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会计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研究
2014-07-23乔晴
乔 晴
(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0 前言
我国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财会专业培养的是熟悉会计职业道德、具备会计工作岗位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做帐技能,能把所学知识与工作实践联系起来的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在会计课程教学不断关注实践教学,但就目前仍以模拟为主,大致可分为:单项模拟和综合模拟。单项模拟主要是在相关课程学完之后进行模拟实训;综合模拟一般是在学生毕业前根据企业一个生产经营周期的基本业务为基础,通过模拟企业会计实务处理的教学形式。这些模拟局限在财务处理、工资核算、报表系统等模块上进行练习,并且往往是一个学生从建账到报表模拟完成所有岗位工作,仍以在教室里用习题式练习方式进行,与企业实际工作流程相距很大,不能全面启发学生的思维和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能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社会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脱节。在实践中,本人发现“工作过程体验式”教学模式,把会计岗位和“教、学、做、训、考”有机结合,实现“教、学、境”三者有机的融合,该教学模式不仅达到培养 “完成本岗位任务的基本技能”,而且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1 “工作过程体验式”教学模式内涵
所谓“工作过程体验”教学,就是把课堂和企业财务室融为一体,理论教学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为一体,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为一体。这种教学模式是教师创设必要的教学情境,通过合理的设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合作探究、交流总结的过程。其中,教师活动的基本流程为: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设疑导思,启迪思维→点拨总结,合理评价;学生活动的基本流程为:参与体验→思考探索、合作探究→交流总结,有效地将课堂和实践结合起来。
具体来讲,其特点主要体现在:
(1)以培养综合会计职业能力作为课程目标。即综合培养会计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强调在培养专业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2)以会计工作任务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会计典型工作任务为“学习领域”,会计工作过程知识就是课程学习的内容。
(3)学生亲身经历完整的会计岗位工作过程。所学习的会计工作过程具有整体性,学生在完整、综合的行动中思考和学习,完成从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检查到评价反馈整个过程。
(4)课程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尊重每个类别学生的特殊需要,关注学生的职业成长体验。
2 “工作过程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组织过程
在会计教学中全面系统地实施以工作过程体验模式,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模式相比,主要体现以下不同:一是传统的会计课程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应用借贷记账法进行账务处理,其重点是通过各种题型强化训练,使学生学会会计分录的编制。而课程教学模式使学生获得会计(仿真)工作直接经验,全方位培养职业工作能力。其重点内容调整为使学生熟悉业务流程,学会根据原始凭证判断经济业务类型,并熟练各种单据的填制。二是在传统的学科课程模式下,教学的开展通常是以教师灌输、学生练习为主。而本课程教学模式核心是以会计工作项目为中心来开展和组织教学,体现了以行动为导向的学习方案设计。
由于本教学模式的特点,我们发现教师设置的会计情景任务是整个教学目标能否完成的前提和最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在设置会计情景任务时必须注意要具有目的性、真实可操作性、师生互动性、小组协作性,能够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综合职业能力。
2.1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把所要学习的知识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课堂教学任务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理解学科理论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实际教学中,以会计工作过程为主线,将会计工作任务区分为填写业务单据、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财务报表、整理及保管会计资料五个方面。每一个教学项目按人员分工,再细分为若干个工作任务进行学习。所以,学生是在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养成细致严谨的职业习惯,进而形成实际工作所需要的会计职业能力的。设计精巧的“任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在融洽与和谐的情境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2 设疑导思,启迪思维,展开交流讨论,发挥互动协作
任务布置后,教师不要着急给学生解释或者示范,让学生自己对任务进行分析理解,提出自己的疑惑,然后教师对不同问题进行指导。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地去确定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积极寻找和收集解决问题的资料,再充分利用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和消化利用,学生通过辨别、讨论、交流,补充和修正对学习任务的理解和问题的解决。
2.3 思考探索、合作探究
任务分析后,学生可以围绕任务展开,查阅资料,岗位分工,思考探索,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我主要是通过分组来鼓励学生合作,而且在分组时我注意以积极带懒散,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学习质量。任务设置中注意能够把前后知识点连接,使学生在掌握各项专项会计业务处理能力的基础上,掌握各项专项会计业务之间的联系,从而明确会计业务处理的整个体系。例如从银行提取现金备用这笔业务,由一个人做显得较为简单,如果采用岗位核算形式,就会涉及若干部门和包括出纳员、银行业务员、会计、会计主管在内的众多人员及与这些人员相关联的责任工作,这时由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负责各自的岗位工作,同时各岗位在学生中有计划地轮换,就会使学生熟悉整个业务流程,也能使实验内容由平面走向立体,由单一走向多样。在任务完成阶段教师只是一个帮助者和引导者,要多给学生以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大胆地去完成任务。
2.4 交流汇报成果,锻炼个人表达能力
沟通与表达也是会计人才必备的能力之一,因此在各小组任务完成后,通过小组成员课堂陈述和相互评价,一方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他们面对群体时发表自己见解的勇气;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在讲坛前讲述自己小组的任务完成过程,帮助所有学生反思问题的解决过程。
2.5 教师点拨总结,学习质的提升
教师通过点评环节,指出同学分析问题的差错面,并补充分析不够之处,这往往也是同学较为关心和期待的环节。因此,教师对学生全部任务的完成情况要进行评价,一方面是对学生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即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比如,教师对那些在课堂活动中能够积极探索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予以表扬。要总结完成任务的过程及方法,讨论其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是学生学习质的提升。
3 结论
“工作过程体验”充分促进了师生互动,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性以及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在实践性教学内容把握准确度、教学组织和监控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工作项目的确立或组织实施往往需要教师了解企业背景,熟悉工作过程,掌握工作要求和质量标准,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职业经验。
[1]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地方教材建设委员会.会计基础(实验版)[M].广东科技出版社,2008,8.
[2]李巧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模式在会计基础课程中的实践研究[J].轻校教育,2009-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