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的意识和习惯”。我们唯有充分认识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生思索性的默读和综合体验性的朗读,才能把阅读教学真正落到实处。阅读教学应当从学生“读”开始。
[参 考 文 献]
[1]孙绍振等.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2]王春芳.朱自清的朗读观及其当代启示[J].中学语文,2009.
[3]张颂.朗读美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李雪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