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理论国内二十年译介回顾与展望
2014-07-21孙妮
摘要:外国文论的引进和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翻译。后殖民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引进中国后,成为学界探讨和争论的热点之一。早期由于理论翻译的滞后和不足,导致部分学者对后殖民理论产生一些偏颇之解。后殖民理论原著和文献的陆续翻译出版,有益于学者和读者对这一理论的了解和掌握。迄今国内后殖民理论的译介工作取得不少成果,但依然存在很多空白。拟对二十年来国内后殖民理论译介成果和不足进行简要回顾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后殖民理论;国内译介状况;回顾与展望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1101(2014)01009605
收稿日期:2013-09-16
基金项目: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WW050)资助
作者简介:孙妮(1958-),女,安徽芜湖人,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英美文学与翻译、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
①关于对“文论”这个术语的界定和翻译,可参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张中载、王逢振等主编的《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读》导言部分。
A review and prospect of postcolonial theory translation
for the recent twenty years in China
SUN Ni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China)
Abstract:One important way for introducing foreign critical theories is translation. Postcolonial theory has become one of the heated focuses of discussion and debate since it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at the turn of 1990s. The initial backwardness and inadequacy of translation led to some scholars bias against this theory. The continual translation and publication of postcolonial is conducive to the scholar and the readers comprehension and command of the theory. Despite the considerable progress made so far in postcolonial theory translation at home, there still exists many vacancies now. The paper attempts a brief review of postcolonial theory translation for the recent twenty years at home as well as a prospect for its future.
Key words: postcolonial theory; translation of postcolonial theory at home; review and prospect
外国文论的引进和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翻译①。后殖民理论作为20世纪西方学术中的一门当代“显学”,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引进中国后,成为中国学界探讨和争论的热点之一,掀起了一股后殖民理论研究的热潮。其涉及的内容包括后殖民理论的评介和翻译,运用后殖民理论对国内的文艺、文化现象进行批评与重新解读西方经典文学作品和当代中外文学作家作品,以及研究后殖民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等。早期由于理论翻译的滞后和不足,导致部分学者对后殖民理论产生一些偏颇之解。后殖民理论原著和文献的陆续翻译出版,促进了学者和读者对这一理论原貌的了解和掌握。
国内学界对后殖民理论的译介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最早的翻译资料是王逢振等编译的《今日西方文学批评理论》(1988) 和《最新西方文论选》(1991),其中收录了赛义德访谈录和《世界·文本·批评家》的译文。张京媛在《彼与此》(载《文学评论》1990年第1期)一文中较早地对赛义德的《东方主义》一书做了相当细致系统的介绍,并指出赛义德有意识忽略了东方学的积极作用。刘禾在《黑色的雅典》(载《读书》1992 年第10 期)一文中,也提及了赛义德等后殖民理论的几位代表人物。但这些译介和评介当时都未引起学界重视和共鸣。直到1993年后殖民理论才真正引起国内学界关注[1]522,该年《读书》杂志第9期同时推出张宽的《欧美眼中的“非我族类”》、钱俊的《谈赛义德谈文化》、潘少梅的《一种新的批评倾向》、李长莉的《学术的倾向:世界性》四篇讨论“东方主义”和后殖民理论的文章,专门介绍后殖民理论的创始人爱德华·赛义德的《东方主义》及其新著《文化与帝国主义》, 在学界引起了比较强烈的反响。此后,众多学者撰文介绍有关后殖民理论,掀起了后殖民理论评介的热潮。
