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与大别山根据地的创建

2014-07-22王新生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大别山根据地邓小平

王新生

【摘要】1947年7至9月,人民解放军各路大军按照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相继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战略进攻的主要方向是中原地区,尤其是中原南部的大别山地区。担任此任务的刘邓大军能否在大别山建立根据地,是能否顺利实现战略反攻目标的关键,也是影响解放战争整个战局的关键。邓小平在创建大别山根据地中表现出了大智慧和高超的领导艺术,对于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实现战略转折、推进中国革命进程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在创建大别山根据地的过程中,邓小平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敢于担当;具有全局眼光;善于从实际出发,总结经验教训。邓小平在创建大别山根据地中表现出的杰出才能,为以后登上更大的历史舞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打下很好的基础。

【关键词】邓小平;大别山;根据地;战略反攻

【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351(2014)03—0108—08

1947年7至9月,人民解放军各路大军按照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相继由内线转向外线作战,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战略进攻的主要方向是中原地区,尤其是中原南部的大别山地区。担任此任务的刘邓大军能否在大别山立足建立根据地,是能否顺利实现战略反攻目标的关键,也是影响解放战争整个战局的关键。作为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晋冀鲁豫野战军政治委员的邓小平,不辱使命,领导创建了大别山根据地,为顺利实现战略反攻作出了贡献。对这段历史,过去党史、军史著述往往是叙述过程较多,而对邓小平面对复杂的情况与局面付出的艰辛探索的研究十分薄弱。本文,笔者试图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初步研究,以就教于党史界同行。

一、做好部队政治动员,认真分析建立大别山根据地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为建立大别山根据地制定正确的方针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是毛泽东在解放战争中的伟大战略决策。但以十几万人远离老根据地,一举跃进到强大敌人深远后方去作战,面临的不可预料的困难是非常多非常大的。因此,毛泽东在作出这个决策时认为可能出现三个前途:“一是付出了代价站不住脚,转回来;二是付了代价站不稳脚,在周围打游击;三是付了代价站稳了脚。”[1]8为此,毛泽东要求邓小平、刘伯承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从最坏处着想,努力争取最好的前途。毛泽东指示:“为着在该区长期立脚,全军应有充分的政治动员(使每个人明白政治任务,提倡吃苦耐劳、不怕困难)”[2]64。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1947年6月10日,邓小平和刘伯承在安阳附近石林镇主持召开野战军各纵队负责人会议,讨论转入战略进攻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分析了大别山敌我双方的情况。6月21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召开直属队股长、营级以上干部会议,邓小平作了战略反攻的动员报告。面对大家对战略反攻问题提出的各种疑虑,他的动员报告用答记者问的方式,针对性非常强地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1.反攻的时机究竟到来没有。邓小平的回答是到来了,根据是:蒋介石面临着严重的军事危机,国民党军在各个战场上,“‘线不能保持住,‘点也不能保持住,所以,不能不来一个重点防御。”“蒋管区的伟大的人民运动发展起来了,学生运动、工人运动、民变运动闹得轰轰烈烈,人民跑到我们前面去了。这与解放区的军事胜利,是打败蒋介石的两大力量,而解放区是领导力量。中国革命新的高潮很快就要到来,我们要领导这一高潮走向彻底胜利。如果我们不支持蒋管区的人民运动,而成为群众的尾巴,这一高潮就可能逐渐下降,就会影响革命的胜利。”据此,邓小平进而认为:蒋介石不论在军事上和政治上都打了败仗,特别是军事被迫采取重点防御,正是我军转入外线作战的最好时机,我们不要“让蒋介石巩固了他的统治区,喘口气再来打我们,还是我们先去剥夺他的兵员、财力,扩大解放区,来充实我们自己的力量”。[3]21,25

2.反攻出去能否站得住脚。邓小平的回答是:“能,一定能够站住脚!客观条件是具备了。”他同时指出:“但有一条,要看我们三大任务①完成得好不好。我们在思想上要下决心不向后看,即回头看着晋冀鲁豫。要讲战法,要讲政策,把三大任务完成好。”“三大任务完成得好,不要多久就会站住脚,新区很快就会变成解放区。”[3]26

