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法语文阅读教学示例
2014-07-23郑建和周善兵
郑建和 周善兵
【摘要】文本细读被英美“新批评”派奉为圭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它对于帮助学生正确解读文本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以鲁迅的《药》为例,从篇名释义、开篇细读和“枯草”意象等三个方面予以分析,解决了文本细读法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的问题。
【关键词】文本细读 鲁迅作品 语文阅读
任何一次阅读经典的行为都将是冒险。阅读鲁迅当列其中。如何解读鲁迅的作品,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鲁迅?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学生直面作品本身,就如现象学的口号“回到事情本身”。直面作品,就是贴近文本,抛去成见,在去蔽的过程中让作品的意义显现。
文本细读(close reading)被英美“新批评”派奉为圭臬。虽其流于形式主义,但也给我们该怎样阅读作品带来不少启示。“细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一种心灵与心灵互相碰撞和交流的过程。我们阅读文学,是一种以自己的心灵去探索另一个或为熟悉或为陌生的心灵世界。”基于此,让我们通过文本细读,向伟大心灵靠近。
一、篇名释义
鲁迅以“药”作为小说的题目,但文中再也没有提及一个“药”字。“药”一出场,就退了场。字面意义上的“药”虽然退隐,但“药”的幽灵却一直在文本中、在作者的世界里,在读者的阅读中徘徊。可以说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因此,我们在教学时,需特别提起同学的注意。鲁迅的目的何在?就如阅读柏拉图对话录,几乎都写苏格拉底的事,但在众多对话篇名中真正出现“苏格拉底”字样的只有《苏格拉底的申辩》一篇。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暗示着柏拉图终其一生的写作都在为苏格拉底辩护。“药”仅仅是“药”吗?从《呐喊·自序》来看,鲁迅一生是寻药的一生。起初,他为了父亲的病指望中医,失望之后,东渡日本研习西医,但在日俄战争纪录片中,他又看到了有着强健体魄,麻木神情的众多看客同胞后,失望之余又把目光投向了文艺,但文艺又如何呢?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药方的寻求只是反抗绝望罢了。由此看来,“药”在鲁迅的世界种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药”作为一种希望,能对症下“药”时,药就是良药,否则就会变为毒药。
在《药》中,“药”到底指什么?人血馒头,这是字面意义上的替代。此种替换,掩藏的是尴尬与断裂。“人血馒头”最初来自一个不明身份的“犯人”,在康大叔的言辞中明确为“夏瑜”,最后转为深层次隐喻“启蒙、拯救”。血作为夏瑜生命的象征,作为他拯救社会的“药”,在小说一开始就终结了。“药”在夏瑜这里,是“革命”,是“启蒙、拯救”的隐喻义,而在华小栓、华老栓那里,则是治疗身体疾病的“药剂”。“药”与“人血馒头”在特定语境的重叠,意味着言辞背后深层寓意的消解,从精神的药剂到医治身体病症的药剂,启蒙者想给的东西,却是被启蒙者不想要的,这一转化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反讽。刽子手是以杀人为职业的,是靠革命者的“血”赚钱为生的,所以他是卖“血”者,也是卖“药”者,康大叔就属此类。
从“药”的简单释义,我们发现“药”既是希望,也是绝望,鲁迅对“药”功效的存疑,也意味对启蒙的反思。
二、开篇细读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
这是《药》的开篇。鲁迅为何要以此开头,它仅仅是简单的景物描写吗?大多数学生在阅读时,都止步于此。大凡经典作品,都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冰山一角的显现自有其深意,就如山水画中的留白。阅读的行为,其实就是挖掘其深层意蕴,寻求作者的微言大义的过程。
如卡夫卡的《城堡》开头:
K.到达时,已经入夜了。村子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城堡山连影子也不见,浓雾和黑暗包围着它,也没有丝毫光亮让人能约略猜出那巨大城堡的方位。K.久久伫立在从大路通往村子的木桥上,举目凝视着眼前似乎是空荡荡的一片。
城堡的隐,城堡方位的不明确,“空荡荡的一片”,一切都预示着城堡实质上的虚无,作者通过这样的叙述,其实已经告诉我们:K.是永远也进不了城堡。
亦如高中课本中卡夫卡另一杰作《变形记》开头: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
人的异化,世界的荒诞,一开始便定下了基调。
华老栓与夏瑜在刑场的相遇,但却不相见的事实,正是被启蒙者的麻木愚昧与启蒙者的清醒孤独真实写照。他们虽同处一空间,但启蒙主体与启蒙客体的沟通却无法达成。开篇描写,实质上已经告诉我们:启蒙被悬置了起来,启蒙是无效的。
三、枯草意象
在过去《药》结尾的教学中,我们主要把目光停在了“花环”和“乌鸦”等意象上。这可能源于鲁迅《呐喊·自序》中曾写道:“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先生扔下这块香蕉皮,我们顺势踩上后,当然也是溜得自得其乐。既然 “花环”是曲笔,那么我们为何还要盯着“花环”一直不放?还有没有其他意象昭示了鲁迅的复杂情感?
通过文本细读,我们发现了“枯草意象”。“枯草意象”出现在作者对坟地的自然景象的描述中。
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
“枯草”首先让我们想到了鲁迅的《野草》。他在《野草题辞》中这样写道:“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生于坟墓的枯草,无疑是特定场所的野草中的特例,是先生自爱的野草,而不是粉饰地面的野草。那么,在文中“枯草”意指什么?“枯草”所在场所是“坟地”,周围是“死一般静”,其“支支直立,有如铜丝”的形象特征,这一特定意象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启蒙者与被启蒙者的关系。启蒙者的孤独,被启蒙者的冷漠麻木,营造出的正是这样的情境。
通过对鲁迅《药》的简要读解,我们意识到在小说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作者的世界、文本的世界、教师的世界、学生的世界,同时交织出现,文本意义的生成也在相互的对话过程中得以实现。阅读的行为,基于成见的不可避免性,只有不否认作者意图,不割裂读者感受,回到作者,回到文本,也只有以此为原则的文本细读才能更好地走进文本,走进作者。
参考文献:
[1] 赵毅衡.“新批评”文集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 陈思和.文本细读在当代的意义及其方法 [J] .河北学刊,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