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节水技术的发展趋势探究
2014-07-21任岩
任岩
摘 要: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由于人口众多,粮食消耗量位居世界前列。水资源供应充足是农业粮食生产的前提保障,但由于我国各个粮食生产地域的自然条件不同,再加上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农田缺水,粮食作物减产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缓解这一现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技术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节水技术的应用不仅不会增加总用水量,还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值得广泛的借鉴和推广。文章就将对我国目前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和节水技术的优点加以初步的阐述,帮助实现节水技术的推广。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农业节水;灌溉手段;节水种植
引言
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水资源不足,人们节约用水的意识不强,水资源浪费和水污染问题严重,这些问题造成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生产对于水资源的需求膨胀更增加了我国在水资源方面的压力,积极应对水资源短缺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刻不容缓。
1 我国农田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及水力技术推广的可能性
农业是我国第一大产业,其发展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基本生存问题。从古至今,农业用水的消耗量都占整体水资源数量的绝大部分,水资源在农业生产领域的浪费问题一直延续至今,这与我国传统的农田耕种模式和灌溉方式不无关系。如今,在人口压力愈发严重的今天,水资源如何在人们的生活领域和各行业生产领域合理化分配是首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在农业生产领域提倡集约化经济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和新型节水技术则更适用于我国的基本国情。(1)我国农业耕种面积广阔,地域跨度大,气候差异显著,每个地区的水资源分布状况都不相同,这就使得有些耕种区域水资源数量过剩,加上灌溉技术的落后,使得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而有些地区的水资源则严重匮乏,无法满足农业生产需要,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2)新型农业技术的发展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客观的推动作用。我国已多年致力于农业增产技术的开发,与此同时,节水灌溉技术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只有水资源的供应得到有力保障,才能更好的促进农业增产,另外,先进科技手段的应用也在客观上有利于新型节水灌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2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在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农业耕地面积广阔,且有相当一部分区域位置偏远,由于信息的滞后性和科技发展的落后性,这些地区的农耕者对于我国水资源短缺这一现状还没有充分了解,水资源滥用现象较为普遍;在农业生产较为现代化的地区,人们对于现存水资源的数量没有明确的认识也是造成水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在农业化生产水平落后的地区,新型节水灌溉模式的推广率和普及率低,人们更习惯于传统的农业灌溉模式而不愿意费力学习新的灌溉方法,致使水资源浪费情况严重;在一些地区,节水知识的普及率低,人们自身节水意识的缺乏是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3 农田节水技术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从整个农业发展的大方向看来,政府正在积极发动多方面力量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技术水平,并且在农业增产方面已经有了较大的突破和成果,伴随着农业科技手段的开发,在农田节水技术方面还有待于技术和实际的进一步结合。为此,可以立足于如下几个发展方向进行考虑。
3.1 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包括利用先进手段和仪器对现有节水灌溉技术的重难点进行攻克和技术改进;3S技术也可以在水资源监控和农作物生长动态观测方面有所帮助;目前我国在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方面还不太成熟,需要进一步加强科研力度,以早日应用于农业节水项目。
3.2 新型环保技术和材料的应用。绿色环保的观念也已经融入到了节水材料的开发和生产领域,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不仅要实现水资源在灌溉过程中的节约,而且还要体现在灌溉系统本身的制作材料上,同时,新型灌溉材料的使用还有助于提高整个灌溉系统的节水效率,既环保又实用。
3.3 新型生物技术的应用。根据农作物自身的特点开展深入研究,通过采取生物手段对农作物进行属性研究,挖掘其潜在储水能力和水资源吸收规律,也可以改变植物对水资源的吸收量,实现农作物的节水高产性能。此种研究方法正在实验阶段,一旦技术成熟将不失为一种有效节水的手段。
3.4 加大新型可替代性水资源的开发力度。在现阶段,已经陆续有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开发技术正在研发中,它不同于以往意义上的水资源获取方式,而是着力于水资源开发的新手段,一旦研究取得成果,将大大扩展水资源的获取范围。
4 农田节水技术的具体操作方法
4.1 推广新型灌溉手段
就现状来看,主要有沟灌、管灌、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然而只有沟灌、喷灌和管灌最为常用。农业生产者发明了沟灌这项灌溉技术就是为了利用河流周边的天然水道,进行灌溉。因此利用周围河流、湖泊等水资源科节省灌溉成本。虽然这种技术可降低承办,但灌溉效率却不是很高,因为在水资源的传输过程中会有很大程度的水分流失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水利技术人员进行了农田水利运行情况与水资源的利用情况的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对传统灌溉模式进行改善,使用覆膜技术对沟灌进行改良来提高灌溉效率,建立了系统的沟灌技术。另一方面,积极向农业生产推广喷灌、滴灌等技术,将水流转化为水滴、水雾等形式,降低了灌溉的用水量,有很明显的节水成效。灌溉技术也利用地下管道实现回流,控制了谁的消耗与浪费,比传统模式节省水资源 50%左右,与此同时还增加了灌溉效率。
4.2 优化农作物,进行节水种植
不同的农作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水的需求量不同,因此在实际种植业中可采取不同的作物种植模式,改变单一种植,适当调整农田作物的种植比例,在不影响粮食产量的情况下进行节水种植推广,多采用抗旱品种植物进行种植,进而降低灌溉用水量,达到节约用水的效果。在水量较少的地区可积极推广坐水点种技术,来对农作物种植过程中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进行有效提高。
4.3 合理蓄水,适时灌溉
我国是幅员辽阔的大锅,但大部分区域是处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明显,因此我国降水集中在每年的夏秋两季,抓住这个要点,可在这两个时间段进行充分的储水蓄水工作,利用农业产区现有的水利设施,如水库、水坝等设施,采取有针对性的储水方案,以满足全年农业生产需要。我国南方地区多有梅雨季节,雨水频繁且降水量大,可抓准梅雨季节机遇进行蓄水,待梅雨季节过后正式农作物大面积种植阶段,再将存储的水进行合理分配调用,从而合理利用水资源。
4.4 增强个人的节约用水观念
一方面,国家要大力发动基层政府和组织机构普及节约用水的知识和意义,尤其是水资源浪费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要加强偏远地区节水知识的宣传,倡导全民加入到节水的行列中来,其次,政府还要派科技人员下乡,定期开展农田节水技术的指导讲座,使农民懂技术,会技术,真正了解节水技术的先进行和实用性,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农田灌溉思路。
5 结束语
水资源的节约对于整个国家和人民来说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性意义,农业用水是水资源耗费大户,切实落实各项农业节水技术将从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的用水压力,改善整体水资源状况。在推广农田节水技术过程中,要积极发动个方面力量予以配合,国家要带头提倡节水技术的应用,技术人员要配合具体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农民也要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学习和运用新型农田节水方法,只有各方面协调配合,才能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农业节水是保证农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途径,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丁巨敏.浅谈农田水利节水技术的新进展[J].民营科技,2009(8).
[2]林雨和.农业节水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2).
[3]刘亚克,王金霞,李玉敏,等.农业节水技术的采用及影响因素[J].自然资源学报,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