3.反攻出去有没有困难。邓小平的回答是一定有的。他指出:“在新区不能设想能像在解放区内线作战那样方便。”“反攻确实辛苦,并且是持久性的,争取得好,就快些。厌倦不应该,真正把革命干成功,辛苦是值得的。今天我们需得拿出英雄气概,拼命地干,前仆后继,英勇奋斗,一定可以干成功。”[3]26

邓小平还回答了打不打大城市、假若美国出兵怎么办、是不是和谈还有可能等问题。

6月30日,刘邓大军4个纵队12万余人,一举突破黄河天险,发起鲁西南战役。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歼敌6万余人。7月23日,毛泽东致电刘邓等:“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肃清民团,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吸引敌人向我进攻打运动战。”[2]147

8月7日刘邓大军南下,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于8月末进入大别山。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完成了战略反攻的第一步,下一步任务更加困难。8月27日,邓小平起草了以中共中央中原局的名义发给所属部队的《创建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的指示,明确指出:“我军已胜利完成渡过淮河、进入大别山之跃进任务,敌人追击计划完全失败。今后的任务,是全心全意地义无反顾地创造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并与友邻兵团配合,全部控制中原。”强调“实现此历史任务,要经过一个艰难困苦的过程,发展半年以上的时间。如不大量歼灭敌人和充分发动群众,要想站稳脚跟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应切勿骄躁,兢兢业业,上下一心,达成每一具体任务。”[4]94

在指示中邓小平要求向全军说明,我军是能够有取得完全胜利的把握,并具体论证了建立大别山根据地的有利条件:首先是陈赓、谢富治兵团在豫西等地,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主力在陇海路南北的配合;其次是当面敌人只有23个旅,兵力分散,战斗意志薄弱;再次是大别山是革命老根据地,有长期的革命传统,而且保存游击队坚持斗争,有很好的基础,同时,部队中的许多干部是从大别山走出来的,对这里的情况很熟悉。特别是党中央、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全军上下一致的决心和信心。因此,“胜利是有把握的,虽有困难也是能够克服的。”[4]94-95

在大别山建立根据地,没有群众的大力支持是不行的,群众工作特别重要。大别山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都是党领导创建的根据地,由于斗争形势的变化,党领导的部队三进三出,每次部队撤出之后,群众都受到残酷的镇压,因此对刘邓大军存有疑虑,害怕部队再走。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在指示中要求部队从以下方面着手做群众工作:一是向全区群众说明,我们是鄂豫皖子弟兵的大回家,他们的子弟兵在华北胜利了,壮大了队伍;二是说明国民党军必败我军必胜的条件;三是说明我们决不再走。提出“与鄂豫皖人民共存亡,解放中原,使鄂豫皖人民获得解放”[4]95的口号。为了发动群众同部队一起斗争,邓小平要求部队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严整军风军纪,树立良好的印象。

在军事上,邓小平指出在最初一个月内不求打大仗,而是占领城镇,肃清土顽,争取打一些小胜仗。同时要求大家熟悉地形,习惯当地生活,学习山地战,为打大歼灭战准备条件。并指出,如果不在半年内消灭10个旅以上的敌人,就无法使群众相信部队不会再走而起来斗争,因此要求全军都必须有高度的战斗意志和战斗准备。

8月31日,邓小平在光山县北向店召开直属部队连以上干部会议,报告目前形势和任务。他在讲了形势之后,进一步指出:“中原地方,人口四千五百万,物产丰富,是蒋介石内战中重要兵库与粮库。我们到这里,便夺取了敌人的供给,加强了自己,使敌人的困难更加扩大。”“这个地区有我们长期革命的影响,人民受过了革命的洗礼,内心拥护我们。但由于革命四次转移,人民目前还暂时对我们采取观望态度,只要我们打胜仗,方针正确,人民会很快起来,而且会产生大批干部。”[3]37

