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奶牛不同饲养方式生产成本变动分析

2014-07-21姜冰李翠霞王晨魏艳骄

湖北农业科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生产成本奶牛

姜冰+李翠霞+王晨+魏艳骄

摘要:从不同饲养方式下的奶牛养殖生产成本构成要素角度出发, 运用统计指数因素分析模型,分析了2004~2011年中国奶牛不同饲养方式的生产成本构成要素对生产成本影响程度和影响结果。建议健全经营型和公益性技术支撑体系,提高劳动生产率,合理高效地利用饲料资源,并通过政府支持引导控制成本过速上涨。

关键词:奶牛;饲养方式;生产成本;统计指数因素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3-0732-05

奶牛养殖业是我国畜牧业中的“朝阳产业”,是促进我国农民增收、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效型产业,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畜牧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奶牛养殖业每年的产量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截至2011年,奶类产量3 825万t,同比增长2.1%,占全球总产量的6%,位居世界第三位。随着不同国家、区域间贸易活动的频繁展开,我国奶牛养殖业面临着竞争和挑战。我国原料乳价格较高,世界排名第三,价格竞争力较弱,在乳制品贸易方面,贸易逆差日趋明显,由2009年的9.7亿美元增至2010年的19.3亿美元,市场竞争力较弱。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上的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如果一国拥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或更低的生产成本和价格,就称该国在这一产品上拥有绝对优势[1]。可见,价格和成本是决定乳制品市场竞争结果的关键性因素,价格成为创造买方价值的惟一推动力,乳制品竞争力受价格因素主导。在所有这些条件下,由构成奶牛养殖成本结构的因素所决定的乳制品产品的价格竞争力成为乳制品行业综合竞争力的主要体现[2]。2011年,我国奶牛分散养殖、小规模养殖、中规模养殖和大规模养殖的生产成本与2004相比,年均增长分别为7.80%、7.71%、7.63%和6.96%。因此,对我国奶牛养殖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发展变化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结果进行研究,对提高奶牛养殖户收益、提升市场竞争力有重要意义。

1 文献回顾

在畜牧养殖生产成本变动方面的研究,李桦[3]利用统计指数因素分析模型,对2000和2003年我国生猪饲养业不同饲养方式的生产成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分散饲养50 kg生猪生产成本的增加主要是由于直接物质费用和人工费用增加所致,规模饲养50 kg生猪生产成本的增加主要是由于直接物质费用的增加所致,而直接物质费用和人工费用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各项物资的价格及劳动日工价上涨所致。喻闻[4]研究了农户散养生猪的生产成本构成,并对主要成本要素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段的产出弹性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精料、仔猪、人工三个成本要素的产出弹性存在差异,但同一阶段的精料消耗量的产出弹性显著高于仔猪和人工。有研究发现,养殖总成本呈现大幅度增加的趋势,仔畜购买成本和饲料成本增加是总成本增加的主要贡献因素。柴志敏[5]对山西省散养肉羊在2002至2007年期间的总生产成本的变化态势和生产成本中不同类别成本比重的变化态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散养肉羊的养殖成本逐年上升,且用工费用、饲料费和仔畜进价费用是主要的成本构成要素。柳岩[6]利用成本影响因素分析方法,计算出不同饲养规模的生产成本构成要素对生产成本影响程度和影响结果。结果表明,肉鸡养殖的生产成本要素用量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程度大于要素价格影响程度;肉鸡养殖的生产成本构成要素中,3种规模的精饲料费对肉鸡养殖的生产成本影响程度与影响结果最大,其次是仔鸡进价和人工作价。张永根[7]详细分析了2007年黑龙江省不同养殖方式的奶牛生产成本和收益情况,指出牛奶价格和饲料价格比是影响奶牛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市场价值规律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制约奶料比的内在和外在因素。综上所述,成本变动问题研究是不同畜牧养殖业所关注的问题,但是在现有的文献中,大都运用时间序列值表述各成本费用的变化,并未对各项成本项目的消耗量和价格进行分项统计,对奶牛养殖业的研究多集中在省域范围。本文借鉴已有的研究基础,运用统计指数因素分析模型,将奶牛养殖业各项生产成本分解成消耗量和价格,并分析消耗量和价格对生产成本变动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结果,对中国奶牛不同饲养方式下生产成本变动情况进行科学分析。

2 研究方法

奶牛养殖业生产成本由物质费用和人工费用构成,物质费用的高低取决于各项物质的使用量及其价格,人工费用的高低取决于用工量和劳动日工价,即每头奶牛生产成本的高低取决于各项物质的使用量、人工用量及其价格[8]。统计因素分析模型是一个综合平均的方法,是反映一个结果变量在两个不同时期(基期和报告期)的增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其影响结果和影响程度的贡献量,同时又把影响因素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因素和质量指标指数因素,要求两个时期的指标计量基础和核算范围必须一致[3]。

