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报新闻文化自觉探析
2014-07-21李建林
摘要:作为高校校园媒体中的主导媒体,校报文化引领面临着低迷“瓶颈”,因此要有新闻文化自觉的警醒,明确校报“新闻文化品”定位,提高新闻采编的文化品位,夯实“文化志愿者”队伍,使校报“文化育人”作用发挥到极致。
关键词:校报;新闻采编;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0-0029-0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强调:“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作为高校校园媒体中的主导媒体,校报所面临的挑战和承担的责任尤显重要,校报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方面更具现实意义。
一、校报新闻文化自觉的警醒
1.校报文化引领现状低迷。长期以来,作为高校校园媒体中的主导媒体,高校校报担当着“传承传统文化,传播先进文化,引领健康文化,宏扬校园文化”的职责。但是,由于校报反映的社会面较小,新闻的时效性不强,报纸的同质化严重,特别是大学应有的先进文化引领功能低迷,导致目前许多高校校报影响甚微,处于“自娱自乐”的境地。解决这些问题,走出这种低迷的“瓶颈”,自然靠多方改进和努力,但对校报新闻文化自觉的警醒,提升校报的文化价值应是当务之急。
2.校报新闻文化自觉的唤醒。“文化自觉”最初由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提出。他说:“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2]校报的新闻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校园文化圈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校报的新闻文化自觉其实就是对校园文化的觉醒、使命与担当。
二、校报“新闻文化品”定位
一直以来,校报在学校校园新闻传播、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定位的偏差和不定性,高校校报影响力与发展后劲受到极大制约。笔者以为,在当前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校报应定位为“新闻文化品”,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把新闻传播当成文化传播来操作,特别是凸现其文化品位,这样,校报才能因其独特的校园文化而体现其独有价值。
1.校报是一张新闻纸。从传播功能来看,校报首先是新闻纸。特别是周期相对短的校报,如周报、旬报,其功能更明显。作为新闻纸,就要按新闻规律来办报。一方面,要在真实性、时效性等方面遵循新闻规律,符合新闻要求,追求新闻时效。另一方面,要按新闻的要求进行采编,如符合新闻“五要素”,文头要有“本报讯”,消息“倒金字塔”写法等等。
2.校报更是一张文化纸。从校报功能定位来看,校报应是新闻和文化融合体,是“新闻文化品”。校报的宗旨,应是传承传统文化,传播先进文化,引领健康文化,宏扬校园文化。没有文化的校报,充其量是一张校园宣传品,与市井街头传单、小广告无异。新闻就像中国瓷器,是“易碎品”,新闻价值“保质期”短,读后即弃之。但一旦在上面雕龙画凤、花草虫鱼,便赋予其文化内涵,就有文化价值,成为有保存价值的“文化品”。从校报新闻文化自觉来看,肩负着价值引领与文化担当。校报既然定位为“新闻文化品”,就要注意增强传播力和影响力,必须自觉担当起传播知识文化、宣传先进文化的重任,真正打造自己的一片天空。许多高校校报在新闻版块中,注重多点“软新闻”和“文化味”;在专题专版中,围绕一些校园和社会的焦点、热点话题做文章,体现出一定的深度和高度,文化味也浓郁;在文化副刊中,主要突出文学、文艺、文化,更是大文化的融合。这样便更能体现出校报的文化特质。
三、新闻采编的文化价值
校报的文化价值是体现在具体的新闻采编工作中的。“文化是一个宏大、多绪的观照视野,它对现代新闻写作的影响是深奥、复杂而隐秘的。作为文化庞杂空间和架构下的一种形式,新闻写作必然带有深深的文化痕迹和逻辑。”[3]校报新闻写作也必然要因循时代的发展变化,竭力突显高校校园的文化痕迹和文化价值。
(一)新闻写作文风规正
1.新闻采编尽量趋向软新闻。软新闻形式上更通俗,更有可读性。特别是校报新闻的时效性不强,它没有明确的时间界定,多属于延缓性新闻,无时间的紧迫性。若在新闻写作中适当地借用一些文学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如消息写作的“散文式”、通讯写作的“小说味”、言论及标题的“诗化”等,就能增强新闻作品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
2.端正文风,忌官话套话。伴随着新闻业的信息化、市场化,以新闻为本位的新闻观念开始回归。许多党报、社会报刊也在探索新闻写作改革,进行“走转改”。目前很多高校校报基本处于应付状况,整体办报水平偏低,文风也不太正规,“八股文”积弊很深。诸如:隆重、亲自、圆满结束、胜利召开、重要讲话等等字眼仍充斥各个版面,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读者胃口,令人难以卒读,应该尽量清除。