邓小平着重讲了部队在半年内将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办法:(1)敌人一定要在我立脚未稳时,扭住我们。不过敌人的空子仍然很大,可以抓住机会歼灭它,结束敌人的追击、堵击。只要我们有思想准备,几个回合后,一定能站住脚,能建设成巩固的根据地。(2)北方人到南方习俗不同,生活不惯,只要我们想办法,学过一个时期就习惯了,困难就减少了。否则,要在这里生根是不行的。(3)在群众未起来,政权未建立前,我们会遇见很多困难,如担架、粮食等供应。群众起来后都可解决。因此,要抽调大批干部去发动群众。

关于具体任务,邓小平提出:(1)歼灭一定数量的敌人。只要我们把地形搞好,练习山地战,有准备,有信心,有战斗意志,反对怕死鬼,歼敌不成问题。(2)在一定时期内要完成初步土地改革。发动群众要充分走群众路线,大胆放手发动群众,只有过了这一关,什么问题都好解决。(3)熟悉风俗习惯,坚决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调查风俗人情,编成教材向战士讲。[3]38

由上可见,在刘邓大军执行挺进大别山的战略任务时,邓小平表现出以下几方面:其一,能够正确领会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并能通过适合基层干部理解的方式,将中央的战略意图准确地贯彻到部队,从而形成从中央到部队基层对战略反攻的一致认识。其二,紧紧抓住建立巩固大别山根据地这个战略反攻的关键问题,既讲清楚建立大别山根据地的重要性、有利条件,又说明存在的严重困难,并指出只要坚定信心,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胜利。其三,强调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性,指出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别山区群众工作存在的特殊性,特别提出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与争取群众之间的关系。其四,所提出的各项任务,可操作性非常强。

笔者认为,从接受中央关于战略反攻任务到进入大别山,邓小平通过努力有效的工作,为建立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二、迅速实行战略展开,正确作出建立鄂豫、皖西两区党委、军区和抽调三分之一的野战部队实行地方化的决策

进入大别山后,各部队立即根据中共中央中原局的指示,进行创建根据地的工作。在创建根据地过程中,以邓小平为书记的中原局把建立地方党政军系统作为第一要务,迅速开展工作。

中共中央中原局根据大别山自然地理状况,将其划分为四个工作区,即豫东南区:包括固始、商城、潢川、光山、经扶(今新县)、罗山、礼山等县,由第一纵队负责开展工作;鄂皖区:包括立煌(今金寨县)、英山、广济、黄梅、宿松、太湖、潜山、望江等县,由第二纵队负责开展工作;皖西区:包括桐城、芦江、舒城、霍山、六安、无为、寿县、霍丘等县,由第三纵队负责开展工作;鄂东区:包括黄安(今红安)、麻城、黄陂、黄冈、浠水、蕲春、罗田等县,由第六纵队负责开展工作。

中共中央中原局还把随军南下的第一批干部1800多人派遣到各个工作区,在各区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以工作队、工作组的形式,到各县、区、村去发动群众,打击地方反动武装,建立各级政权。为了掩护地方工作的顺利开展,每个纵队抽一个建制团,作为各工作区的基干武装。

从8月底到9月底,刘邓大军经过艰苦作战,解放了22座县城,在豫东南、皖西、鄂东地区的17个县建立了人民政权,初步打开了局面。

但这时很快暴露出一些问题,即部队没有处理好开展地方工作与作战的关系,没有把发动群众实行土改看成自己的头等任务,舍不得抽调部分部队在当地党委的直接领导之下专门担任地方工作。由于部队对地方工作投入的关注不够,当地反动势力尚未摧垮,敌人的乡保武装仍在暗地里威胁和控制群众,致使群众对部队在大别山待多久抱怀疑的态度,虽然想接近共产党,但不敢接近,怕反动势力将来报复,人民政权分给的田地不敢要,白天分给的浮财,晚上又给地主送去。另外,还存在利用旧的保甲长帮助部队催款催粮;不把消灭土顽当成重要政治任务。