用q0、q1分别表示基期(2004年)和报告期(2011年)的各项物质使用量及人工用量,用p0、p1分别表示基期(2004年)和报告期(2011年)各项物质价格及劳动日工值,k为个体价格指数。

以可用综合指数体系来反映物质消耗和人工用量及其价格对每头奶牛生产成本的综合影响程度和影响结果。其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综合影响程度:

3 奶牛生产成本变动分析

本研究假设奶牛4种不同饲养方式所购买或取得的物质与服务价格是全国统一的购买或获得价格,不仅可以掌握2004年和2011年有关奶牛饲养物质和相应的服务的价格整体涨跌情况,还可以了解奶牛4种不同饲养方式在相同的物质与服务购买价格下各自的费用项目的消耗量的差异。

本研究选取了精饲料费、青粗饲料费、饲料加工费、水燃动力费、医疗防御费、死亡损失费、工具材料费、技术服务费、修理维修费等直接费用数据及间接费用和人工费用数据,数据来源于 2005年、2012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k为个体价格指数,是根据2005—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逐年相应的价格指数计算而得的。

3.1 奶牛分散饲养生产成本变动影响因素分析

选取2004年和2011年奶牛分散饲养方式每头奶牛生产成本数据,运用统计指数因素分析模型,得到的分析结果见表1。从表1可知,每头奶牛生产成本2011年较2004年增长69.2%,增加金额5 219.9元,由于各项费用的消耗量减少使其降低了6.83%,减少515.59元,由于各种费用项目价格的上涨使其增加了81.6%,增加5 735.49元;其中,每头奶牛间接费用和人工费用分别增加13.30%和126.46%,增加金额171.61元和1 152.36元,由于项目费用的消耗量或用工量减少使两项费用分别降低了28.75%和22.48%,减少370.91元和204.88元,由于费用项目价格或劳动日工值上涨使两项费用增加了59.03%和192.14%,其增加金额为542.52元和1 357.24元。每头奶牛的直接费用增加72.93%,增加3 895.93元,由于项目消耗量增加使直接费用增加1.13%,增加60.21元,由于项目价格增加使直接费用增加70.99%,增加3 835.72元,在直接费用构成中,水燃动力费和技术服务费由于项目耗量下降的影响结果大于价格上涨的影响结果而出现两项费用分别下降10.1元和0.44元,仅青粗饲料费出现消耗量和价格双增加效应导致的青粗饲料费增加112.04%,增加926.99元。总体来看,在分散养殖方式下,成本项目价格涨幅对奶牛饲养成本变动的影响程度大于耗量减少的影响程度,除了水燃动力费和技术服务费下降外,其他费用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人工费用涨幅最大,主要是由于劳动日工值的涨幅对人工费用的影响程度较大。

3.2 奶牛规模饲养生产成本变动影响因素分析

分析表2、表3可以看出:

1)奶牛饲养物质价格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结果起着绝对主导作用。2011年每头奶牛小规模养殖、中等规模养殖和大规模养殖生产成本较 2004年分别增长 68.24%、67.34%和60.14% ,增加金额分别为 5 231.85元、6 394.74元和7 211.26元,其中由于各种费用项目消耗量使其分别降低 6.63%、7.27%和6.03%,降低金额分别为 508.28元、689.97元和 723.19元,由于各种费用项目价格的变化使其分别增长80.18%、80.45%和 70.42%,增加金额分别为5 740.13元、7 084.71元和 7 934.45元。

2)每头奶牛的直接费用占生产成本比重为75%,其消耗量及价格双增加,且价格增幅对直接费用增加影响较大。2011年每头奶牛小规模养殖、中等规模养殖和大规模养殖的直接费用比 2004年各自增长了77.67%、72.46%和66.87%,其中由于饲养物质投入价格升高使其分别增长71.31%、71.71%和 63.45%,由于直接物质消耗量的增加使其分别增加3.71%、0.44%和 2.09%,2011年比 2004年直接物质费用分别增加金额为4 178.10元、4 907.63元和5 752.71元,其中由于饲养物质投入价格上涨使其分别增加了3 978.38元、4 878.07元和 3 416.18元,而由于直接物质消耗量的增加使其分别增加金额为199.72元、29.56元和 2 336.53元。

3)每头奶牛的用工量下降,劳动日工值增加。每头奶牛小规模养殖、中等规模养殖和大规模养殖的人工费用2011年比2004年分别增长了123.63%、 121.00%和66.50%,其中由于劳动日工值升高使其分别增长194.77%、199.69%和 200.25%,由于用工量下降使其分别减少24.14%、26.26%和44.55% ,2011年比 2004年人工费用分别增加金额为 995.58元、1 194.10元和 760.54元,其中由于劳动日工值上涨使其分别增加了1 189.95元、1 453.24元和 1 269.98元,而由于用工量下降使分别其减少金额为194.37元、259.14元和 509.44元。

