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曹刿论战》人物形象分析

2014-07-21杨欣

文教资料 2014年10期
关键词:庄公鲁庄公纳谏

杨欣

《曹刿论战》人物形象分析

杨欣

(陕西省兴平南郊高级中学 陕西 兴平 713100)

《曹刿论战》在历次中学语文教材汉版中都被选中,全文虽然只有222个字,却以极精练的文字记述了春秋时期,周庄王十三年、齐桓公二年、鲁庄公十年齐鲁两国交战于长勺的故事,塑造了曹刿这个军事天才和鲁庄公一代贤君的形象。本文拟就这两个人物形象进行浅要分析,以期对促成这场著名战役取得成功的两个关键人物有更深刻的认识。

长勺之战 曹刿 鲁庄公

一、曹刿其人其事

《曹刿论战》是一篇中学语文课文,在多年的教材编选中均被选中。这篇文章选自编年体散文《左传》,具体发生在鲁庄公十年,从全文看,结构非常严谨,语言更是简洁凝练。整篇课文仅用了222个字就将春秋时期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长勺之战的过程描述得清清楚楚,并且塑造了两位呼之欲出、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曹刿和鲁庄公。本文拟就这两个人物形象进行浅要分析,以期对促成这场著名战役取得成功的两个关键人物有更深刻的认识。

1.曹刿其人。《左传·庄公十年》注:刿音桂。《史记·刺客列传》:“曹沫者,鲁人也。”沫、刿音近。关于曹沫事,古代传说不一,详十三年“盟于柯”传注。再查《左传·庄公十三年》“盟于柯”的注解:庄十年败齐师于长勺;齐宋联军,又败宋师于乘丘,此时方与齐言和。柯之盟及曹刿事,《公羊传》、《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与《齐世家》所述,与《左传》不同。《齐世家》云:“(桓公)五年,伐鲁,鲁将师败。鲁庄公请献遂邑以平,桓公许,与鲁会柯而盟。鲁将盟,曹沫以匕首劫桓公於坛上,曰:‘返鲁之侵地!’桓公许之。於是遂与曹沫三败所亡地於鲁。”《左传》此年既无齐伐鲁之事,又长勺之役,鲁胜齐败,更无曹刿之三败。然《史记》所述颇流行於战国。《战国策》屡言曹沫劫桓公,《齐策六》载鲁仲连《遗燕将军书》且举此事以劝燕将;《荀子·王制篇》又云“桓公劫于鲁庄”,复与《管子·大匡篇》及《吕氏春秋·贵信篇》所述相合。然而诸书所言,无不有破绽可寻。遂为齐所灭,则《史记》所言“献遂邑以平”者误也。春秋无关内侯之称,则《管子》及《吕氏春秋》所言“鲁请比关内侯”者误也。汶阳之田至成十年鞌之战齐始归鲁,不但载之《春秋经》与《左传》,《史记》亦载之于年表与世家,则《公羊传》诸书所言“请汶阳之田”者误也。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卷十曰:“是时东迁未百年,人材虽陋,未至便为刺客。”庐文弨《钟山札记》谓曹沫劫桓公事出于战国之人所撰造,但以耳目所见,施之上世,而不知其有不合,诚哉是言也。司马迁不取《左传》“曹刿论战”,而取其劫齐桓,已载之年表与《齐世家》、《鲁世家》,复为之做《刺客列传》,蓋亦好奇之过。汉武梁祠画像因有曹沫劫桓公图像。

上面这段注解来自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中庄公十三年,至少可说明曹刿的身份是鲁国人,本名曹沫,《史记》等书记载他劫持齐桓公并逼迫其退还鲁的被侵之地,所以有关曹刿的事件在《史记·刺客列传》中,但后来许多史学家否定这一观点,认为这是司马迁在猎奇,并考证其他史书后认为曹刿劫持齐桓公是子虚乌有之事,是后人附会之说,不足信。到此,我们可给曹刿身份初步下一结论,曹刿或许就是鲁国一位有深谋远见、胆略超群的爱国之士,但曹刿或许并未在鲁国担任职务,或许是一位布衣之士。

2.曹刿其事。或许可用一句话概括:成功毛遂自荐,并协助鲁庄公大胜齐国,在史书上又增加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长勺之战。曹刿是如何成功自荐,并让鲁庄公如此信服自己,在战场上对自己的战情分析甚至言听计从呢?