邓小平敏锐地发现了这些问题。10月12日,他为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起草了《中原局中原军区关于放手发动群众创造大别山解放区的指示》。《指示》指出:“根据各方面的反映,目前地方工作之最大障碍是我们的部队不敢大胆分遣部队和大量抽出干部。”为此,“决定建立鄂豫和皖西两个区党委和军区,下设地、县等党、政、军组织,并由每旅抽出××部队为军区及分区之基干武装。军区的任务为:消灭地主武装,歼灭小的正规蒋军,组成各级游击集团,建立情报网等等。”并强调指出:“此种武装之光荣地位,不仅不亚于集中使用之野战军,而且其任务更为繁重。它必须服从各级党委的领导,一切服从于土地改革、建立与巩固根据地的基本任务。”《指示》还要求:“还应由每纵抽一千到二千干部和老解放区的翻身农民战士,加以五天到七天的短期训练(携带武装)拨归各党委领导,分成若干队直接参加与掩护土改工作。”认为“这些小型的武工队,还是繁殖地方武装之骨干和将来补充部队的来源。”“保甲制度是蒋介石实行专制独裁与压迫剥削人民的统治工具,人民对之深恶痛绝,因此必须立即一律宣布废除保甲制度,建立县、区、村(行政村)三级爱国民主政府。”[5]59

根据这个指示,各纵队立即抽调部队组建地方各级基干武装,共抽调了约3万人,占全军总数的三分之一。由于地方基干武装力量的加强,加大了对国民党地方武装、乡保和土劣武装的打击力度。原先受到乡保武装的威胁而怀疑刘邓大军能否长久立足的群众,开始解除疑虑,同部队和工作队干部积极配合开展工作,支持对敌斗争。由此,大别山根据地建设的局面进一步打开,到10月末,县一级的人民政权达到了33个,比上月增加了近一倍。在建立县级人民政权的地方,区、乡一级政权和村农会普遍建立,地方武装也发展起来,为不久之后建立中共鄂豫、皖西两区党委、军区打下了基础。

11月中旬,中共鄂豫、皖西两区党委、行署、军区建立。鄂豫、皖西两区党政军机关和地、县一级党政军机关的建立,表明大别山根据地已经重新建立,刘邓大军开始在大别山站稳,基本上实现了战略任务。

史实证明,邓小平建立鄂豫、皖西两区党委、军区,抽调三分之一的野战部队转为地方基干武装的决策是正确的。鄂豫、皖西两区领导机关不仅在此后反国民党军对大别山根据地的大规模围攻中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因中原战场作战需要刘邓大军主力转出大别山后,继续坚持大别山根据地斗争,拖住敌人一部分力量,以利主力歼敌,以及后来在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中组织发动群众支援前线,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邓小平后来在谈二野历史时曾说:“大别山这场斗争,主要是我们政策对头,包括军事政策。军事政策就是坚决地拿出三分之一的野战部队地方化,搞军区、军分区。因为大别山的斗争不决定于消灭好多敌人,而决定于能不能站住脚。”[6]340

三、从大别山区的实际出发,探索新区土地改革的政策和策略,纠正“左”的错误倾向

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不久,1947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随着大别山根据地各级政权机构的建立,土地改革运动也开展起来。“大别山区的特点是:地主、富农有很高的政治警觉与丰富的反革命经验。基本群众则经过了多次失败教训,不敢轻易起来。”[7]711然而,不少地方的干部忽视大别山的阶级斗争特点,对客观环境的条件估计不足,没有树立长期的观念,在群众未完全发动的情况下,急于扩大土改区域,完成土改任务,因而提出“一手拿枪、一手分田”[8]552的口号,出现了拒绝中农加入农会,把中农错划为地主、富农,分中农的土地,分田只讲形式,乱没收地主、富农的工商业,乱打、乱捉、乱杀等“左”倾错误,结果“把一批可能联合或中立的社会力量,迅速地赶到国民党方面去并且拿起武器来同我们对立”,导致“打击面大,树敌多,不是孤立了敌人,而是孤立了自己。”[4]111