4)精饲料费和青粗饲料费作为直接费用和生产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占生产成本比重的67%,消耗量及价格双增加。每头奶牛小规模养殖、中等规模养殖和大规模养殖的精饲料费和青粗饲料费2011年比2004年各自增长了86.72%、87.82%、73.30%和69.94%、71.54%、79.07%,其中物质投入价格升高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结果均大于消耗量的增加。

5)水燃动力费,医疗防御费,工具材料费,技术服务费和修理维修费等费用为保障性物质费用,占生产成本比重的5%。每头奶牛小规模养殖、中等规模养殖和大规模养殖的水、燃动力费和医疗防御费的消耗量下降,价格增加,且价格升高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结果均大于消耗量,所以两项费用均增加;每头奶牛在小规模养殖中,工具材料费、技术服务费和修理维修费的消耗量下降,价格增加,但是消耗量减少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结果均大于价格上涨所产生的影响,三种费用总体下降;每头奶牛在中规模养殖中,工具材料费上涨,主要由于价格上涨对此成本的影响大于消耗量减少所带来的影响,技术服务费上涨,主要由于价格和耗量的同向涨幅所致,修理维修费下降,主要由于耗量下降对此成本的影响大于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影响;每头奶牛在大规模养殖中,工具材料费上涨,主要由于价格和耗量的同向涨幅所致,技术服务费上涨,主要由于价格上涨对此成本的影响大于消耗量减少所带来的影响,修理维修费上涨,主要由于价格和耗量的同向涨幅所致。

4 结论

通过选择精饲料费、青粗饲料费、饲料加工费、水燃动力费、医疗防御费、死亡损失费、工具材料费、技术服务费、修理维修费、间接费用和人工费用等11个奶牛养殖的生产成本构成要素,利用统计指数因素分析模型分析了这些要素对奶牛不同饲养方式的养殖生产成本的影响程度与影响结果。

结果表明:①四种奶牛饲养方式的生产成本、间接费用、人工费用呈上升趋势,奶牛饲养的费用项目的消耗量或用工量下降,价格或劳动日工值上涨,表明价格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结果起着绝对主导作用,其中,劳动日工值增加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程度高于其他成本构成要素价格增加产生的影响。②四种奶牛饲养方式的直接费用呈上升趋势,且费用项目消耗量和价格均上涨,表明价格涨幅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结果起主导作用。③精饲料费和青粗饲料费作为直接费用和生产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四种奶牛饲养方式下费用均上涨,这是由价格和消耗量同向上涨所致。④保障性的水燃动力费、医疗防御费、工具材料费、技术服务费和修理维修费等费用项目的消耗量或用量在四种奶牛饲养方式下大多是降低的,但是由于相应费用项目价格大幅度的上涨,致使大多数保障性费用项目的费用呈现上升态势。

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奶牛生产成本。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建立健全经营型和公益性技术支撑体系,健全奶牛养殖培训体系,构建获取奶牛养殖知识、信息和技术的渠道,完善奶农知识结构,提升奶农知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工成本;其次,利用先进的饲养技术,高效利用当前粮食、豆类等精饲料和禾本科、豆科、蔬菜等青粗饲料原料,减少饲料的投入量;第三,以奶牛养殖主体为服务对象,以政府为实施主体,对保障性费用项目实施补贴或制定生产资料的限制价格,有效缓解抑制价格的上涨。

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国富论[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2] 张 昱.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2003.

[3] 李 桦. 我国生猪不同饲养方式生产成本变动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7(1):63-67.

[4] 喻 闻. 中国农户散养生猪生产成本要素分析[J].中国乳业,2012(3):5-6.

[5] 柴志敏.山西省散养肉羊生产成本与收益分析[J].农村·农业·农民,2009(6):38-39.

[6] 柳 岩. 不同饲养规模的肉鸡养殖生产成本影响因素分析[J].技术经济,2010(7):85-92.

[7] 张永根. 黑龙江省不同养殖方式的奶牛生产成本效益分析[J].中国奶牛,2008(7):54-58.

[8] 李 桦. 我国生猪规模养殖生产成本变动因素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6(1):63-68.

[9]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012.

[10]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国家统计局,2005-2012.

