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安煤矿控制测量误差简析

2014-07-21李矿伟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年22期

摘 要:新安煤矿地下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上部小煤矿(已关闭)开采边界不详;地面小浪底库区蓄水+275m后将有很大一部分煤田在库区水淹没以下。为做好水害应急处置和满足矿井井上、下特殊工程的需要,义煤公司要求我矿井下测量导线最弱点的点位坐标误差要小于1.2m。所以要对我矿目前的控制测量精度进行分析,并寻求解决方案。

关键词:基本控制测量;采区控制测量;误差预计

新安煤矿是河南能源义煤公司的主力矿井。矿井井田范围50余平方公里。井下测量线路较长,仅井下基本控制导线长度将近20000m;导致矿井井下最弱点的点位坐标误差相对较大。我矿井下控制导线分为基本控制导线和采区控制导线。基本控制导线以地面工业广场四等GPS控制点为起算依据,沿副二斜井到井底车场后分别沿一水平运输大巷向东(11区、13区、15区)、西(12区、14区、16区)两翼展开;导线精度为±7″级导线。采区控制导线以井下基本控制导线为基准沿采区主要上、下山布设;导线精度为±15″级导线。

下面分别对16采区两级控制导线的最弱点来进行误差分析。

1 联系测量及井下首级控制网(基本控制导线)

副二井筒为斜井,且坡度不大,故联系测量误差也使用±7″级导线误差进行计算。

1.1 16区井下基本控制导线设计(见基本控制导线误差分析图)

(1)16区井下基本控制导线以副二井口近井点为导线起算点,沿副二斜井至井底车场后向西经西区运输大巷至16区煤台布设。(2)导线全长近5000m。(3)沿线布设45个导线点。(4)导线最大边长198m;最短边长12m;平均边长150m。(5)导线测量严格按照井下7"导线要求往返测量。(6)全站仪光电测距;测距精度(2mm+2ppmD)。

1.2 16区井下基本控制导线误差预计

由于导线误差预计图较大,计算数据较多,无法一一在文章中标明。所以文章中误差预计直接采用数据计算结果来进行分析。

1.2.1 由井下导线测角误差引起导线终点K点的坐标误差:

式中mβ-为井下测角中误差,此次设计取mβ=±7″。

ρ-206265″。

Rx-导线终点K与各导线点的连线在x′坐标轴上的投影长。

Ry-导线终点K与各导线点的连线在y′坐标轴上的投影长。

1.2.2 由量边误差所引起的导线终点K点的坐标误差:

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测距精度为2mm+2PPm,由于平均边长不足150米,所以取各边的量边中误差均为±2.3mm。

1.2.3 导线终点K点的坐标误差:

2 采区控制导线

16采区控制导线误差预计以16区基本控制导线最弱点K(基1)点为起算依据,沿采区上山主要巷道测设±15″级导线作为16区采区控制导线;终点为16区上山工作面上隅角轨19点作为最弱点进行误差预计计算。

2.1 16区采区控制导线设计

(1)导线全长1624m。(2)沿线布设34个导线点(实际测量中要多)。(3)导线最长93m;最短11m;平均边长66m。(4)全站仪光电测距;测距精度(2mm+2ppmD)。(5)导线测量严格按照井下15"导线要求进行往返测量。

2.2 16采区控制导线坐标误差预计(采区控制导线误差分析图略,计算方法如井下基本控制导线误差预计):

3 地面近井点到井下最弱点(轨19)的测量总误差预计

(1)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可知,导线终点的点位总误差之间为和差函数关系,由此可得:

(2)取二倍中误差作为预计的最终误差,则最后可得导线终点轨19点(即矿井井下一水平最远点)的点位位置误差为:

各导线分别单独测量两遍,该导线最弱点点位误差预计:

4 误差分析

16区采区控制导线最弱点轨19的点位坐标总误差预计在±1.07m,如果加上回采巷道的施工导线最弱点的点位误差,将不能满足水害应急处置和矿井井上、下特殊工程的需要。

原因主要为:

(1)受井下视线差和巷道宽度限制,导致导线边长短,增加了测站数。

(2)在误差分析中发现误差主要来自测角 误差。

5 解决方案

误差预计中测角误差对导线最弱点的影响最大。提高测角精度无疑是减小导线最弱点坐标误差的根本方法。在无法降低测角偶然误差时,在井下基本控制导线的最弱点处加测陀螺定向边,将导线布设成方向附合导线,将是提高最弱点定位精度的最好办法。

下面就基本控制导线的末端加测陀螺定向边后对16区采区控制导线最弱点轨19的总误差预计展开分析。

5.1 基本控制导线末端加测陀螺定向边后的误差预计(见方向附合导线误差分析图):

(1)由井下导线测角、量边误差引起导线终点K点的坐标误差:

式中ηi--yi-y0,ξi--xi-x0,

(2)由于采区控制导线独立测量两次,那么采区导线最远点的中误差应为:

(3)加测陀螺定向边后,地面近井点到井下最弱点(轨19)的总误差预计为:

(4)取二倍中误差作为预计的最终误差,则最后可得导线终点轨19点(即矿井井下一水平最远点)的点位位置误差为:

6 结束语

在井下基本控制导线最弱点处加测陀螺定向边后,使导线布设形式由支导线变成方向附合导线,降低了测角误差的影响,很大程度提高了井下基本控制导线最弱点的定位精度。能够满足水害应急处置和矿井井上、下特殊工程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国良.矿山测量学[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李矿伟(1968,10-),男,河南省汝州市,现职称:助理工程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矿山测量。endprint

摘 要:新安煤矿地下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上部小煤矿(已关闭)开采边界不详;地面小浪底库区蓄水+275m后将有很大一部分煤田在库区水淹没以下。为做好水害应急处置和满足矿井井上、下特殊工程的需要,义煤公司要求我矿井下测量导线最弱点的点位坐标误差要小于1.2m。所以要对我矿目前的控制测量精度进行分析,并寻求解决方案。

关键词:基本控制测量;采区控制测量;误差预计

新安煤矿是河南能源义煤公司的主力矿井。矿井井田范围50余平方公里。井下测量线路较长,仅井下基本控制导线长度将近20000m;导致矿井井下最弱点的点位坐标误差相对较大。我矿井下控制导线分为基本控制导线和采区控制导线。基本控制导线以地面工业广场四等GPS控制点为起算依据,沿副二斜井到井底车场后分别沿一水平运输大巷向东(11区、13区、15区)、西(12区、14区、16区)两翼展开;导线精度为±7″级导线。采区控制导线以井下基本控制导线为基准沿采区主要上、下山布设;导线精度为±15″级导线。

下面分别对16采区两级控制导线的最弱点来进行误差分析。

1 联系测量及井下首级控制网(基本控制导线)

副二井筒为斜井,且坡度不大,故联系测量误差也使用±7″级导线误差进行计算。

1.1 16区井下基本控制导线设计(见基本控制导线误差分析图)

(1)16区井下基本控制导线以副二井口近井点为导线起算点,沿副二斜井至井底车场后向西经西区运输大巷至16区煤台布设。(2)导线全长近5000m。(3)沿线布设45个导线点。(4)导线最大边长198m;最短边长12m;平均边长150m。(5)导线测量严格按照井下7"导线要求往返测量。(6)全站仪光电测距;测距精度(2mm+2ppmD)。

1.2 16区井下基本控制导线误差预计

由于导线误差预计图较大,计算数据较多,无法一一在文章中标明。所以文章中误差预计直接采用数据计算结果来进行分析。

1.2.1 由井下导线测角误差引起导线终点K点的坐标误差:

式中mβ-为井下测角中误差,此次设计取mβ=±7″。

ρ-206265″。

Rx-导线终点K与各导线点的连线在x′坐标轴上的投影长。

Ry-导线终点K与各导线点的连线在y′坐标轴上的投影长。

1.2.2 由量边误差所引起的导线终点K点的坐标误差:

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测距精度为2mm+2PPm,由于平均边长不足150米,所以取各边的量边中误差均为±2.3mm。

1.2.3 导线终点K点的坐标误差:

2 采区控制导线

16采区控制导线误差预计以16区基本控制导线最弱点K(基1)点为起算依据,沿采区上山主要巷道测设±15″级导线作为16区采区控制导线;终点为16区上山工作面上隅角轨19点作为最弱点进行误差预计计算。

2.1 16区采区控制导线设计

(1)导线全长1624m。(2)沿线布设34个导线点(实际测量中要多)。(3)导线最长93m;最短11m;平均边长66m。(4)全站仪光电测距;测距精度(2mm+2ppmD)。(5)导线测量严格按照井下15"导线要求进行往返测量。

2.2 16采区控制导线坐标误差预计(采区控制导线误差分析图略,计算方法如井下基本控制导线误差预计):

3 地面近井点到井下最弱点(轨19)的测量总误差预计

(1)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可知,导线终点的点位总误差之间为和差函数关系,由此可得:

(2)取二倍中误差作为预计的最终误差,则最后可得导线终点轨19点(即矿井井下一水平最远点)的点位位置误差为:

各导线分别单独测量两遍,该导线最弱点点位误差预计:

4 误差分析

16区采区控制导线最弱点轨19的点位坐标总误差预计在±1.07m,如果加上回采巷道的施工导线最弱点的点位误差,将不能满足水害应急处置和矿井井上、下特殊工程的需要。

原因主要为:

(1)受井下视线差和巷道宽度限制,导致导线边长短,增加了测站数。

(2)在误差分析中发现误差主要来自测角 误差。

5 解决方案

误差预计中测角误差对导线最弱点的影响最大。提高测角精度无疑是减小导线最弱点坐标误差的根本方法。在无法降低测角偶然误差时,在井下基本控制导线的最弱点处加测陀螺定向边,将导线布设成方向附合导线,将是提高最弱点定位精度的最好办法。

下面就基本控制导线的末端加测陀螺定向边后对16区采区控制导线最弱点轨19的总误差预计展开分析。

5.1 基本控制导线末端加测陀螺定向边后的误差预计(见方向附合导线误差分析图):

(1)由井下导线测角、量边误差引起导线终点K点的坐标误差:

式中ηi--yi-y0,ξi--xi-x0,

(2)由于采区控制导线独立测量两次,那么采区导线最远点的中误差应为:

(3)加测陀螺定向边后,地面近井点到井下最弱点(轨19)的总误差预计为:

(4)取二倍中误差作为预计的最终误差,则最后可得导线终点轨19点(即矿井井下一水平最远点)的点位位置误差为:

6 结束语

在井下基本控制导线最弱点处加测陀螺定向边后,使导线布设形式由支导线变成方向附合导线,降低了测角误差的影响,很大程度提高了井下基本控制导线最弱点的定位精度。能够满足水害应急处置和矿井井上、下特殊工程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国良.矿山测量学[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李矿伟(1968,10-),男,河南省汝州市,现职称:助理工程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矿山测量。endprint

摘 要:新安煤矿地下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上部小煤矿(已关闭)开采边界不详;地面小浪底库区蓄水+275m后将有很大一部分煤田在库区水淹没以下。为做好水害应急处置和满足矿井井上、下特殊工程的需要,义煤公司要求我矿井下测量导线最弱点的点位坐标误差要小于1.2m。所以要对我矿目前的控制测量精度进行分析,并寻求解决方案。

关键词:基本控制测量;采区控制测量;误差预计

新安煤矿是河南能源义煤公司的主力矿井。矿井井田范围50余平方公里。井下测量线路较长,仅井下基本控制导线长度将近20000m;导致矿井井下最弱点的点位坐标误差相对较大。我矿井下控制导线分为基本控制导线和采区控制导线。基本控制导线以地面工业广场四等GPS控制点为起算依据,沿副二斜井到井底车场后分别沿一水平运输大巷向东(11区、13区、15区)、西(12区、14区、16区)两翼展开;导线精度为±7″级导线。采区控制导线以井下基本控制导线为基准沿采区主要上、下山布设;导线精度为±15″级导线。

下面分别对16采区两级控制导线的最弱点来进行误差分析。

1 联系测量及井下首级控制网(基本控制导线)

副二井筒为斜井,且坡度不大,故联系测量误差也使用±7″级导线误差进行计算。

1.1 16区井下基本控制导线设计(见基本控制导线误差分析图)