由于土改中的“左”倾错误,把小地主、富农“逼上梁山”,投靠国民党军,集中力量首先进攻土改区域“或其他工作较好的区域。而这些区域又都是一些突出的孤岛,也便利于敌人的打击,所以很快受到严重的摧残而全部塌台,工作最好的地方所受的摧残也最厉害。”[4]110就分地情况看,很多地方都是假分:或者是地富领导的假分田;或者是群众一度得到而又在敌情严重和地富威胁下秘密将土地归还地富,改成租佃关系;或者是流氓分子或与地主有联系的分子霸占果实,而大多数贫雇农没有分到,或分得很坏很少的土地;或者是农民只敢要弱小地主、富农和中农的土地,而不敢要有势力的地主、富农的土地。

邓小平在新县、商城、金寨、麻城等县经过深入调查,发现了土地改革中存在的“左”倾问题后,指出:“经验证明,当我们在军事上还没有取得全面的控制,国民党和地富武装力量还没有在当地被肃清,大多数农民还没有分配土地的要求和组织起来,本地的正派的区村干部还没有大批涌现出来,而外来干部又尚未熟悉情况和联系群众的时候,就马上实行土地改革,不仅是主观主义的,而且是冒险主义的。”强调:“现在如果不克服‘左的偏向,就不能把土改搞好,也不能把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好。”[4]110,104

如何纠正大别山土改中的“左”倾错误,邓小平认为应该树立两个观念非常重要:(1)根据地之确立与土改之完成,要经过相当长的过程,绝非一年半载所能达到。(2)在斗争策略上,应分阶段、分地区地逐步深入,开始应缩小打击面。据此,邓小平将大别山区1200万人口分为两种区域,即巩固区和游击区,力争600万人口为巩固区,另一半人口的地区在较长时期为游击区。在巩固的区域,基本上仍可采用经扶、英山的经验,即树立贫雇农骨干,组织贫农团,将地主及富农多余的土地、财物,全部交给贫雇农,下中农也可以得到一部分。已有的贫农团保证了贫农在农村的领导骨干作用,即应迅速扩大为农民协会,吸收中农入会和个别中农积极分子加入领导机关。一般采取中农不动的政策为好,对中农的土地打乱平分应绝对采取自愿原则,不要勉强。不要强制地打乱平分,使中农不满。保留地主的工商部分,地主住家又开商店者,不没收。暂时不动富农底财。使地主,特别是小地主能够生活,不要一扫而光。在第二种区域,一时期内还谈不上平分土地,但应深入宣传土地法大纲。在游击战争中,坚决执行打土豪、分浮财、组织秘密贫农团、耐心团聚群众的政策。对一般的小地主、富农应该暂时不动,但对其中的反动分子,则坚决打击没收。[7]711-712,716

大别山区纠正土改中的“左”倾错误是从1948年1月开始的。当时由于敌情严重,环境不许可,实际已经停止了土改,但干部们在思想上并没有通。一些地、县书记怕给群众泼冷水,对新的土改政策有抵触。到了三四月间,“左”倾错误基本得到纠正。皖西区纠正较快,收效较早。鄂豫区因区域过大,特别是区党委意见不一致,纠正较慢。邓小平亲自与鄂豫区党委共同讨论,规定:“①任何时候不要忽视团结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中立那些可以中立或暂时中立的人。②分别可以巩固区和游击区的不同策略步骤(照中央指示)。在腹心区集中力量打成一片,而后背靠背的向外发展;在游击区采取武工队的组织形式,适当的集结武装,主动的打击敌人,特别是消灭土顽。③禁止乱杀人。④注意工商政策等等。”[9]72这些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很快见成效。在金寨、商城、麻城等地,部队缩小了打击面,在土顽活动区秘密分果实,秘密组织贫农团,使农民减少了顾虑。贫苦农民很高兴,报告土豪埋藏财物,协助部队打土匪。后来,邓小平在给毛泽东的报告中说:“大别山于停止土改、乱肃人、捉人杀人、乱没收后,逃亡的地富和中农逐渐回家。今年大别山的田种上了,拿武装与我们斗的人也少了些。群众说:‘早这样办就好。”[10]76

毛泽东曾在1948年1月14日致电邓小平,征询新解放区的各项政策问题;2月3日、6日,又向邓小平询问新区土改斗争策略问题。邓小平在1月22日、2月8日复电毛泽东,报告他关于大别山土改问题的意见。毛泽东在2月17日转发邓小平2月8日的电报的评语中说:“小平所述大别山经验极可宝贵,望各地各军采纳应用。”[7]716