结果表明:①四种奶牛饲养方式的生产成本、间接费用、人工费用呈上升趋势,奶牛饲养的费用项目的消耗量或用工量下降,价格或劳动日工值上涨,表明价格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结果起着绝对主导作用,其中,劳动日工值增加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程度高于其他成本构成要素价格增加产生的影响。②四种奶牛饲养方式的直接费用呈上升趋势,且费用项目消耗量和价格均上涨,表明价格涨幅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结果起主导作用。③精饲料费和青粗饲料费作为直接费用和生产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四种奶牛饲养方式下费用均上涨,这是由价格和消耗量同向上涨所致。④保障性的水燃动力费、医疗防御费、工具材料费、技术服务费和修理维修费等费用项目的消耗量或用量在四种奶牛饲养方式下大多是降低的,但是由于相应费用项目价格大幅度的上涨,致使大多数保障性费用项目的费用呈现上升态势。

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奶牛生产成本。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建立健全经营型和公益性技术支撑体系,健全奶牛养殖培训体系,构建获取奶牛养殖知识、信息和技术的渠道,完善奶农知识结构,提升奶农知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工成本;其次,利用先进的饲养技术,高效利用当前粮食、豆类等精饲料和禾本科、豆科、蔬菜等青粗饲料原料,减少饲料的投入量;第三,以奶牛养殖主体为服务对象,以政府为实施主体,对保障性费用项目实施补贴或制定生产资料的限制价格,有效缓解抑制价格的上涨。

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国富论[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2] 张 昱.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2003.

[3] 李 桦. 我国生猪不同饲养方式生产成本变动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7(1):63-67.

[4] 喻 闻. 中国农户散养生猪生产成本要素分析[J].中国乳业,2012(3):5-6.

[5] 柴志敏.山西省散养肉羊生产成本与收益分析[J].农村·农业·农民,2009(6):38-39.

[6] 柳 岩. 不同饲养规模的肉鸡养殖生产成本影响因素分析[J].技术经济,2010(7):85-92.

[7] 张永根. 黑龙江省不同养殖方式的奶牛生产成本效益分析[J].中国奶牛,2008(7):54-58.

[8] 李 桦. 我国生猪规模养殖生产成本变动因素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6(1):63-68.

[9]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012.

[10]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国家统计局,2005-2012.

结果表明:①四种奶牛饲养方式的生产成本、间接费用、人工费用呈上升趋势,奶牛饲养的费用项目的消耗量或用工量下降,价格或劳动日工值上涨,表明价格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结果起着绝对主导作用,其中,劳动日工值增加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程度高于其他成本构成要素价格增加产生的影响。②四种奶牛饲养方式的直接费用呈上升趋势,且费用项目消耗量和价格均上涨,表明价格涨幅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结果起主导作用。③精饲料费和青粗饲料费作为直接费用和生产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四种奶牛饲养方式下费用均上涨,这是由价格和消耗量同向上涨所致。④保障性的水燃动力费、医疗防御费、工具材料费、技术服务费和修理维修费等费用项目的消耗量或用量在四种奶牛饲养方式下大多是降低的,但是由于相应费用项目价格大幅度的上涨,致使大多数保障性费用项目的费用呈现上升态势。

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奶牛生产成本。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建立健全经营型和公益性技术支撑体系,健全奶牛养殖培训体系,构建获取奶牛养殖知识、信息和技术的渠道,完善奶农知识结构,提升奶农知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工成本;其次,利用先进的饲养技术,高效利用当前粮食、豆类等精饲料和禾本科、豆科、蔬菜等青粗饲料原料,减少饲料的投入量;第三,以奶牛养殖主体为服务对象,以政府为实施主体,对保障性费用项目实施补贴或制定生产资料的限制价格,有效缓解抑制价格的上涨。

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国富论[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2] 张 昱.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2003.

[3] 李 桦. 我国生猪不同饲养方式生产成本变动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7(1):63-67.

[4] 喻 闻. 中国农户散养生猪生产成本要素分析[J].中国乳业,2012(3):5-6.

[5] 柴志敏.山西省散养肉羊生产成本与收益分析[J].农村·农业·农民,2009(6):38-39.

[6] 柳 岩. 不同饲养规模的肉鸡养殖生产成本影响因素分析[J].技术经济,2010(7):85-92.

[7] 张永根. 黑龙江省不同养殖方式的奶牛生产成本效益分析[J].中国奶牛,2008(7):54-58.

[8] 李 桦. 我国生猪规模养殖生产成本变动因素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6(1):63-68.

[9]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012.

[10]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国家统计局,2005-2012.

猜你喜欢

生产成本奶牛
乍暖还寒时奶牛注意防冻伤
奶牛腹泻的治疗与预防
夏季奶牛如何预防热应激
T型账户在生产过程业务核算教学中的应用
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核算中的内部控制措施分析
PAN基碳纤维生产成本分析及控制措施
《奶牛的家》
一例奶牛酮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