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贸函电课程教育研究

2014-07-23陈海涛

科技视界 2014年2期
关键词:函电信函外贸

陈海涛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外贸分院,浙江 义乌322000)

1 外贸函电的教学现状

1.1 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动机不强,缺乏学习此门课程的兴趣和热情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外贸函电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具有双边水平。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搞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学这门课程,不清楚学了这门课程对自己的日后工作有什么重要作用。此外,受旧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在日常授课中重视语法和词汇讲解,忽视语言实用功能的训练。这使得这门实践性、趣味性很强的课程变成了死记条条框框,束缚思维的一个个片段。

1.2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缺乏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

教师深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侧重知识的教授,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相当一部分学生习惯于对老师的依赖,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对这门课程不太了解也不愿主动探究。撰写商务英语信函要求学生具有较扎实的英语基本功,而大部分高职学生的特点是英语基础不扎实,学生总是会曲解信函中一些重要的信息,导致无法完成对该信函的回复。

1.3 教学中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难以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外贸函电属于一门语言习得的课程,旨在提高学生英文信函的撰写能力,但它同时也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与进出口业务流程密切相关。外贸函电的课程特点决定了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还要具备丰富的国际贸易知识。这样教师讲起课来才有信心,对专业知识的应用才会得心应手。但是目前,有些教外贸函电的老师侧重知识的讲解,把函电课上成了精读或翻译课,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4 学校教学模式单一,在教学安排及管理方面存在“一刀切”现象

高职院校的老师一般都是从学校走出来,之后又回到学校,缺乏外贸业务的一线经验,所以不能很好地理论联系实践。另外,一些外贸函电的任课老师往往采用传统的单一的外语教学模式,对整节课堂采取“灌输型”教法:教师逐字逐句地翻译,学生被动地做笔记,这样只会造成学生课下就忘的现象。这些教师没有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仍然坚持教师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此外,由于师资力量薄弱,学校在安排上课班级时,组班的规模较大,课时安排、项目设计等方面也都是教师因素考虑得比较多,存在着“一刀切”现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也是满堂灌,忽略学生在教学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2 外贸函电教学创新

2.1 任务前阶段:教师进行基础知识铺垫,让学生明白外贸的基本流程

任务型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以“任务”为核心单位计划、组织教学。就“任务”这一词的具体定义而言,外贸函电课程中所指的任务非常具体,指的是在不同的贸易流程中锻炼英语思考与英语沟通的技能。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主要有三个步骤: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任务前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引入任务,介绍相关背景知识,主要完成以下两个目标:

2.1.1 教师介绍相关概念,传授规范的语言搭配,完成前期任务导入

任务前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向学生介绍外贸的主要流程,从商业信函的框架与构成开始,如何建立业务关系,如何询盘或报盘,一旦得到了报价,买家如何还盘或确定订单,出口商得到订单之后如何与客户协商支付方式或支付条款,确定这些细节之后如何商榷有关包装、保险、运输的细节。在这一条龙式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解释一些特色术语与固定语言搭配,更重要的是告诉学生每一个步骤的关键任务与目标,如何才能灵活正确地使用语言知识来完成协商,促进贸易。

在这一过程中,报盘、还盘或协商支付方式等每一个步骤都可以视为是一个单独的“任务”,“任务”能否成功取决于沟通是否有效,是否解决了实际问题。但如何判断实际问题是否解决呢?这有赖于学生对外贸流程规范性的掌握以及教师的指导。

2.1.2 学生了解外贸行业中的专业术语与概念,学会深度思考

外贸函电中有一些术语概念简单,但实际操作过程比较复杂。以FOB和CIF为例,经过教师的介绍,学生能够理解这两种交易方式分别代表“离岸价”与“到岸价”,并知道各自的内涵。但在外贸实务中,买家会根据自己利益与方便程度选择采用FOB还是CIF,买家所作的选择可能会不利于卖家以后的具体操作,假设双方协定支付方式为信用证,而买方选择FOB为交易方式,自己选择船公司,承担运费,这样卖家可能要承担较大风险,出于规避风险考虑,双方可能需要进一步就交易方式协商。

如果学生对这些术语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仅仅停留在“写了信就算完成任务”的错误观念上,沟通的效果就无从谈起。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些术语与概念的理解,教师要在接下来的阶段给学生设定具体商业环境,培养学生树立商业思维。

2.2 任务中阶段:完成真实商业环境下的具体任务,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与商业思维

在前人研究中,学者们普遍认为任务中阶段是学生“实施任务、完成任务”,老师在这一阶段起辅助作用。但在外贸英语这个小范围里,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训练目的,以什么来评判任务是否具有实际效果却很少有人探索。鉴于这一领域的空白,笔者在完成基础知识铺垫后,创造性的为学生设置真实商业坏境下的外贸活动。

2.2.1 教师提供真实商业环境与企业背景,将学生分组,要求学生根据角色分析自身条件,与买家/卖家协商

在这一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外贸实务的一些基本流程与规范,熟悉了不同阶段的沟通重点。于是笔者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组,为了对比任务的完成情况,每两组同学负责同一项任务,每组同学又分为买方与卖方两个角色,学生们的任务主要有与外商建立业务关系、询盘与报盘、协商支付方式等等。

这种商务情景下的任务型教学方法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分析任务等活动巩固了任务前阶段学到的语言知识,更通过与对方的信函往来锻炼了现学现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2 组织学生分组准备,进行任务展示

经过分组讨论,每组的学生用PPT向班级展示自己的讨论结果、基于自己理解而写作的信函,以及沟通的结果,是否建立了业务往来关系。在这一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在商言商”式商业思维。他们对自身情况做出分析的同时,同时要设法了解对方的情况。除此之外,信函写作也需要策略,要讲求双方利益的最大化,处理买方/卖方利益冲突的关键在于创造双赢的解决方案。学生在准备这些任务的过程中,一直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有着很强的完成任务的动机,这有利于促进知识学习。而且在自主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他们锻炼了思维,拓宽了视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3 任务后:评价阶段,依据两条标准,让学生对比自己所写的信函,找到差距

学生完成分组展示后,教师的重要性再次凸现。许多在同类课程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法的老师都认为“在任务展示后,可采取多种形式的评价,如教师评价和小组间评价,让各组同学了解其他组回答问题情况,完善自己的知识,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最终答案”。

猜你喜欢

函电信函外贸
信用证项下函电交涉技巧
两栖“大拿”跑外贸
朱自清致逯钦立信函之五(1942.10.28)影印件
朱自清致逯钦立信函之四(1945.6.25)
基于西方修辞学的外贸函电课程教学研究
现代英文商务信函的个性化写作风格初探
基于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函电教学改革探索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
模拟公司教学法在商务函电教学中的应用
1935年4月4日梅贻琦致剑桥大学研究生处的信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