(1)16区井下基本控制导线以副二井口近井点为导线起算点,沿副二斜井至井底车场后向西经西区运输大巷至16区煤台布设。(2)导线全长近5000m。(3)沿线布设45个导线点。(4)导线最大边长198m;最短边长12m;平均边长150m。(5)导线测量严格按照井下7"导线要求往返测量。(6)全站仪光电测距;测距精度(2mm+2ppmD)。

1.2 16区井下基本控制导线误差预计

由于导线误差预计图较大,计算数据较多,无法一一在文章中标明。所以文章中误差预计直接采用数据计算结果来进行分析。

1.2.1 由井下导线测角误差引起导线终点K点的坐标误差:

式中mβ-为井下测角中误差,此次设计取mβ=±7″。

ρ-206265″。

Rx-导线终点K与各导线点的连线在x′坐标轴上的投影长。

Ry-导线终点K与各导线点的连线在y′坐标轴上的投影长。

1.2.2 由量边误差所引起的导线终点K点的坐标误差:

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测距精度为2mm+2PPm,由于平均边长不足150米,所以取各边的量边中误差均为±2.3mm。

1.2.3 导线终点K点的坐标误差:

2 采区控制导线

16采区控制导线误差预计以16区基本控制导线最弱点K(基1)点为起算依据,沿采区上山主要巷道测设±15″级导线作为16区采区控制导线;终点为16区上山工作面上隅角轨19点作为最弱点进行误差预计计算。

2.1 16区采区控制导线设计

(1)导线全长1624m。(2)沿线布设34个导线点(实际测量中要多)。(3)导线最长93m;最短11m;平均边长66m。(4)全站仪光电测距;测距精度(2mm+2ppmD)。(5)导线测量严格按照井下15"导线要求进行往返测量。

2.2 16采区控制导线坐标误差预计(采区控制导线误差分析图略,计算方法如井下基本控制导线误差预计):

3 地面近井点到井下最弱点(轨19)的测量总误差预计

(1)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可知,导线终点的点位总误差之间为和差函数关系,由此可得:

(2)取二倍中误差作为预计的最终误差,则最后可得导线终点轨19点(即矿井井下一水平最远点)的点位位置误差为:

各导线分别单独测量两遍,该导线最弱点点位误差预计:

4 误差分析

16区采区控制导线最弱点轨19的点位坐标总误差预计在±1.07m,如果加上回采巷道的施工导线最弱点的点位误差,将不能满足水害应急处置和矿井井上、下特殊工程的需要。

原因主要为:

(1)受井下视线差和巷道宽度限制,导致导线边长短,增加了测站数。

(2)在误差分析中发现误差主要来自测角 误差。

5 解决方案

误差预计中测角误差对导线最弱点的影响最大。提高测角精度无疑是减小导线最弱点坐标误差的根本方法。在无法降低测角偶然误差时,在井下基本控制导线的最弱点处加测陀螺定向边,将导线布设成方向附合导线,将是提高最弱点定位精度的最好办法。

下面就基本控制导线的末端加测陀螺定向边后对16区采区控制导线最弱点轨19的总误差预计展开分析。

5.1 基本控制导线末端加测陀螺定向边后的误差预计(见方向附合导线误差分析图):

(1)由井下导线测角、量边误差引起导线终点K点的坐标误差:

式中ηi--yi-y0,ξi--xi-x0,

(2)由于采区控制导线独立测量两次,那么采区导线最远点的中误差应为:

(3)加测陀螺定向边后,地面近井点到井下最弱点(轨19)的总误差预计为:

(4)取二倍中误差作为预计的最终误差,则最后可得导线终点轨19点(即矿井井下一水平最远点)的点位位置误差为:

6 结束语

在井下基本控制导线最弱点处加测陀螺定向边后,使导线布设形式由支导线变成方向附合导线,降低了测角误差的影响,很大程度提高了井下基本控制导线最弱点的定位精度。能够满足水害应急处置和矿井井上、下特殊工程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国良.矿山测量学[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李矿伟(1968,10-),男,河南省汝州市,现职称:助理工程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矿山测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