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乡村河岸景观营建
2014-07-23许晓玲董建文
许晓玲,董建文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建 福州35002)
中国传统乡村多是依山伴水、背山面水,先民们逐水而居,不仅为后人留下许多宝贵的建筑遗迹,还孕育出了许多具有区域特色、底蕴深厚的文化。因此,“水”是乡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城镇化过程中,乡村河岸景观大部分借鉴城市滨水景观的做法,缺乏应有的乡土气息以及对当地乡村文化内涵的诠释,或将河岸当成天然的垃圾场,又或长期开挖取沙致使河床下沉,造成生态危机和安全隐患。这些都使很多乡村河岸的原始风貌随着城镇化建设消失得无影无踪,让居民念想不起“乡愁”[1-3]。因此,探讨乡村河岸景观建设对改善乡村河岸生态环境,促进乡村生态文明和文化传承,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省内水系密布,河流众多,水网密度达0.1 km·km-2。受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的影响,福建省不同地域的乡村河岸景观各具特色,但这些特色则随着城镇化的进程而不断消失,河道生态安全也受到威胁。因此,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当前福建乡村河岸景观现状,结合乡村河岸景观构成要素提出福建省乡村河岸景观营建要点,以期为今后的乡村河岸景观建设提供借鉴。
1 福建省乡村河岸景观的现状
本研究共调查了福建省5 个代表城市,分别为东部福州市、南部漳州市与厦门市、西部龙岩市、北部南平市。每个代表城市中按照等距抽样方法抽取4 个县,再用随机抽取法在每个县中取3 -5 个乡村进行调查。因此共调查了88 个村,其中,福州市、厦门市、漳州市、龙岩市、南平市分别为20、12、16、20、20 个。主要调查福建省乡村河岸的植物种类、基础设施以及文化景观保护情况。
1.1 河岸绿化树种组成较为丰富,但居民对河岸绿化满意度低
绝大多数的乡村河岸都以绿化景观为主,而植物是构成河道绿化景观最基本的要素。本调查记录并统计了河岸主要植物的名称、生活型以及生长环境(主要分为滩涂地、陆地)等,其中生活型分为乔木类、灌木类、草本类和竹类。为便于统计,将蕨类植物纳入草本类。经统计(表1),福建省乡村河岸绿化植物组成较为丰富,常见绿化植物涵盖37 个科、73 个种;树种组成较为丰富,乔木占58.9%、灌木13.7%、草本21.9%、竹类5.5%。调查表明,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朴树(Celtis sinensis)、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垂柳(Salix babylonica)、长梗柳(Salix dunnii)等植物在乡村河岸绿化中最为常见。
表1 福建省乡村河岸绿化常见植物组成Table 1 Composition of common plants on the rural riverside in Fujian
本研究对乡村河岸绿化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共分发了600 份问卷,有效问卷571 份,有效问卷率达到95.2%。经统计,不满意度达50%,满意度30%,其他则持无所谓态度(7%)和虽然没绿化但也满意(13%),表明村民对河岸绿化满意度低。
以上分析表明,福建省乡村河岸树种组成虽较为丰富,但是乔木比重大,灌木、草本和竹类的类型比较少,常见树种多为常绿植物,致使河岸绿化景观未形成层次感,且缺乏季相变化,景观效果单一。因此,村民对河岸绿化景观满意度不高。尤其是经济水平较发达的地区,受城镇化影响比较大,很多乡村河岸景观抛弃了自然淳朴的乡土特色,绿化过于人工化、城市化,且水质受污染较为严重,这些都导致乡村与自然所形成的形态关系遭到割裂。同时,居民对周边水环境景观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也使居民对河岸绿化景观的不满意度较高。
1.2 河岸空间被防洪设施分隔,水陆两地生物廊道被隔断
根据实地调查,当流域内分布有农地与住宅时,基于人员安全因素与经济因素,都会设置防洪设施或将地形抬高,设施主要以人工护岸或防洪堤的形式建设。为了既不影响河岸线的自然走向,减少对河滩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又能达到防洪要求,这些防洪设施多与河岸线保持一定间距,而防洪设施的高度则是根据不同地区的防洪标准设定。河岸地带由于防洪设施的加入被分为了3 个区域:堤外、堤上和堤内(图1)。高大的防洪堤不仅使乡村河岸景观和文化遗产严重受损,还使得原有的生态系统严重失衡、生物多样性逐渐消失。
图1 河岸线与护岸空间关系示意图Fig.1 Space relation between bank line and bank revetment
1.3 乡村河岸建设趋向现代化,传统文化景观受到威胁
