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实践课教学的分析与应用研究

2014-07-21张平华王学忠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院校教材高职

张平华, 王学忠

(1.合肥工业大学;2.万博科技职业学院, 安徽 合肥230031)

高职实践课教学的分析与应用研究

张平华1, 王学忠2

(1.合肥工业大学;2.万博科技职业学院, 安徽 合肥230031)

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同时理工科的课程具有专业性、技能性和实用性的特点,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选择上突出其实践性和应用性.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背景下,本文坚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原则,对高职院校的实践课程的教学现状、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相关调研和深入分析,构建了基于O 2P(Online To Place)的教学模式.

实践课;分析;O2P;教学模式;云技术

乔伊斯和威尔将教学模式分为四类[1]:(1)信息加工教学模式;(2)人格(人性)发展教学模式;(3)社会交往教学模式;(4)行为修正教学模式[2].国内的研究者把教学模式分成三类,一类是师生系统地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一类是教师辅导学生从活动中自己学习的教学模式,还有一类是折中于两者之间的教学模式[2].

实践课程的教学,一方面是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另一方面提高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等能力.各种各样的技能培训或继续教育,从简单的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到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和PKPM)、程序设计、各种技能大赛等,都是为了培养或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这一目标而存在的.

1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的实践课程的开设时没有指定相应的实践教材,经调研,在省内大约20%的院校中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为2:1;3%的高职院校一门课有几个不同的教师,采用的教材都不一样,其中不排除部分教师为了上课方便,学期初不学习新的教学大纲,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教材的选择没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也不能与时俱进,教学案例为自己所熟悉的多年陈旧案例.

1.1 受实践条件影响,课时分配不合理

因受到实验、实训等仪器设备和场所的硬件条件及师资力量等软件条件的限制,40%的高职院校的实践课课时都达不到教育部规定的要求(占总课时的40%).有的因没专业的实验室而无法开设专业实验课,有的缺乏指导教师而不能开设相关专业的实践课,基于以上原因,专业课程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分配比例不恰当,理论课太多,而实践课程太少,只能象征性的开设几个基本实验.

1.2 教材选取不当,内容脱离实际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对高职院校理工类专业实践课的教材没有统一规定,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相对落后的问题,有10%左右的学校选用本科类的教材或没有实践教材,实践教学与实际应用结合不紧密,很难达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实验项目,多为验证性实验,富于设计型、创新型实验极少或不存在,无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

1.3 课堂“照旧”,抑制学生创新能力

实践课要求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劳动情感.然而,70%以上的高职院校理工类实践课程内容多为书本例题,不是理论讲解或结果验证,就是机械重复的照抄书本例题,实际应用价值较低,任务繁重,学生没有自由选择余地,没有收获感,缺乏新鲜感.例如在单片机原理课程教学中,还在用传统的汇编语言编程,不能采用相应的高级语言,也没有相应的课外实验内容;C语言实验课还停留在验证相关程序的正确性,学生既难理解又脱离实际,严重的遏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2 高职实践教学对策与实践

2.1 整合教学内容,建设特色教材

高职高专培养的是高技能型人才,理工科实践具有实时性、专业性和实用性,因此,在实验教材和内容选取时,重点考虑与专业对口的行业的发展需求,并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充分体现实践性的要求.

理工科实践课程教材的建设,主要有基础实践、专业课程实践、校内外实习实践等方面的建设.其中基础实践主要包括(1) 计算机应用基础类实践,如办公自动化(Office)、计算机常见故障解决、办公设备的使用、windows基本操作实践等;(2)专业实践安全理论学习、设备认识和基本操作实践等;专业课程实践主要包括(1)专业课程的学期或学年课程设计,(2) 微型实际项目参与或主导实践和相应文档编写的实践;校内外实习实践主要包括(1)毕业论文(设计)实践,或校内工厂、实训基地的集中实践,(2) 校外实训基地或顶岗实习的实际实践.

2.2 实践课时优化,课程精品化

高职高专实践课程的设置要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实践课程的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水平.由于种种原因,高职对实践课程的设置与课时分配不科学,例如,有部分实践课在入学的第一学期就开设实验,学生理论知识还没有学习,就进行实践,有点“拔苗助长”味道,达不到“培养高技能的应用新型人才”的要求.为了更加合理地对实践课程体系进行优化,笔者对省内13所高职院校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并咨询了相关专家,对专业课程的前导课程和后续课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对学院的实践专业性最强的应用电子专业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实践课程的教学环节的课时进行了优化(具体优化结果详见项目成果).

优化后的专业实践课改在多媒体专业实验室上课,在进行理论分析的同时进行实践操作,彻底改变了部分(极个别)民办高职院校,为了教师满工作量,将同一门课的几次实践课分给不同的教师,也改进了理论在多媒体教室,实践在机房的分离模式.另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是同一天,导致在实践课上课时学生忘记了老师在理论课上的内容,理论与实践分离.

2.3 “课、证、赛”结合化

实施双证教育,即在实践教学中加入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让学生在毕业后获得毕业证的同时还得到一个或更多的职业资格证书.因学校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应用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学生能否学以致用,用人单位是否承认学生技能水平,需要有相应的技能证书来证明.

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工程师专业证书的考试,如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计算机与软件考试);省级或国家级的职业技能考试技能鉴定等.另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校内外的竞赛活动,例如参加每年的“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安徽省“合财杯”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各种竞赛,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除此这外,学院充分利用就业办和教师个人关系,为学生提供到企业顶岗实习、实训的机会,鼓励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一线学习工作,领会工程项目的团队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所需求的“双优毕业生”.

