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2014-07-21樊荣良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9期
关键词:学习方式教学情境数学

樊荣良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早已开始改革。由“舞台剧”走向“生活课堂”、从“迷恋浮华”走向“追求高效”、从“关注教师”走向“关注儿童”。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总方向,就是让数学教学回归课堂的主体——儿童,关注儿童的生活,追求儿童的可持续发展。顺应儿童的需要,悉心呵护儿童的生命,彰显和发挥儿童的天赋潜能,关注每一位儿童的发展,关注儿童发展的每一方面。教学满足童心,方法注重童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样的课堂才是科学、高效的课堂,才是学生生命成长的沃土。

关键词:数学;教学情境;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060-02

《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要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提供全面、清晰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数学知识。下面以《认识整万数》一课为例,来谈谈我的做法。

一、创设游戏情境

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用喜闻乐见的小游戏让儿童“玩”起来,让他们在游戏中满怀热情,创造种种属于自己的生活世界。罗素认为:“教育主要在于本能的培养,而不是本能的压抑。”小学数学课的内容大多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会感到枯燥乏味,如果能在课堂中灵活运用游戏,就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不仅可促使学生对学习兴趣盎然,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而且在游戏过程中可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

在《认识整万数》中,我预设了“游戏激趣,理解数位顺序”这一环节:你对数位顺序有没有印象?我们来做游戏(给学生相关的数位名称卡片),用刚才所学的知识,请同学们自己排一排,排得对不对(学生调整队列),用我们学到的数位分级知识,属于同一级数位的靠靠拢。这四位同学手中的数位卡片属于哪一级?有哪些数位?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并感受着在玩中学数学,情智共生,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极大兴趣,实现我们所期待的高效数学课堂。

二、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是思维的火花,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在教学中,如果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那么学起来必然亲切、有趣、易懂。如在《认识整万数》中,学生对五位计数器已有所了解,教学时师生一起在计数器上拨九千,再拨一个珠是几千?十个一千就是一万,计数器的位数不够怎么办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带着问题开动脑筋——“拼”计数器的方法油然而生!这里不仅仅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更是学生知识结构的一次拓展。对于“四位一级”的分级计数方法,简单的告诉固然可以,但无法帮助学生建立对这种分级计数方法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而“4+4”的拼合过程,恰恰以一种直观、形象的方式构造出了“级”的雏形,为学生随后进一步感悟并理解“分级计数”的数学模型奠定基础。当然,仅有“拼”的过程是远远不够的,拼成的新计数器中,右起第五个计数单位“个”为什么要改成“万”?相应的“十”、“百”、“千”又怎样的调整?这当中又蕴含着怎样的数学规律?这一规律与分级计数又有着怎样的内在关联……课堂上,对每一个问题的追问与慎思,事实上都促发了学生更深层面的教学思考,而关于计数等一系列的数学知识、方法、思想等,恰是在思考的过程中得以建构与生成。这样把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进问题情境中,精心设疑,可以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

三、创设生活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生活是知识的源泉,数学来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小学数学教学就应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生活有趣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亲切感。值得注意的是生活情境必须建立在儿童的生活基础上,而不是我们教师的生活上,也不等同于教师眼中儿童的生活。如在《认识整万数》中,让学生读写生活中的大数: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面积有40万平方米;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每年大约有6万个物种灭绝;大气污染导致每年约有30万~70万人因污染而提前死亡,2500万儿童患上慢性咽炎。

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儿童读了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引发了无尽的思考,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情感得到了的激发。

四、创设“对话”情境

如让学生体验十万、百万、千万的大小时,创设这样的对话:“万、十万、百万、千万”这些计数单位到底有多大呢?我们可以借助纸的厚度来感受一下,一张纸很薄很薄,一万张纸叠起来的厚度会怎么样?十万张、一百万张、一千万张纸叠起来呢?虽然在教材中,万、十万、百万、千万这些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进率的认识是作为新授的内容,但学生已经在生活中较多的接触到相关知识,所从我大胆放手,让学生把握课堂的节奏,在看似简单的“一问一答”式的对话中,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充分展现。而对于学生缺乏感性认识的“一万(十万……)到底有多大”,却是浓墨重彩,用了直观演示、进一步想象等方式让学生“看得清清楚楚,想得明明白白”,把握了整万数“大”的特点,学生的数感得到培养。

总之,创设恰当的数学教学情境,既能改进数学知识教学的呈现方式,也能使学生积极地进行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活动,从而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方式教学情境数学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