已有多位学者对后殖民理论在中国学界引进的来龙去脉以及回应和影响进行了反思性的描述、梳理和再现,这里不再赘述参见陈厚诚“后殖民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载《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6期)、丰林“后殖民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响”(载《外国文学》,1998年第1期)、刘康、金衡山“后殖民主义批评:从西方到中国”(载《文学评论》1998年第1期)、宋国诚“后殖民理论在中国——理论旅行及其中国化”(载《中国大陆研究》,2000年第10期)、周兴杰“近十年中国后殖民批评综述”(载《燕山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马建高“萨义德的《东方主义》之后——20世纪90年代国内后殖民理论研究综述”(载《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和“中国后殖民理论研究现状及反思”(载《名作欣赏》,2012年23期)、赵稀方“一种主义、三种命运——后殖民主义在两岸三地的理论旅行”(载《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刘海静“我国学术界对萨义德后殖民文化理论研究述评”(载《兰州学刊》,2010年第10期)、苏晖、王珊“后殖民理论之争与批评实践——中国后殖民批评研究综述”(载《库切研究与后殖民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2010年)等。,但是对后殖民理论著述及其研究文献译介状况的梳理和述评略显不足,本文拟从后殖民理论原著译介状况、后殖民理论研究文献译介状况、后殖民理论译介的空白和不足这三个方面对二十年来国内后殖民理论译介状况作简要回顾和展望。endprint
一 、后殖民理论原著译介状况
相对于国内学界上个世纪90年代如火如荼的后殖民理论研究,后殖民理论著述翻译出版起步较晚,长期以来仅有零星的节译,散见于一些报刊和编著中。最早的翻译资料除上面提到的以外,还有以下资料,《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和《文艺理论研究》(1997年第1期) 发表的唐建清、张建民翻译的《东方不是东方: 濒于消亡的东方主义时代》,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解殖与民族主义》收录了《东方学》的前言和后记萨义德《东方论述·后语》,载香港岭南学院翻译系“文化/社会译丛”编委会:《解殖与民族主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64一65页。,《外国文学》1999年第1期发表的法农《地球上不幸的人们》中的重要一节《论民族文化》(马海良译)和霍米·巴巴的《纪念法农:自我、心理和殖民状况》一文(陈永国译),《文学评论》2002年第5期刊登的霍米·巴巴的《黑人学者与印度公主》(生安锋译)以及《后殖民性、全球化和文学的表述——霍米·巴巴访谈录》(载《南方文坛》,2002年第6期)和《后殖民主义、身份认同和少数人化——霍米·巴巴访谈录》(载《外国文学》,2002年第6期)。此外,北京大学2002年出版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弗·马尔赫恩编著,刘象愚等译),收入了赛义德的《简·奥斯丁与帝国主义》一文。与国内后殖民理论研究的进展相比较,译介工作显然十分滞后。
1999年,后殖民理论译介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该年1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张京媛主编的《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4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罗钢、刘象愚主编的《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这是国内最早出版的两部西方后殖民理论译文集,各自收录了后殖民理论主要代表人物赛义德、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与后殖民理论有密切关系的美国学者詹姆逊、后殖民理论先驱法农以及后殖民理论的一些批评者、研究者的部分论著。继这两本译文集之后,5月,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了赛义德的《东方学》(王宇根译)。作为开启了后殖民理论领域的著作,该书的翻译出版是后殖民理论引进中的一个重要成果。8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谢少波、韩刚等选译的《赛义德自选集》,收录十多篇赛义德的文章以及关于赛义德的专著《文化与帝国主义》的专题讨论会发言。这些后殖民理论著述的翻译出版,有助于国内学者比较全面地了解有关后殖民理论的基本思想和发展趋向。
