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课堂“支架”建探究“平台”

2014-07-22冯兰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 2014年7期
关键词:磁通量楞次定律感应电流

冯兰

一、支架式教学模式含义

“支架”一词最早是指建筑行业的“脚手架”.后来心理学家伍德对其进行了借用,将有成就的人对某人的学习过程所施予的有效支持描述为“支架”.布鲁纳等人在此基础上对这一概念又作了进一步完善,从而创造了“支架式教学模式”.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支架”就是教师帮助学生从现有阶段上升到更高阶段的一种形式.教师利用“支架”把管理学习的任务从教师转向学生,然后将“支架”去掉,让学生自主探究.“辅助学习”理论是这种教学模式最初的理论基础.

教师在支架式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以使其能够进行更高的认知活动.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些技能,那么在学习中便可以进行更多的自我调节,这也助于培养其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支架式教学模式的要诀在于教师的干预应逐渐减少,最终养成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支架式教学模式构建方法

构建支架式教学模式要分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1.进入情境.教师可根据学习目标,引学生进入相应的问题情境;2.选择支架.这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双向互动的过程,在选择支架时,应当以所学知识类型作为依据;3.引导探索.学生独立自主对所学问题进行探究;4.引导协作.在自主探究基础上,学生不断自我纠偏和完善;5.引导评价.教师可采用多种活动形式,搭建相应平台以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检验,同时使学生学习成果得到充分展示,从而实现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并在学生所学知识及经验被其内化之后,撤走支架.

1.进入情境教师引导学生进入相应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知其面临的难题,激发其自主探究的欲望,以助于顺利开展教学活动.

比如,为了探究 “磁通量的变化与感应电流方向的关系”,可以将电磁感应现象作为突破口,指导学生对电流表指针偏向进行观察.学生会发现,不同的实验条件会形成不同的感应电流方向.然后引导学生提出相关问题:①磁通量变化和感应电流方向两者之间有何种关系?②感应电流方向怎么确定?③如果要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实验怎么设计?④此实验基于何种原理?⑤需要哪些仪器?⑥实验过程怎么操作?

学生遇到这些问题时,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当然也会感觉问题很棘手,这能让学生对楞次定律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也会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2.选择支架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任务进行分析之后,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搭建概念框架,提供学习支架.

比如楞次定律的学习,在教师抛出问题后,学生进行独立探索,这时学生会意识到弄清“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原磁场磁通量变化的关系”存在一定的困难,从而就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索欲望.教师可以将相关概念框架构建起来:感应电流方向、原磁场方向、感应电流磁场方向、原磁场磁通量的变化.然后再给出如下的建议支架:①转换对象——将研究“感应电流方向与原磁场方向关系”转换成为探究“感应电流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的关系”;②初步探索——对“感应电流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的关系”进行初步探究;③深入探讨——进一步探究“感应电流磁场方向与原磁场磁通量变化的关系”;④升华结论——在实验基础上总结“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磁通量变化关系”.

显然搭建这种概念框架和建议支架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的过程,使学生探究目的更明确,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

3.引导探索为帮助学生顺利进行自主探究任务,教师有必要构建适当的支架.在探索之前,教师要进行启发引导,比如对相似的物理过程进行介绍或演示等;在探索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以帮助学生逐步完成实验.在提供帮助上教师也要注意策略,刚开始可以多一点,然后逐渐减少,并最终实现无需教师帮助,学生也能独自完成探究.

仍以学习“楞次定律”为例.教师提供学生相关建议性支架后,在学生探索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首先对“电流方向和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关系”进行探究,然后提示学生怎么实现磁通量的改变,并最终达成建议性支架目标,作好相应实验记录表.

4.引导协作协作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同意观点、达成共识.在共同探讨的基础上,正确而全面地理解知识.

比如学习“楞次定律”时,以教师的建议支架为基础,学生可探究出“穿过螺线管的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反;穿过螺线管的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一致”.要想使结论成为更加精简、深刻的定律表述,学生就需要协作学习,在大家一起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得出更加深刻的认识,最终统一观点,总结出“感应电流磁场总是阻碍原磁场磁通量的变化”的结论.

5.引导评价学习效果评价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容,一个是学生自我评价,另一个是学习小组成员间的相互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自主学习能力;②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③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

比如,学习“楞次定律”后,进行自我评价时,要以探索该问题的方向途径、是否顺利完成实验探索任务、是否满意实验探索过程以及对“楞次定律”,自己有何深刻认识等为重点.小组评价则应将重点放在是否提出了关于“感应电流磁场方向”和“原磁场磁通量变化”两者联系的有价值的观点、对于他人有价值的观点,自己如何吸收.

三、支架式教学模式关键

1.教师定位要准确,要将学生看做课堂主体,而自己是引导者和支持者以及支架的设置者.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支持者的作用要有清醒认识,不能一味帮学生代劳.

2.对于所搭建的支架,教师必须要适时、适量地进行动态调整.支架的建立要以学生当前的知识和经验水平为基础,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因此,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特点,教师要全面地了解,确保在设置支架时把握好其中的“度”,要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除此之外,设置支架的目的要明确,随着学习进程以及学生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要不断对支架进行动态调整,从而实现学习管理权的有效过渡.

3.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始终有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因此,教师要把握好教和学之间的平衡点,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要实时了解、适当提示,增强交流沟通,不仅要给学生充足的个人空间,同时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猜你喜欢

磁通量楞次定律感应电流
金属轨道的形状影响感应电流的大小吗
科学思维方式引领下的“楞次定律”教学创新设计
核心素养下物理课堂教学的优化与实施
磁通量概念解读
楞次定律释疑
《愣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教学设计
“电磁感应”五类常考问题解析
电磁感应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