在大别山纠正土改“左”倾错误过程中,在干部中曾一度出现整人风,“有些同志要追究责任,县里追究到地委,地委追究到区党委。”邓小平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对下边明确说:责任在中原局,下边没有责任,也不要向中央推。”[11]77从而稳定了大家的情绪。

3月8日,邓小平代表中原局向毛泽东作了《关于进入大别山后的几个策略问题》的报告,深刻检查了大别山区“左”倾急性病的各种表现和危害性。他将大别山“左”倾急性病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不分阶级和地区,对大中小地主和富农一并下手,树敌太多,增加了许多障碍,反于农民不利。(2)我们所提的贫雇农路线,其本身就是不正确的。而正确的应该是中央所提出的,以贫雇农为骨干,巩固地联合中农的路线。对阶级划分也犯了与老区同样的错误。(3)在工商业政策上,可以说是很紊乱的。(4)在工作布置上,对于必然到来的严重变化缺乏预计。(5)武装力量分得很散,在游击区一班一排活动,既不能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又无力对付土顽,陷于被动,到处吃亏,失去游击的本能。(6)一般干部缺乏策略思想准备,大家是硬着头皮干。毛泽东对邓小平这种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态度十分赞赏,于3月14日致电各中央局、分局、前委负责同志:“小平同志的这些负责的自我检讨是非常好的,有了这样的自我检讨,就有使广大干部逐步学会党的策略的观点和政策观点的可能。”同时,毛泽东复电邓小平:“来电悉,非常之好,希望你联系各部,将你说的那些策略观点和政策观点,普遍通知他们”。[7]722-723

大别山区既不同于其他老区,也不同于其他新区,又是在无后方依托情况下同敌人重兵作战,情况比其他地方要复杂得多。在这个特殊地区进行土改,必然要面临着诸多新问题需要探索,邓小平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从实际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和策略,为此后整个中原新区的土地改革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打下很好的基础,也为其他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经验,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正确处理大别山根据地与中原战场全局的关系

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区建立根据地,如在国民党统治区插上一把尖刀,直接威胁到南京和武汉。蒋介石决心乘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区立足未稳,一举将刘邓大军歼灭。1947年11月下旬,国民党军以33个旅80个团的兵力向大别山根据地扑来,刘邓大军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中共中央军委、毛泽东对于刘邓能否坚持大别山根据地极为关心,为加强刘邓大军的力量,多次敦促晋冀鲁豫军区尽可能地给刘邓大军补充兵员和装备。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晋冀鲁豫军区第十二纵队和第十纵队分别于11月下旬和11月底进入大别山区,并带来了大批弹药、药品和银元。这更增强了刘邓大军粉碎敌人围攻和坚持大别山斗争的信心。

邓小平和刘伯承等分析了敌情,决定既把敌人拖在大别山区,以利于陈粟和陈谢在外线大量歼敌,又要在内线积极作战,以粉碎敌人对大别山根据地的进攻。而在大别山区,邓小平和刘伯承也决定同样采取内线和外线相配合的作战方针,一方面派三个纵队转到外线,实施战略再展开:以第十纵、第十二纵队分别向桐柏、江汉地区展开,建立根据地;以第一纵队北渡淮河,在淮西地区展开,扩大根据地,在外线发展游击战争,拖散敌人。另一方面将第二、第三、第六等三个纵队留在大别山区,和军区地方武装、游击队相配合,坚持内线作战。

12月中旬,晋冀鲁豫野战军指挥机关分成前方、后方两个指挥所。由邓小平、李先念、李达率领前方指挥所和第二、第三、第六纵队及鄂豫、皖西军区地方武装,坚持大别山内线斗争;由刘伯承、张际春率领后方指挥所和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晋冀鲁豫野战军后勤机关、第一纵队,转出大别山进入淮西地区,在外线牵制敌人,并指挥全局。

