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预防性疫苗知多少
2014-07-22罗红
罗红
宫颈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统计,全世界每年约50万妇女被诊断出宫颈癌,每年约27万人因此丧生。我国每年有13万新发病例,约3万名妇女死于该病。近年来的研究证明,几乎所有的宫颈癌都与人乳头状瘤病毒(简称HPV)的感染有关。
宫颈癌与高危型HPV关系
HPV是一族常见的病毒,现在已知有一百多个亚型。根据感染疾病的不同,科学家将HPV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两种。高危型HPV容易导致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几乎所有宫颈癌都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低危型HPV可能会导致宫颈上皮内低度病变,易引起尖锐湿疣等病症。目前已知与人体疾病有关的高危型HPV有13种,低危型HPV有5种;有44.70%的浸润性宫颈癌,是由HPV16和HPV18两种病毒引起的。
HPV在女性中的感染率非常高,有统计指出,80%的女性在一生中曾感染过HPV。其中绝大部分妇女为一过性感染,即感染后可以通过自身免疫力清除病毒。有30%~50%的妇女会出现宫颈上皮细胞的轻度病变,但在病毒清除后3~4个月转为正常。仅有约5%~10%的妇女会因为自身免疫因素或其他原因而不能清除病毒,并维持高水平的病毒载量,成为持续感染者,最终会发展为癌前病变(CIN)或宫颈癌。有资料表明,HPV感染者发展为宫颈癌的概率是0.2%;从感染HPV到发展为宫颈癌,需要9~25年的时间。
宫颈癌疫苗——全球第一个肿瘤疫苗
宫颈癌疫苗有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两大类。预防性疫苗在女性没有被HPV感染之前注射,该疫苗含有一种外观上与HPV极其相似的病毒样颗粒,人体免疫系统将它误认为是HPV,产生针对HPV的特异性抗体;将来一旦有真正的HPV进入人体,抗体就可以将其消灭,从而预防宫颈癌。
目前,已有针对HPV16和HPV18两种高危型的两价疫苗,和针对HPV6、11、16、18的四价疫苗用于临床。虽然HPV6型和11型导致宫颈癌风险较低,但90%的尖锐湿疣和几乎所有的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病是由这两种亚型引起。所以,四价疫苗男女皆可接种,以预防生殖道湿疣。
治疗性疫苗可以用于治疗那些已经感染HPV的女性,消灭她们体内的HPV病毒,目前尚未研制成功。
宫颈癌疫苗处女时期打最好
HPV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在性行为中,生殖器黏膜或多或少会有些微小损伤,只要一方携带HPV病毒,就很容易传染给另一方。因此,有性生活的女性均有感染的机会。性伴侣越多,感染的概率就越大。
专家们普遍认为,预防宫颈癌最好在没有性生活之前进行。美国健康适宜技术促进会的赛乐思博士说:“接种疫苗的最佳时机取决于各个国家年轻人发生第一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有些国家可能是14岁时注射比较好,有些国家可能是18岁。”例如,阿根廷向所有11岁女孩提供宫颈癌疫苗接种,日本则是为所有小学6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女孩提供宫颈癌疫苗接种;美国女孩的初次性生活较早,所以往往从9岁开始接种。资料显示,处女接种宫颈癌疫苗,几乎(99%左右)皆可获得相应抵抗力。
但是,有了性生活后,也不是绝对不能接种宫颈癌疫苗。有性生活女性如果没有感染过HPV,免疫成功率仍可达99%;若是曾感染过HPV,再打疫苗的成功率只有44%左右。
因此,在不考虑经济因素的前提下,65岁以下的成熟女性都可接种宫颈癌疫苗。年龄超过65岁,发生宫颈癌的概率较低,就没有必要再接种疫苗了。疫苗接种一般要打3针,注射时间按照0、1、6方案执行,即打完第1针1个月后打第2针,半年后打第3针。孕期女性不能接种,有造成胎儿畸形的风险。
打了疫苗仍需定期常规筛查
导致宫颈癌的HPV中,有13种亚型属于高危型;而70%的宫颈癌是由16和18两种亚型引起的,剩下30%宫颈癌则是由其他11种亚型所诱发。
因此,即使是打了四价疫苗,也不可能杜绝发生宫颈癌的危险。所以,仍必须定期接受常规的巴氏涂片检查,或其他更准确的宫颈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