(1)勇于自荐。当听说齐鲁之间将要有大战开始,曹刿并未在乎自己是一介布衣,打算拜见鲁庄公。此时同乡人劝曹刿“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此处的“肉食者”指大夫以上之人,每日必食肉也。也就是说同乡人认为,军国大事是士大夫阶层关心的事,作为平民百姓,自可不必多言国之大事,更不应该参与其间。曹刿的回答“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不但超过了普通平民的眼界,并且将士大夫阶层定位为“鄙”,即“固陋不通”,还认为士大夫是目光短浅、不能远谋之人。这样曹刿把自己定位为与社稷存亡密切相关的人,而在他自己中士大夫阶层是做不到深谋远虑、关乎国家存亡之事的,即使是平民布衣之人,也有理由为之出力献策。于是尽管有同乡人劝阻,曹刿还是毅然关心国事,关心这场战争,进见鲁庄公。

(2)以民在先。曹刿成功见到鲁庄公后,首先问他与齐国作战的条件是什么。庄公分三层回答,第一层“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也就是说暖衣饱食,不敢独自享受,一定分给别人。而这在曹刿眼里却被认为是小恩小惠,并不能惠及所有百姓,所以不具有巩固民心的作用。第二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也就是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不敢擅自增加,祝史的祷告一定反应实情。这一点在曹刿看来却是一念之诚,神灵不会降福的。第三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此处的“狱”指“案件”,“情”指实际情况。也就是说庄公最后说出自己所能做到的是对案件审理虽不能一一洞察,但也能做到按情理处理。也就是到了此时,曹刿才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就是说曹刿认为庄公所言能够做到依据案件实际情况审理,才是真正为百姓尽力的一种方式,才真正做到了以民为先,凭着这一点,可以与齐国作战。此处体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重视人民的力量是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3)适时出击。战争开始,曹刿等齐国三鼓后才同意出击,这体现了集中士气,让对方士气逐渐衰竭,己方却是在被激发、被鼓舞,士气旺盛之时,一举摧毁对方已经衰竭的斗志,这样才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但同时又防止敌方有诈,惧怕对方会有埋伏,不敢乘胜追击,曹刿下车,“视其辙乱,望其旗靡”,等到确认齐军真正是溃逃,才让鲁国军队追逐。此处显示出曹刿高超的军事才能,善于捕捉战机,适时出击。在战争中和战争后,曹刿的谋略和思想体现了他在军事方面敢于以少数兵力迎战大部队——胆大,追击齐国逃兵的谨慎举动体现了——心细。这两点恰恰是作为军事家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总之,《曹刿论战》为我们塑造的曹刿形象虽为布衣,但充满爱国热情;有政治远见,愿意为当政者出谋划策,又谦虚谨慎;有卓越军事才能,同时又谋略过人。

二、鲁庄公其人

再谈谈鲁庄公其人,庄公一直因为长勺之战中曹刿形象的高大被定位为“肉食者鄙”的行列,被认为是既缺乏军事才能又缺少政治远见,只会唯唯诺诺,听从曹刿进谏安排的懦弱无能的君主形象,庄公真是这样一个人吗?如果我们再次走进文本,换个角度看问题,庄公身上竟然有许多我们以前没有发现的闪光点。