进入新世纪以来,后殖民理论原著尤其是赛义德著述的翻译出版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2001年6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杨乃乔等翻译的《后殖民批评》,这本书是英国后殖民理论家巴特·穆尔——吉尔伯特于1997年所编著的后殖民理论选本,收录了后殖民理论“三剑客”赛义德、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的三篇文章,作为后殖民理论先驱的艾梅·赛萨尔、法农和阿切比的三篇文章,以及作为后殖民理论延伸性、拓展性研究的学者戴安娜·布莱顿、赫珂斯、简穆罕默德和阿赫默德的四篇文章。涉及到后殖民理论的一些主要问题,比如关于东方学、民族文化、黑人女性批评、现代性以及种族和阶级的关系等。但该书在内容上与罗钢、刘象愚主编的《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有重合之处,比如两部译文集都有赛义德的“东方主义再思考”、法农的“论民族文化”、斯皮瓦克的“三位女性的文本和帝国主义的批判”张京媛主编的《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也收入了斯皮瓦克的“三个女性的文本与帝国主义主义批判”(Three Womens Texts and a Critique of Imperialism)一文,中文译名略有不同。。2002年4月,北京三联书店出版赛义德的《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2003年10月,北京三联书店出版赛义德的《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2004年北京三联书店出版《格格不入:萨义德回忆录》(彭淮栋译);2006年北京三联书店出版赛义德的《权力、政治与文化:萨义德访谈录》(薇思瓦纳珊编,单德兴译);同年,新星出版社出版赛义德的《最后的天空之后》(金玥珏译)和《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朱生坚译);2009年北京三联书店出版赛义德的《世界·文本·批评家》(李自修译)、《从奥斯陆到伊拉克及路线图》(唐建军译)以及阎嘉译的《论晚期风格》;同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赛义德的《报道伊斯兰》(阎纪宇译),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推出《爱德华·W·萨义德、戴维·巴萨米安.文化与抵抗:萨义德访谈录》(梁永安译)。
无疑,后殖民理论原著特别是赛义德著述的翻译和出版,不仅为国内学者比较深入研究后殖民理论思想提供了有益的资源与保障,而且为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从《东方学》到《文化帝国主义》,赛义德对于西方文学经典与帝国主义关系的重新解读,开启了阅读西方文学的新视角,引起了一场“重读经典”的革命,它几乎颠覆了传统的英美文学研究[2]171。由此开启了国内学界对西方经典文学作品尤其是英国经典文学作品的后殖民解读参见拙文《英国经典文学作品的后殖民解读述评》(载《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可窥一斑。。
二、后殖民理论研究文献译介状况
除了后殖民理论原著的译介,有关后殖民理论的研究成果和文献也陆续翻译过来。例如,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拉尔夫·科恩主编的《文学理论的未来》(程锡麟等译)一书中,收进了美国黑人批评家小亨利·路易斯·盖茨和伊莱恩·肖沃尔特的文章,这两篇文章可谓较早地运用后殖民理论视角对黑人所遭受的来自白人的种族压迫和剥削进行了批判,是后殖民理论研究的比较主要的早期文献。1998年辽宁教育出版社和牛津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艾勒克·博埃默的《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韩敏中译),是一部运用后殖民理论作为批评视角,从文学作品研究的角度来阐发后殖民思想的专著。这本书讨论了过去两百年中以英语写成的文学作品,并界定了殖民文学、殖民主义文学和后殖民文学等概念,认为“殖民”文学主要是指那些有关殖民的想法、看法和经验的文字;殖民主义的文学专门指与殖民扩张相关的文字,充满了欧洲之上和帝国有理的观念;后殖民文学主要指对于殖民关系作批判性考察的文学。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抵制殖民主义视角的文字[3]2-3。简言之,书中很多观点和作家作品分析对国内学界后殖民文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启发和思路。2000年11月,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汪民安、陈永国和马海良主编的《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把从福柯到德里达、拉康、利奥塔、哈贝马斯到赛义德等经典文献集中在一起,试图通过文献的阅读勾勒出后现代性的谱系。该书对理解赛义德的福柯渊源以及后殖民理论与后现代性的关系提供了某种线索。2001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吉尔伯特的《后殖民理论——语境、实践、政治》(陈仲丹译),这是一部对后殖民研究领域比较全面的概览性著作,着重探讨了后殖民理论“神圣三剑客”——赛义德、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总体上来看,该书涉及种族、民族、帝国、文化等后殖民理论的“话语领域”,是西方后殖民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endprint