3 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

3.1 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很多出版社的教材倾向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方式构建教材.选择了这类教材,就必须采用任务驱动方式进行教学,在这种教学方法下,教师备课、学生学习都存在不少的问题.

(1)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给学生的感觉是知识体系混乱,没有章法,与学生的思维方式相差太多,不容易适应.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上课时讲述的项目或案例,而且教材中设计的案例不可能符合所有同学,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对于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高专学生来说,不习惯在图书馆查找、阅读资料,更习惯于用WiFi及3G、4G等移动设备进行资料搜索和知识的学习,不愿进或少进图书馆,导致学生专业知识面相对狭窄,不能独立地分析案例或没有兴趣进行分析.

(3)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合肥市13所高职院校的调查发现,超50%的任务驱动型的实践课程任务设计不合理,有高达42.4%的高职院校,没有一种综合性的实践项目和相应的考核机制,教师办公设备及专业实验室的设备老化或缺乏,实验室环境不好、开放时间有限等,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为了节约成本,不愿将现有的实验室或公共机房进行改造升级,使得学生课下没有条件或时间去实现未完成的任务,更不能发挥特长.

(4)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队伍存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实践课教师多由理论课教师兼任,同时缺乏专门维护网络教学资源的教师.

3.2 开发教学模式,改善创新环境

经调研发现,合肥某高职学院已经建立了云平台,该校采用的是以“云平台+互联网(包括移动网络等)+智能终端”为媒体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有效解决了学院设备落后和学生实践受时间、地点限制等问题,但是这种技术因前期投入较大,很难在民办学院中进行推广.这种技术在国内很多本科高校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如北京邮电大学MBA的学生就可以通过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通过3G或WiFi随时随地和老师同学在线交流.本文所介绍的基于O2P(Online To Place)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并使之能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学习过程中.

3.2.1 O2P的教学模式

为了能更好地解决目前高校中存在一系列的教学、学习问题,本人在此构建了一种在云计算支持 下 的 全 新 教 学 模 式——基 于O2P(Online To

Place)的教学模式,即在线本地化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以及目前广泛应用的项目式教学模式,都是从教师如何“教”这个角度来进行阐述,忽视了解决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杜威的“反传统”教学模式,使人们认识到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而O2P教学模式,则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设计“教”与“学”的活动,充分体现了遵“教”重“学”.

O2P教学模式是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模式、发现式模式的统一,它包括3P,即平台(Platform)、本地化(Place)、人员(People),如下 图1所示.O2P教学模式主要通过小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随时随地学习,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和思维能力.充分协调平台、本地化和人员的关系,通过这种策略,将小组取得的成绩与个体的表现充分结合,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

图1 O2P教学模式

3.2.2 O2P教学模式的运行机制

在O2P教学模式下,学校或教师可以依托现有的网络,在实验室配置一台服务器或租用网络云服务器,建立一个简单的文件共享平台,借用或租用免费的协作平台(如明道协作平台),在相关平台中针对不同类型及能力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根据社会需求、学校实际、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兴趣,设计多套符合要求的项目式案例,上传至云服务器.

学生在校内外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在课堂上学生可当面与教师进行沟通,也可以通过手机与教师进行微博、微信等进行在线的讨论;在课下,充分运用学院自行开发设计平台或租用的协作平台,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通过WiFi、3G、4G或局域网进行在线下载相关的资料、项目或案例,并在课下进行离线自主学习.通过O2P平台可以进行创建任务,托付任务,任务分解,任务提醒,管理个人和团队的项目与任务,随时通过QQ、飞信等即时通讯软件或平台、EMAIL进行在线讨论,随时跟踪,每一个任务均可在参与成员中进行分享讨论,文档归集,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将自主学习、弹性学习和协作学习(包含网络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等)等学习方式有机地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技能水平,全面体现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4 小结

作为一种网络在教育领域的新型应用技术,云技术给教育领域带来了跨越性的变革.发展和应用基于云技术的O2P的项目式案例教学模式,可以彻底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彻底优化教学资源,提高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充分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实现教育功能最大化.

〔1〕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336.

〔2〕余文森,刘家访,洪明.现代教学论基础教程[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73-174.

〔3〕倪树楠,苏猛.关于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课程设置研究[J].读与写(下旬刊),2011,08(9).

〔4〕陈维愿.计算机应用软件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 实 践[J].新 课 程 研 究(中 旬 刊),2011(10):117-118.

〔5〕候丽华,张允.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实践[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1).

〔6〕刘中宇,刘素娥.基于云计算的多媒体教学环境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2):43-46.

〔7〕张媛媛,赵广宇,余华鸿.云计算与高校教学教育资源整合[J].今日科苑,2009(4):23—24.

〔8〕苏楠.高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8).

〔9〕薛文枫.云技术支持下的计算机辅助《大学英语》课程教学[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 2013(1):80-82.

〔10〕封娜娜.云计算辅助教学平台下协作学习教学设计[D].河南师范大学,2012.

〔11〕赵丹.云计算在网络课程中的 应 用研 究[D].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2012.

G718;G642

A

1673-260X(2014)06-0251-03

安徽省2013年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2013jyxm486)

猜你喜欢

院校教材高职
教材精读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