乡村河岸文化景观载体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文化景观,例如传统聚落形式、乡土建筑、名胜古迹、古树名木、乡土树种、传统交通工具、交通设施以及民俗习惯等[4]。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往对人们出行具有重要意义的船、古码头等交通设施逐渐消失,名胜古迹、古树名木等受到生存威胁,传统聚落、乡土建筑、乡土树种和民俗风情受到现代文化的侵蚀。以福建古桥为例,根据历史记载,从唐代至清朝中期,福建省共建有2694 座古桥,到2009年仅存166座。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福建省大部分古桥未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缺乏日常维护,古桥因破损严重而逐渐破败甚至消失;二是当地居民普遍缺乏对古桥价值的正确认识,为生活方便,多是拆旧建新。如登云桥(图2),建于清代1771年,因政府将其所在地用于建设住宅区,该桥被迫移到他处[5]。
图2 寿宁杨梅村的登云桥[5]Fig.2 Dengyun bridge in Yangmei village of Shouning
2 福建省乡村河岸景观营建
从满足村民生产生活需求、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和彰显乡村文化角度出发,围绕绿化景观、基础设施和乡村文化景观等构景要素来探讨福建省乡村河岸景观的营建要点。
2.1 乡村河岸的绿化景观营建
传统的乡村河岸绿化是长期的自然淘汰与人工选择的共同结果,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掌握福建省乡村河岸绿化主要树种的种类、生活型以及生长环境(主要分为滩涂地、陆地)等,结合河岸现状提出乡村河岸绿化建设要点,以达到强化生态防护、提升景观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2.1.1 结合河岸空间特征选择绿化类型 按绿化组团形状特征可分为行带状绿化(图3)与片状绿化(图4);按生活型构成可分为乔草式(图5)、乔灌草式(图6)、灌草式(图7)与疏林草地式(图8)。进行河岸绿化时,应根据堤外、堤上和堤内3 个区域空间大小和环境特征选择相应的绿化类型。鉴于此,本研究提出乡村河岸堤内片状绿化模式、堤上行带状绿化模式、堤外带状绿化模式以及堤外片状绿化模式(表2)。在无防洪堤的河岸,可以根据空间形态和环境特征选择相应的绿化模式。
图3 行带状绿化(位于长汀乡村)Fig.3 Linear greening
图4 片状绿化(位于莆田乡村)Fig.4 Sheet greening
图5 乔草式绿化(位于长汀乡村)Fig.5 Greening with trees and grass
图6 乔灌草式绿化(位于长汀乡村)Fig.6 Greening with trees and bushes and grass
图7 灌草式绿化(位于松溪乡村)Fig.7 Greening with bushes and grass
图8 疏林草地式绿化(位于长汀乡村)Fig.8 Greening with grass and few trees
2.1.2 依据生境选择绿化树种 适地适树是保证植物良好生长的重要因素,而“地”即其生长环境。在进行河岸绿化树种选择时,应充分考虑河流的枯水位线、常水位线、20年一遇洪水位线及50年一遇洪水位线等位置,根据水位线来配置不同耐水湿性能的树种。对于滩涂地带,由于常受到河水的影响,要种植耐水湿的植物,而防洪堤上、堤内或是远离水域的河边陆地,则可以选择较不耐水的陆生植物,具体植物可参见表1。
2.1.3 注重色彩搭配和季相变化,创造四季有景的乡村水岸景观 不同的色彩给人不同的审美感觉。由于生长阶段与生理特性的不同,植物所展现的色彩也不一样。在乡村河岸绿化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植物自身的色彩以及季相变化特征来丰富景观,同时结合背景色彩,突出前景,以创造一个色调变化有致,四季有景,又不失古朴的乡村水岸景观[6]。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文献检索,本研究总结出适于福建省河岸种植且具有不同观赏特征的常见乡土植物(表3)。
2.2 乡村河岸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河岸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护岸、道路和桥。应根据河流与村落的空间位置、河流自身的形态特性与水文环境等,选择护岸的类型、材料和施工方法,尽可能保留河流的自然属性,兼顾生态性、安全性、亲水性以及实用性。离居住点较远,且坡度缓或腹地大的河流,可以保持其自然弯曲状态,通过编桩施工法或编柴施工法,加以种植植物来达到稳固河岸的目的;对于较陡的坡岸或冲蚀较为严重的河段,可以在坡脚采用石笼、木桩或自然石块等护底,以增强堤岸抗洪能力,其上筑一定坡度的土堤,对斜坡进行绿化,以固堤护岸[7];周边分布有居住点的河流,要以安全为第一要务,建设人工护岸,由于还承担着生产生活功能,在适当地域还要考虑护岸的实用性,如沿护岸设置台阶、亲水平台、码头等附属设施,为附近的村民提供一个洗衣、洗菜等的平台。乡村河岸道路是岸边陆地各节点之间、岸边陆地与周边公共空间之间的主要通道。在进行规划时,可以引入绿道的概念,兼顾不同类型河岸的功能性,为村民提供相互交流及快速到达的通道外,还为动植物共同活动提供场所,起到生态连接的作用。在道路材质的选择上应就地取材,既可以降低经济成本,又可以突出个性[8-10]。在桥梁的选择上,应根据乡村与河岸的类型,选择不同材料与样式的桥。对于传统乡村而言,应多选用防腐木、自然石块、砖、竹等较为自然的材料,同时注重传统工艺和样式的运用,以展现乡村历史文化;对于现代型的乡村,或是承担大型交通量的桥则还可以选用钢筋混凝土材料。