此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了林赛·沃特斯的《美学权威主义批判》(昂智慧译);2006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瓦莱丽·肯尼迪的研究专著《萨义德》(李自修译)和美国学者保罗·博维的《权力中的知识分子》(萧莎译),以批判性人文主义谱系对萨义德知识分子观点的清理,以及林赛·沃特斯对萨义德艺术批评的美学“新论” 都展现了非常重要的研究视野与方向。2013年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罗伯特·杨的《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容新芳译),则从世界局势、个人经历和史实评述入手来审视非殖民化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影响,将讨论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下,涉及土著人、无地农民、后殖民女权主义以及全球性的社会和生态运动。
在译介后殖民理论的过程中,一部分学者对后殖民理论的形成做了一些纵向上溯的考察,他们把目光投向作为后殖民理论先声的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殖民主义批评话语,例如对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运动的核心人物弗兰兹·法农的《全世界受苦的人》和《黑皮肤,白面具》的分析。译林出版社也于2005年推出由万冰翻译的这两部重要著作的中译本。
除了以上专门的后殖民理论著述外,国内学界还作了一些延伸性译介工作。包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两本专著《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和保罗·鲍威所编的论文集《向权力说真话: 赛义德和批评家的工作》(王丽亚等译),以及三联书店出版的詹明信的《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把后殖民理论放到“文化研究”的栏目下,知识分子图书馆出版的一系列丛书,如保罗·德曼《解构之图》(李自修等译)、乔纳森·卡勒的《论解构》(陆扬译)、J.希利斯·米勒的《重申解构主义》(郭英剑等译)、阿里夫·德里克的《后革命氛围》(王宁等译)、雷蒙德·威廉斯等的《文化研究读本》(罗刚、刘象愚主编)、谢少波的《抵抗的文化政治学》(陈永国等译)布鲁斯·罗宾斯的《全球化中的知识左派》(徐晓雯译)、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萨达尔的《东方主义》(马雪峰译)以及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等为后殖民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宽广的思维出发和着陆平台。
三、后殖民理论译介的空白和不足
迄今为止,国内后殖民理论译介取得不少成果,不仅翻译出版了一些理论原著,特别是赛义德著述,而且还译介了一些后殖民理论研究文献。但总体看来依然存在不少空白和不足。国内译介主要集中在赛义德的理论著述,被称为后殖民理论“三剑客”中的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的著述,则除上面提到的散见于一些报刊和编著中的零星节译、个别文章和访谈录外,各自还有一个读本:即《从解构到全球化批判:斯皮瓦克读本》和《霍米·巴巴读本》陈永国等主编的《从解构到全球化批判:斯皮瓦克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该书内容分为:解构的开启;责任;底层人能说话吗?;法国女性主义回顾等。张颂仁等主编的《霍米·巴巴读本》,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年。该书分为向后看,向前走:对本土世界主义的注解;另一个国度;关于全球化与矛盾意向的笔记;塑造法农这四个部分。,几乎没有其他中译本。学者们常常引用的霍米·巴巴的《文化的定位》(The Location of Culture,1994)和《民族和叙事》(Nation and Narration,1990),斯皮瓦克的《在他者的世界里:文化政治学论文集》(In Other World: Cultural Politics,1987)、《后殖民批评家》(The Post-colonial Critic,1990)、《对性属后殖民性学术自由的思考》(Thinking Academic Freedom in Gendered Post-coloniality,1992)、《后殖民理性批评:走向行将消失当下的历史》(A Critique of Postcolonial Reason: Toward a History of the Vanishing Present,1999)、《不时髦的论文字学:重温殖民话语》(An unfashionable Grammatology: Colonial Discourse Revisited,2000)等重要著述都没有翻译过来,对后殖民理论的研究者不能不说是个重大缺憾。当然,这种状况与这两位学者行文晦涩难懂应该有很大关系。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一向以文风晦涩著称,其文章往往集多种理论于一身,引经据典,谈古论今。翻译其作品对译者来说确有难度。
