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教育对初产妇分娩疼痛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2014-07-23陈娟英钟卫清徐小红
陈娟英,钟卫清,徐小红,吴 桔
(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桐乡 314500)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并伴有现存的和潜在的组织损害,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1]。分娩疼痛强度与产妇的痛阈和分娩次数有关,初产妇一般疼痛反应强烈且伴随整个分娩过程[2]。产妇受分娩疼痛的影响,往往会产生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这种负性情绪又可使痛阈下降而加重疼痛并影响分娩方式。2012年1月至6月,本院产科对200例足月妊娠头位待产初产妇入院时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疼痛教育,旨在减轻分娩疼痛,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纳入标准:有自然分娩意向未临产的初产妇;年龄21~34岁;思维正常;骨盆外测量正常;估计胎儿体重2 500~4 000g;愿意参加本项研究。排除标准:有严重产科合并症及高危妊娠者;有剖宫产指征;不配合问卷调查。符合纳入标准的初产妇400例,平均年龄25.3岁;孕周37~41周;文化程度:≤小学13 例,中学(含中专)268例,≥大学119例。2011年6月至12月入院的200例初产妇为对照组,2012年1月至6月入院的200例初产妇为观察组,两组初产妇的年龄、孕周、文化程度及胎儿体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教育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教育。初产妇入院时由责任护士介绍入院须知、住院环境、责任医生和护士,讲解专科护理及母婴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并发放产科健康教育处方。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责任护士实施一对一疼痛教育。
1.2.2.1 疼痛教育目的 通过疼痛教育使初产妇掌握评估疼痛的方法、分级与评估工具的使用,了解如何应对分娩疼痛,消除紧张、恐惧情绪,做好迎接分娩的心理准备。
1.2.2.2 疼痛教育内容 疼痛的概念;分娩疼痛产生的机制及特点;影响分娩疼痛的因素;分娩疼痛对母婴的影响及各种减痛的方法与技巧。
1.2.2.3 疼痛教育方法 初产妇入院后,在常规产前教育的基础上,由责任护士发放疼痛教育图册,实施一对一口头疼痛教育。
1.3 评价方法 责任护士在初产妇分娩后发放疼痛程度调查问卷,采用视觉模拟方法(VAS)评定[3],即用0~10标尺,0表示无痛,10代表最严重疼痛,<3为轻度疼痛,3~6为中度疼痛,>6为剧烈疼痛。统计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产妇分娩疼痛程度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分娩疼痛程度比较(例,%)
2.2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例,%)
3 讨 论
3.1 对初产妇开展疼痛教育的必要性 在医学疼痛指数上,分娩疼痛仅次于烧伤灼痛,排在疼痛第2位。产妇对疼痛的恐惧和分娩的紧张可导致宫缩乏力、宫口扩张缓慢、胎头下降受阻,甚至发生产程延长、产后出血;分娩疼痛致体能消耗增加,可以影响产力,甚至发生胎儿窘迫、难产等并发症;惧怕剧烈的产痛是产妇选择剖宫产最主要的原因[4]。初产妇比经产妇在阴道分娩时要经历更大程度和更长时间的分娩疼痛,30%初产妇会感到严重的疼痛,38%初产妇会感到非常严重的疼痛,22%初产妇可达到“痛不欲生”的地步[4]。由于初产妇缺乏分娩经历,对分娩疼痛认识不足,易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这种负性情绪又会增加疼痛程度并影响分娩进程,甚至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因此,对初产妇进行疼痛教育,以提高对疼痛及疼痛控制的认知水平,减轻分娩疼痛。
3.2 疼痛教育能减轻初产妇的分娩疼痛 通过疼痛教育,与产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产妇掌握评估疼痛的方法,增强自我控制疼痛的欲望,主动参与减痛方法的练习,减轻疼痛所致的痛苦[5],减少体力消耗;通过疼痛教育,让产妇调整心态、平静对待,降低心理应激反应,在疼痛控制上尽力发挥自我效能,减轻由于心理因素带来的过度疼痛反应,降低疼痛感受中的“情感成分”,以提高对分娩疼痛的接受程度,从而减轻分娩疼痛,增强自然分娩的信心。表1显示,观察组产妇分娩疼痛程度明显减轻;表2显示,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1]Yuen TS,Irwin MG.The fifth vital sign[J].Hong Kong Medical Journal,2005,11(3):145-146.
[2]刘芳.浅谈产妇分娩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8):179-180.
[3]姚彩娟.自控静脉镇痛不全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05,4(4):132.
[4]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0-83.
[5]朱秀芳,茅丽琴,谢黎,等.17例早孕合并子宫腺肌病人工流产后腹痛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9,8(9):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