为了减轻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的压力,12月20日,毛泽东致电粟裕,陈赓、谢富治并告刘伯承、邓小平电,指示:“粟及陈、谢两部长期配合刘、邓行动,直到粉碎敌人对大别山之进攻止。”粟裕率领华野主力四个纵队南下与陈、谢会合,并归粟裕统一指挥,“沿平汉路向南直迫武汉”,“尔后看情况,或与刘、邓配合夹击大别山之敌,或回师向北打分散之敌。”“如此行动,可保证粉碎敌人进攻大别山之计划,又可全部破坏平汉路。”[12]257邓小平接到毛泽东电报后,致电中共中央军委,根据国民党军仍企图重点进攻大别山,不管陈粟、陈谢,不管王纵、赵纵,而大别山的野战兵团已跳出敌人包围圈的态势,建议“陈粟、陈谢对大别山的支援,不宜急躁,应作较长期的打算,主要是争取在一两个月内歼灭敌两三个师,使敌不能不从大别山抽兵。只要抽出两个师,局面即可改观。”认为我们再“背重些,在三个月内,陈粟、陈谢能大量歼敌,江汉、桐柏及豫陕鄂区、江淮以北地区能深入工作,对全局则极有利。”[3]45-46中央军委接受了邓小平的建议。

面对国民党军的重兵围攻,邓小平率领精干的前方指挥所,指挥留在大别山地区的三个纵队,与敌进行顽强的作战。当时的环境十分困难,国民党军依仗着绝对的优势,由南向北压来,占领根据地的腹心地区,烧毁民房,摧残人民民主政权,捕杀地方工作干部,抓人抓丁,抢劫财物,妄图从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彻底摧毁大别山根据地。邓小平和战士们一样风餐露宿、忍饥挨饿,与敌周旋于崇山峻岭之间,从而经受了挺进大别山以来面临的最大考验,度过创建大别山根据地最严峻的局面。许多年后,邓小平在回忆这段历史时说:“就是我一个,先念一个,李达一个,带着几百人不到一千人的前方指挥所留在大别山,指挥其他几个纵队,方针就是避战,一切为了站稳脚。”“在大别山那个丘陵地带来回穿梭,一会儿由西向东,一会儿由东向西,今天跑一趟,明天跑一趟,不知来回跑了多少趟,调动敌人,迷惑敌人。”“这样搞了两个月,我们向中央军委、毛主席报告,大别山站稳了,实现了战略任务。”[6]341

由于邓小平等正确地判断国民党军的意图,坚持内线作战,把敌人拖在大别山,为外线作战、歼敌创造了有利条件。向桐柏挺进的第十纵队,于12月13日成立中共桐柏区党委、军区、行署。桐柏军区部队经过一个多月作战,先后攻占桐柏、枣阳、泌阳、唐河、新野、邓县等6座县城,建立4个军分区和22个县级政权,开辟了以桐柏山为中心,拥有150万人的桐柏根据地。向江汉挺进的第十二纵队和中原独立旅,于12月6日成立江汉军区,同时成立中共江汉区党委、江汉行署。江汉军区部队经过一个多月作战,先后攻占京山、钟祥、天门、潜江、云梦、沔阳、应山、随县等县,建立了4个军分区、12个县级政权,开辟了以大洪山为中心,纵横700余里,拥有人口300多万的江汉根据地。向淮西推进的第一纵队,也开辟了豫皖苏10余县的工作,成立了一个军分区,使大别山和豫皖苏连成了一片。陈粟、陈谢两军在平汉路展开大规模的破击战,至1947年底,歼灭国民党军4.5万人,解放许昌、漯河、驻马店等50多座县城,破坏铁路420余公里。

蒋介石本来是想死死抓住大别山不放,一举把大别山根据地摧毁,没有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在大别山遭到惨败,而且在平汉路、桐柏、江汉也丧师失地,从此战略上更加被动,被迫转入分区防御。

刘邓大军在陈粟、陈谢大军的配合下,取得反国民党军对大别山根据地围攻的胜利,标志着实现了毛泽东关于挺进大别山三个前途中的最好前途。三路大军共歼灭国民党军19万余人,解放县城100余座,在4500万人口的江淮河汉广大地区建立了中原解放区,调动和吸引了国民党军南线全部兵力160多个旅中约90个旅于自己周围,被毛泽东称为“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13]1293。