美国学者帕瑞克·威廉姆斯(Patrick Williams)和劳拉·克瑞斯曼(Laura Chrisman)1993年编辑出版的《殖民话语与后殖民理论》(Colonial Discourse and Postcolonial Theory ) 是后殖民理论的第一个选本[2]21,是迄今为止介绍后殖民理论最全面和包含后殖民理论家、文本最多的一个读本,目前国内还没有中译本。此外,对国外后殖民理论研究文献的译介也严重不足。例如,罗伯特·杨(Robert Young)的《白色神话:书写历史与西方》(White Mythologies,Writing History and the West,1990),被认为是研究后殖民“神圣三剑客”“最好的”著作[4]16,不仅首次系统深入地讨论了赛义德、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的思想,还谈到了后殖民理论前驱塞萨尔、法侬等人,给后殖民理论的溯源提供了线索;比尔·阿什克罗夫特(Bill Ashcroft)、加恩里·格里菲斯(Gareth Griffiths)和海伦·蒂芬(Helen Tiffin)合著的《逆写帝国:后殖民文学的理论和实践》(The Empire Writes Back: Theory and Practice in Postcolonial Literature,1989)不但是后殖民理论的第一本论著,还是后殖民文学的奠基之作,只有台湾地区出版了译本[5]。还有这三人合著的《后殖民研究读本》(The Post-Colonial Studies Reader,1995)和《后殖民研究关键词》(Key Concepts in Post-Colonial Studies,1998)对于深入拓展后殖民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地位和学术价值:前者是学界后殖民理论的权威读本,后者是一部全面归纳了后殖民理论术语的词典,对后殖民理论的关键概念一一予以解释确认,例如:散居、摩尼教、东方主义、法侬主义、模仿、帝国主义、黑人性、跨文化等。英国牛津大学教授,后殖民理论家罗伯特·扬(Robert Young)评价说,“(这本书是)一种无价的资源——一部关于后殖民理论的包容全面的词典——对所有工作在这个领域的或者是任何新手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6]。遗憾的是,上述这些著作迄今没有中译本。无疑,翻译出版的滞后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后殖民理论研究的规模和水平。endprint
后殖民理论著述的译介除了数量上的不足,还存在一些翻译问题,如误读、误译,曲解原文信息等。国内有关学术期刊的论文大多是对外国文学作品翻译的研究和评析,鲜见对外国文论翻译的研究,笔者曾就斯皮瓦克一篇重要的后殖民批评文章《三位女性的文本与帝国主义批判》的三个中译本存在的上述问题、以及西方文论的翻译标准撰文进行探讨和商榷[7]。国内出版的几部后殖民批评理论文集,如张京媛主编的《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罗刚、刘象愚主编的《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巴特·穆尔-吉尔伯特等编撰的《后殖民批评》(杨乃乔等译),包亚明主编的《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第四卷):《后现代景观》和张中载、王逢振等主编的《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读》(英文版节选本)都收入了这篇文章,由此可见该文章的重要性。希望能引起译界对外国文论翻译存在问题的重视,引来对文论翻译的批评之玉,文论翻译也要出精品。
四、结语
展望后殖民理论译介前景,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不仅要拾遗补缺,将一些重要的尚未译成中文的后殖民理论翻译过来,还要关注国外学术界新近的发展。后殖民理论开创者赛义德虽然逝世多年,但后殖民理论没有止步不前,从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到后殖民生态批评例如格莱汉姆·哈根和海伦·蒂芬合著的《后殖民生态批评文学,动物,环境》(Postcolonial Ecocriticism Literature,Animals,Environment.London: Routledge, 2010.)该书目前只有少数节选翻译过来。参见张慧容译“后殖民生态批评发展观”,译自该书第 27-33 页,载《苏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格莱汉姆·哈根(Graham Huggan)现为英国利兹大学(University of Leeds)“英联邦和后殖民文学”研究中心主席 ;海伦·蒂芬(Helen Tiffin)现为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New England University)“后殖民与动物”研究中心教授。),发端于文学批评的后殖民理论早已不阈于文学文本的解读和剖析,而扩展并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层面。后殖民理论和研究还在不断发展中。
参考文献:
[1]陈厚诚,王宁.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2]赵稀方.后殖民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博埃默·艾勒克.殖民与后殖民文学[M].盛宁,韩敏中,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4]Moore-Gilbert, Bart.Postcolonial Theory, Contexts, Practices[M].London: Verso, 1997.
[5]阿什克罗夫特,嘉雷斯·格里菲斯,凯伦·蒂芬.逆写帝国:后殖民文学的理论和实践[M].刘自荃,译.台北:骆驼出版社,1998.
[6]Bill Ashcroft, Gareth Griffiths and Helen Tiffin.Key Concepts in Post-Colonial Studies[M].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9.
[7]孙妮.评《三位女性的文本与帝国主义的批判》译本——兼论西方文论的翻译标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325-331.
[责任编辑:吴晓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