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
2014-07-23王天军
王天军
(新疆大学 体育部,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少数民族体育具有传承民族信仰、展现民族精神、促进文化交流等丰富的文化内涵。长期以来,在弘扬民族文化,强健的民族体魄,提高民族自信心,加强民族团结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提升和推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探索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与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为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已成为当前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现代化发展中我们研究的问题。
1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从过去走进现代
传统文化是在不断创新中形成的,又是在不断创新中被突破而走向现代。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一个民族的祭祀活动,具有鲜明的民族主义传统和强烈的排它性。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后,除了从奥林匹亚取圣火仪式以及保留一些古代民俗体育项目外,逐步脱离了古代希腊祭神庙的古俗。现代奥运会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和平盛会,这是每届主办者将自己国家发展成熟的并被人们所认可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奥运会累积的结果。国际奥委会和承办者都以开放的心灵不断地寻求使奥林匹克运动既能满足人类走向“更高、更快、更强”的愿望,又能达到“团结、友谊、和平、进步”目标的有效途径,这正是奥运会所以蕴含的人类理性精神的内核。奥林匹克这个希腊古俗被运用到近现代百年竞技的全球性现代文化生活中,成为民俗文化融入现代化的经典杰作。
我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作为反映少数民族体育发展的最高形式,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内容,并依靠民运会这个最高层次的载体,提高其竞技性、观赏性、群众性,通过全国及各省市的民族运动会形式,向世人展示、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至今我国已经举行了9届全国民运会,越来越多单一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在各民族频繁交往过程中达成共识而步入竞技赛场。规模一届比一届盛大,项目一届比一届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体育与文化艺术融为一体,将民族体育按照固定的节奏一浪接一浪推向高潮。少数民族体育的规范性提高和现代科学健身创造的运动项目,将源源不断地向少数民族体育输入新的活力,促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在保持民族文化多样化基础上的融合与繁荣。
我国的少数民族运动会的发展变化,反映出少数民族体育正经历着发掘、整理、普及、提高,从表演性项目逐步演绎为正式竞赛项目的过程。并在探索普及与提高结合、群众性与专业化相结合、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结合的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清晰地勾描出区域的民族体育与全国各民族乃至世界体育融合走向的轮廓。[1]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转变,现代人的多样化文化需求决定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从过去走进现代,又从现代走向未来,从一个国家走向全世界,越来越具有强大生命力。少数民族体育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必将以其独特的价值在继承中推陈出新,不断完善与发展。
2 全球化: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是在特定时间、背景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传统文化。各少数民族由于历史渊源、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体育文化在其生成和变迁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文化模式,这种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全球化促进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传统中人们的相互交流,扩大文化视野,拓展对不同文化的感受,使人们对外来体育文化形式和内容更容易接受,为体育文化的全球性传播和发展提供群众基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全球化的根基,体育文化的全球化又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舞台,全球化的体育文化为生命本质的归属和人类的健康提供了极好的运行空间。[2]无疑,全球化改变了各民族传统体育原有的生存环境,对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构成巨大的冲击,使之面临严峻的发展选择;与此同时,全球化趋势对其来说,也为各民族体育的传播和发展带来了新的空间和发展机遇。各民族体育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和相互渗透,丰富了我国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
民族性是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审美方式、思维观念等物质的和心理的结构在文化中的综合体现。在全球化背景下,一方面经济全球化趋势对民族文化提出了发展要求;另一方面,民族文化的发展,绝不是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放弃,不是简单地趋同于某种强势文化,而应该以同异质文化交流乃至于交融为条件,以本土文化的自我改造和重构为根本,以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为目标取向,实现本民族文化的发展。[3]现代少数民族体育不仅具有强烈的民族性特征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所以,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兼容性,也就必将成为未来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从而唤醒人们对新文化价值的追求,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全面开放,引进、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成果,进而交流、扬弃、吸纳与融合,加速少数民族体育现代化的进程。[4]全球化能促使民族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自我整合与创新,得到丰富与发展。
3 现代化环境下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
现代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多层面同步转变的过程,涉及到人们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少数民族由于历史渊源、自然地理环境及发展条件的不同和差异,导致各民族体育文化在生成和变迁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特色的体育形式。文化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当前世界进入现代化成为时代的主流,我国也进入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期。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经受现代化的挑战和冲撞,从而在变革中弘扬,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随着社会的转型,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生存的环境发生了改变,它自身也就应当进行变革,改变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所谓“糟粕”而大力弘扬先进需要和呼唤的“精华”,使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努力创新,大胆变革,充分挖掘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中的具有健身、娱乐、教育性的内容,[5]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置身于现代化实践中去,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与亿万人民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与他们的日常思维与行为结合起来,使原本产生于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的少数民族体育,在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地服务于人的健康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上来。在时代的转化过程中,起到缓解社会,特别是体育内部本身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弘扬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特有的娱乐性、休闲性特色,为实现体育文化的先进性,发挥少数民族体育匡补价值。[6]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资源为现代化服务,充分展示一个民族不朽文化的丰富内涵,成为各民族人民共享的精神财富。
4 小结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文化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在给少数民族体育较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应顺应时代的潮流,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实现少数民族体育优秀文化的现代化转换。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必将以其独特的价值在继承中推陈出新,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增强中国特色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有力地推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1]李晓华.从民运会看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1):7-9.
[2]曲宗湖.学校民族传统体育[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12.
[3]戴庆中.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边远地区民族文化发展的特殊优势[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2(5):68-70.
[4]梁晓龙.当代中国体育的基本理论和体育发展的基本经验[J].体育文化导刊,2003(5):5-9.
[5]石鸿儒.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4(4):28-28.
[6]王岗.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模式构建宗旨与动力源[J].体育文化导刊,2002(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