(二)标题要有文化内涵
标题就像人的眼眉,会给人以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人们读报时,视线在报纸上停留的时间往往只有几秒钟,因此标题也被称作“一瞥的艺术”。标题一般具有概括新闻内容、评价新闻意义、吸引读者注意的功能。好的新闻标题,应该简洁、生动、准确、醒目,甚至“诗化”一点、内涵一点。例如:《李克强幽默问印度记者:与辛格握手照能否上头条?》(中新社新德里2013年5月20日电)、《鲜花葬丽人 泪水送王妃 戴安娜魂归故里》(《环球时报》1997年9月7日)、《一家独大难“恒大”》(新华网西宁2013年12月18日体育专电)、《雾霾影响“小蝌蚪”吗?》(番禺日报2013年12月11日)等,都是文采与内涵俱佳的标题。在广东省高校校报好新闻评选中,也可偶现一些较好的标题。如最近获一等奖的好标题:《一天一块钱就能读大学——153考生入选广外圆梦计划》(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一场戏 戏如人生 一场梦 人生如梦》(汕头大学)、《发令枪响 青春出膛》(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环保花 开在服装上》(深圳大学)、《低学历≠低能力 高职生→高成就 梁结流毕业一年闯入CEO》(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等,这些标题还是富含一定的文化内涵的。endprint
(三)版面体现文化品位
如果说内容是体现文化价值、留住读者的必然要求,那么版面创新则是突出文化品位、争取读者的重要抓手。要创新版面形式,融入美学与时尚元素,凸显时代气息,让静态文字充满动感和趣味,让图片视觉冲击力更强。对于高校校报而言,在难以以文字内容“抓人”的状况下,多重视版面和图片的“吸睛”作用也不失为一种策略。
1.体现现代版面要求。平面媒体现在追求的是现代和时尚。既然叫“版面”,就应有面、有眉、有眼,我们可把标题当眉,图片当眼。校报在新闻综合版面处理上要醒目,体现出“浓眉大眼”。副刊文化版面要俊秀,可以做得“眉清目秀”。在版面、图片、标题、文章之间要协调、有呼应,能“眉目传情”,体现内在联系和编辑意图。具体要追求:雅(风格)——高雅、雅致;美(形式)——图美、文美;协(整体)——协调、和谐。
2.重视图片画龙点睛作用。图片是以图表形式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形象直观的报道。特点是:直观形象、如临其境。目前新闻图片日益成为报纸主角,报纸发展趋势也走向读图时代,走向快餐式、网络化。当前许多高校校报也开始重视对图片的“最大化”利用。一般每版至少要有1~2幅以上图片,而且主体和重点照片都尽量大些、多占空间,既美化版面,又吸引眼球,画龙点睛。据调查,每年校报好新闻评比中,获得好版面的图片与文字所占版面比例基本处于均势,甚至图片还略强。
四、夯实“文化志愿者”队伍
校报工作人员不仅仅是新闻工作者,也应是校园文化推动者。而全校的师生员工读者,特别是直接参与校报工作的教工通讯员和学生编辑记者,就是真正的“校园文化志愿者”。目前,许多高校都建立并完善了校报“文化志愿者”队伍。笔者所在高校校报就着力打造“一个中心、两支队伍、三个基地”。一个中心即:校新闻中心(宣传部老师任指导老师),两支队伍即:教工通讯员队伍(三十余人)、学生采编队伍(一百余人),三个基地:蓝光电视台、校报新闻社、校园广播台。为了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大家共同集结在校报等校园文化主阵地上,成为了真正的校园“文化志愿者”。作为以传承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校报,因为有高学历的校园“文化志愿者”参与,他们为校园媒体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闻文化资源。同时,校报也成为学生实习、实验、实训的“演兵场”。校报只有氤氲大学精神的“人文”气息,强化高校特色的“教化”功能,彰显高辨识率的“文化”效应,逐渐达到“人文教化”的最高境界,其“文化育人”的作用才能发挥到极致。
综上所述,从当前校园生活的多彩性、受众需要的多重性以及校报自身的局限性来看,未来的高校校报,如果没有新闻文化的自觉自信,就会仅陷于自娱自乐,工作人员只能自怨自艾,校报最后走向自生自灭。反之,如果能提高文化的自觉自信,校报就会办得有声有色,读者对它就会有情有义,在校园内外的地位才能有头有脸。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DB/OL].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0/25/c_122197737_2.htm.
[2]费宗惠,张荣华,费孝通论文化自觉[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37).
[3]黄厚珍,浅论新时期新闻写作演变的文化逻辑[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
作者简介:李建林(1962-),男,湖南永州人,本科,主任编辑,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校园媒体及校园文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