五、结语

由上可见,邓小平在创建大别山根据地中表现出了大智慧和高超的领导艺术,对于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实现战略转折、推进中国革命进程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笔者认为,在这个斗争过程中,邓小平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敢于担当。率先实施战略反攻,挺进大别山,在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区建立根据地,既是光荣的任务,又是艰巨的任务。完成这个任务,面临着敌人重兵追堵、无后方依托、没有后勤补给、北方战士不适应南方气候和生活习惯、群众存有疑虑等诸多困难,存在着十多万人的部队有可能损失惨重甚至站不住脚而失败的危险。这十多万人主要是经过抗战烽火锤炼出的人民子弟兵,其中领导骨干是土地革命时期参加革命的老红军,是党的宝贵财富,若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但邓小平不计个人得失,敢挑重担。邓小平后来在回忆当时情况时说:“毛主席打了个极秘密的电报给刘邓,写的是陕北‘甚为困难,当时我们二话没说,立即复电,半个月后行动,跃进到敌人后方去,直出大别山。实际上不到十天,就开始行动。那时搞无后方作战,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啊。”“整个解放战争最困难的是挑这个担子,是挑的重担啊。”[6]339在党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敢于担当,作为一个杰出领导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在创建大别山根据地、实现战略反攻的斗争中,在邓小平身上得到突出体现。

第二,具有全局眼光。邓小平在创建大别山根据地斗争中是站在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他特别强调坚持大别山根据地的重要性,指出:“中原要大定就要把大别山控制起来。大别山是一个战略上很好的前进的基地。它靠近长江,东面一直顶到南京、上海,西南直迫汉口,是打过长江的重要跳板,敌人时时刻刻受到我们过江的威胁。大别山,敌人必争,我也必争”。针对部队坚持大别山根据地受削弱而产生疑问的情况,他指出:“虽在全国范围吃苦头最多,付出了代价,但换取了战略上的主动,取得了全局的胜利。”[3]93-94具有全局眼光,是邓小平正确判断形势,作出正确决策,领导取得创建大别山根据地胜利的重要原因。

第三,善于从实际出发,总结经验教训。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别山的情况比其他新区的情况更为复杂。实际上,在创建和坚持大别山根据地斗争的过程中,采取的各种政策、策略,都具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意味,出现错误和偏差是难免的。但是,若采取教条主义的方法,死抱着华北老解放区的经验不放,必然会失去群众,在大别山站不住脚,造成致命的失败。面临复杂的情况,邓小平注意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各种政策、措施,纠正“左”的错误,还事后总结经验教训,作自我批评,堪称实事求是的典范。由于这种科学态度,邓小平不仅为大别山根据地探索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和策略,而且为中共中央制定新区政策提供了新鲜经验。

邓小平在创建大别山根据地中表现出杰出才能,为以后登上更大的历史舞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打下很好的基础。

注释:

①作战、发动群众、筹粮筹款三项任务。

参考文献:

[1]刘伯承千里跃进大别山[M]//刘邓大军南征记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

[2]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3]邓小平军事文集:第2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4]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中原局中原军区关于放手发动群众创造大别山解放区的指示(1947年10月12日)[Z]//中共河南省信阳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印丰碑——中共信阳党史资料汇编:第4辑1984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8]段君毅良师 领袖[G]//回忆军事家邓小平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

[9]中共河南省信阳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印丰碑——中共信阳党史资料汇编:第4辑[Z]1984

[10]邓小平同志给毛主席的报告[Z]//中共河南省信阳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印丰碑——中共信阳党史资料汇编:第4辑1984

[11]乔明甫同志谈纠正土改失误的有关问题[Z]//中共河南省信阳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印丰碑——中共信阳党史资料汇编:第4辑1984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13]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郭彦英刘滢]

猜你喜欢

大别山根据地邓小平
“东临楼”日常
“东临楼”日常
走进红色大别山
窗台上的妈妈
学术研讨会征稿函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红色读物
邓小平“怕”回老家
邓小平总书记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