表2 不同绿化模式的特点Table 2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fferent greening patterns
表3 福建省乡村河岸常见乡土植物的季相变化特征1)Table 3 Different seasonal changes of common local plants on Fujian rural riverside
2.3 乡村河岸文化景观载体的保护与营建
乡村河岸的文化景观载体如乡土建筑、名胜古迹、古树名木、古码头等,不仅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而且可以强化各乡村的风貌特征。在乡村河岸景观营建过程中应将保护和更新相结合,使“乡愁”得以保存。在保护方面,政府应起主导作用,对河岸带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建筑物、古树名木进行调查与统计,建立档案,尤其是具有百年以上以及将近百年历史的建筑物要掌握它们的生存状况、面积尺寸、建造工艺、用料、历史沿革等信息,以便于保护和修缮。此外,还应加强对历史建筑物和各种传统建造工艺的保护宣传[4]。在景观建设过程中,设计师不可一味拆旧建新,亦或简单地仿古,对已被破坏的历史建筑物,应根据其损坏程度,采取修复、清理、改善等不同的保护措施,多运用乡土树种进行绿化,在营建新景观时多采用乡土材料和传统工艺,使水岸成为乡村自然与文化、历史与现代和谐共生的空间,增加河道景观的差异性、多样性。在建设时应尊重各地区的民风民情,处理好历史文化、风俗民情的保护继承与水岸环境整治,以及自然水系的保护、历史建筑的修缮与生活设施改善之间的关系,尊重地域历史和文化发展过程。
3 小结
福建省乡村河道流经区域广泛,且受人为干扰较少,与城市河道相比更具有生态性与可修复性。因此,在乡村河岸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尽量以生态为主要原则,兼顾安全性和经济效益,走出一条不同于城市河道的发展路线,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河岸景观。
[1]邱尔发,董建文,许飞,等.乡村人居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190 -209.
[2]王云才,石忆邵,陈田.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进展与展望[J].同济大学学报,2009,20(1):18 -24.
[3]许飞,邱尔发,董建文,等.福建省不同类型乡村水岸林的结构特征[J].林业科学,2011,47(9):173 -180.
[4]王君,明亮,付军.地域文化符号在乡村河道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1,26(2):65 -67.[5]陈镇国.福建木拱廊桥[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11:1 -78.
[6]陈鑫.乡村的河道植物景观构建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7]河川治理中心.护岸设计[M].刘云俊,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3 -58.
[8]ANTROP,MARC. Landscape change and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Europe[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4,67:9 -26.
[9]MIKK M,KULVIK M,MANDER U. Ecological and low intensity agriculture as contributors to landscape and biological diversity[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9,46:169 -177.
[10]EDWARD A. Landscape Planning and Ecological Networks[M]. Amsterdam:Elsevier,1994:59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