1.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在齐强鲁弱、大敌压境的境况之下,鲁国已经是势如垒卵。全国上下紧急备战,很难想象此种以卵击石之举会给鲁国带来怎样的灾难性后果。此时布衣之人曹刿请见,庄公欣然接见,并悉心听其谏言。首先,曹刿直接问庄公“何以战”,也就是与齐国作战的条件,此处文本并未提及二人寒暄及礼节之事,可以推测曹刿很可能是单刀直入,并且无所顾忌。一方面说明曹刿性格直爽,忠言直谏,另一方面说明庄公不是闭目塞听之人。见到这种为国家社稷存亡愿意献纳谏言之人,庄公明显礼遇有加,一方面如实答复曹刿疑问,并分三层“必以分人”、“必以信”、“必以情”,逐层深入。另一方面,文中未见庄公有恼怒描写,说明对于“不速之客”曹刿的到来,庄公能积极接待,并且不急不躁,将曹刿的进谏完整听完。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鲁庄公并非“固陋不通”之人,而是善于纳谏、广开言路的一代明君贤君。

2.从善如流,虚心纳谏。在《曹刿论战》的文本中,军队赶赴战场之时,庄公亲自前往,并与曹刿同车前行。这显示了庄公礼贤下士的作风。最初,庄公急躁冒进,想要先出击,被曹刿阻止了。等到齐国三次击鼓过后,曹刿才同意鲁军出击。并讲了“彼竭我盈”、“敌疲我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大道理。曹刿的军事见解统统被鲁庄公采纳,可以说鲁庄公对曹刿是“言听计从”。此处曹刿的军事天才不用多恭维,而庄公的积极纳谏、虚心求教更是值得赞赏。他以一个君王的博大心胸,站在国家利益的角度,善待一介草民曹刿,对之礼遇有加不说,单就战略战术的选择,能够全盘接受曹刿的军事预测和军事安排,说明庄公并非对军事一窍不通,他是懂得战略战术的,并且对有人提出高于自己的决战策略,悟性极高,一听就明白,并且立即付诸行动。此处显示鲁庄公以国家利益为重,善于纳谏,积极纳谏的一代贤君的一面。

3.布施恩德,取信于民。从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到鲁庄公对老百姓布施恩惠的许多做法。如对于穿衣吃饭这类与每个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之事,庄公自称从来不敢专利,总是与老百姓共同分享。我们也可以推测国君能够关注百姓的衣食住行,可见国君是体恤民情之人,而且能够与百姓同甘共苦。还有就是鲁庄公对于祭祀用品必定按规定使用,从不敢擅自增加,并且让祝史祷告时一定反应实情。这一点与那些独擅专能、飞扬跋扈、专横暴戾的商纣王、周厉王等人形成鲜明对比,庄公能够遵守祖先礼制,祭祀按礼制规定进行,更是说明庄公尊礼守礼,不但用礼来要求自己,更是在祭祀方面严守礼节,这是以身作则,也或许正是鲁庄公的表率作用,鲁国民众才会如此拥护他,作战时才真正做到“同仇敌忾”,最后才有以少胜多的结果。庄公对于国内的狱讼案件明确表态,自己虽然不能亲自洞察,但可以做到必定按照情理处理。从这一点分析看,可看到鲁庄公本人是在尽心尽力做一代明君贤君,或许由于政治经验不多,或许由于缺乏雄才大略的霸气,但作为鲁庄公本人来说,已经是在尽心尽力地治理国家,并且所作所为都是以德服人,都是为了取信于民。这就难怪长勺之战中鲁国军民同仇敌忾、齐心协力,打了一个漂亮的以少胜多的大胜仗。

长勺之战中鲁国的胜利是曹刿的政治远见、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鲁庄公的礼贤下士、虚心纳谏、取信于民恰到好处的结合促成的。以前我们重视曹刿在战争胜利中的巨大作用时,经常忽略鲁庄公贤君善纳谏的一面,其实,只有能臣遇贤君、千里马遇伯乐才可能有超乎常规的奇迹发生。鲁庄公大胆采纳布衣之士曹刿的军事见解、军事统筹安排,体现了他善于识才、用才,任人唯贤、知人善任的明君一面。

猜你喜欢

庄公鲁庄公纳谏
东野稷驾马车
鲁庄公之“鄙”和曹刿之“远谋”
邹忌劝齐王纳谏
秘诀胜齐国
郑庄公形象讨论
肉食者“非”鄙
太宗纳谏
齐灵公纳谏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