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教学中关于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2014-07-22葛蕊干
葛蕊干
在化学学科教学中,化学实验能使各种智力因素得到一定的训练,且也能使非智力因素有所增长,在学科教学中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对必修教材实验部分的处理中,化学教师往往会陷入各种困惑.
一、我的困惑
1.关于学生的实验观
高中生的好奇心重,对实验充满兴趣,但这种兴趣往往停留在对新奇的实验现象的表层,无法深入到对化学知识本质的探究.在学习“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常态课中,笔者将两个平行班的学生做了对比.将其中一个班的学生带入实验室,先讲解课堂内容,再让学生动手实验,但在讲解过程中学生明显不定心,学习效率不是特别高.将实验器材带了若干组到另一个班上给学生做分组实验,边讲解边做,效果好很多.笔者反思,上实验课的地点和形式也会给学生的实验观带来不同的引导,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决定不同的上课方式.
新教材中贴近实际生产、生活的实验内容明显增加.在实验中出现了很多与当前生产密切相关的一些物质.如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从学生认识社会的角度介绍了从工业上制取氯气,金属钠、镁、铝、铁、铜等,由此引发学生渴望了解身边的各种物质,笔者的困惑是如何有效的利用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实验欲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
2.关于教师的实验观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验可划分为两类: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改进教学方法是教育的必然趋势,但教师“大承包”的现象仍然存在,从实验原理、步骤、注意事项,结果处理都由教师深刻、细致地讲述给学生,学生只需按教师讲述的步骤和方法,按部就班, 就能完成实验,结果是学生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能力得不到充分培养.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应该主动把“大承包”权力让给学生.在做某个实验之前,给出指定参考书和思考题,学生通过“查、看、思考”逐步完成.教师最好对预习结果做检查和把关后,对实验应注意的一些关键问题重点讲述后,学生就可进行实验,这样,讲课时间减少了,学生实验时间增加了,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值得探讨的是,如何在众多的实验中挑取有价值的一部分,让学生进行探究操作,真正实现在常态教学中实现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将教师由实验教学中的主导者转变为实验教学的指导者.
3.关于教学中的实验观
学校教学中存在一种陈旧思想,就是“依纲靠本”.教师教书要依据大纲,不能离开课本.在课堂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通过对实验教学的改进及巧妙设计,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改进方法化学实验创新教学化学实验是进行化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多做选做实验和家庭小实验,使学生通过实验,养成开动脑筋、勇于创新的习惯.
当前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过程要由传授知识转为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增长知识的过程.要立足现实,结合校情,编制“实验化学”教材.总结经验,把实验内容运用到最佳状态.
二、我的思考
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逐步淡化了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的区别,相对来说,教师有很大的空间来决定怎样利用实验,更好地为化学课程服务.
1.变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随堂实验,培育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俗话说: “百闻不如一见, 百见不如一练”.亲自实验比由教师演示所观察到的现象更清晰,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因为这时的学生由旁观者变为了操作者,其学习的自觉性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会大大增强.我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时,常根据情况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尽可能使学生都个个参与,人人动手.这种分组方法深受学生欢迎,学习热情极高,兴趣极浓.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如将钠块投入水中,没有加酚酞,结果没有出现预料中的“红”色.对类似问题,教师要善于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鼓励学生大胆操作,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引导科学思维
在做实验时,先不要让学生知道实验结果,然后通过探究性实验来研究这些问题,逐步解开疑团.例如苏教版必修一第49页,实验2将一小块钠在石棉网上加热,此时竟然出现了意料之外的黑色!这时我常引导学生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以此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是课堂教学的主题,应试教育以如何应付考试为目的,而新课标的要求是发展个性,培养能力,而化学实验能使各种智力因素得到一定的训练,且也能使非智力因素有所增长.因此在课堂实验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对实验的改进或设计,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有时候对意外结果的分析甚至比结果本身更能培养学生的能力.
3.合理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扩展,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课外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发展学生的特长与爱好,定向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开阔知识视野的有效途径.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调查化肥、农药的使用情况,研究家庭中的日常化工产品如饮料、洗涤剂等的性质用途等,以此来增强学生对化学进行研究的爱好和兴趣.当然,学生的创造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但作为一个化学教师,可以利用化学这门功课的独特优势,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只要我们不怕麻烦,乐于奉献,积极向学生渗透创新思想,就能激活他们创造思维的细胞,让学生在享受学习化学的乐趣的同时,成为富于创造精神的人.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永远是教育的方向.而化学实验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教会学生怎样将知识内化为能力的过程.观察是发现问题的开始,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来说,有能力提出一个好问题也许比解答出问题本身更具有价值.教学中我的困惑还有很多,但只要不停止思考,我的脚步就会一直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