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全媒体时代的编辑定位

2014-07-21蒋婷

出版广角 2014年11期
关键词:科普读物策划稿件

蒋婷

编辑既是专家,也是杂家。编辑在作者、读者以及出版的各个流程环节中,都要强化服务意识,保障产品生产的顺畅性,起到内容传播的中介和纽带的作用。做好这些服务的关键在于编辑练好内功,包括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策划能力、谈判能力、市场分析能力、公关能力、成本测算能力、文字功底、审稿能力等。

在过去的“书荒”年代里,人们认为编辑是“老爷”:作者出版一本图书,就必须求出版社。而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不断增加,出版一本图书已经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在全媒体时代下,当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时,编辑又该如何对自己进行定位呢?编辑应该做些什么,为读者服务什么等,都是现代编辑需要思考的问题。当人们的生活节奏日趋加快之时,人们更愿意快速地获取信息,而非在书店里慢慢踱步挑选架上的图书;人们更希望按照个体所需获得精准的需求信息,而非大海撒网式的信息轰炸;人们更希望看到优美的、有用的、有理有据的内容,而非粗制滥造的、毫无根据的资料。面对这样的读者需求,我们如何为读者制造优质的图书产品呢?笔者认为编辑就要进行自我定位。

一、编辑是市场调研员

在选题策划的初期,编辑就要对图书市场进行分析,同时还要考虑市场本身的供求关系。通过各种市场调研,比如市场同类书排行榜,市场同类书的销量、销售区域、读者群年龄段等,通过不同的数据对比以及详细的分析,最终决定图书产品的定位。针对目前的童书市场,笔者通过观察发现,2009—2013年引进版的科普读物一直独占排行榜的鳌头。在2014年4月的京东商城少儿科普/百科读物排行榜上,大部分为引进版读物(见下图),这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引进版的少儿科普读物比国内的少儿科普读物更受欢迎。经过对比之后,编辑应如何策划优秀的原创少儿科普作品呢?笔者认为策划原创少儿科普读物,特色是关键,创新是重点,所策划的作品必须突出“我”(孩子本身),并可以增加手工操作的内容,增加游戏的单元,让孩子玩一玩、贴一贴、画一画、涂一涂、做一做,这样才能寓教于乐,使孩子更深刻地记住科普知识,从而开阔视野,提升科学素养。这样的原创少儿科普读物会在市场上更受小读者的喜爱。

二、编辑是稿件审判官

人人都说,编辑是裁缝,但笔者认为,编辑是稿件审判官。当作者编写书稿后,编辑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审阅稿件。裁缝要想做出一件完美的礼服,如果对原材料不加判断,那么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现在很多新编辑都不知审稿意见为何物,其实一本书的审稿意见非常重要,包含对稿件的评价、与同类书比较后本选题的优势和效益、编辑加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之道。虽然有些稿件比较简单,可能就是口算训练、认图识字等教辅用书,但是如果在审稿结束后,没有对稿件进行客观的判断和评价,那么会影响图书出版后的营销宣传,往往会让读者不知道这本图书的重点和卖点在哪里。在审稿过程中,编辑应该及时发现问题,这么一来避免后期编辑加工时对书稿推倒重来,二来在今后同类书稿的组稿过程中就能清楚地向作者点明编写过程中的关键点,体现编辑的专业性。

三、编辑是产品设计师

编辑是产品设计师,但设计的作品必须得到读者的认可,因此,编辑必须有为读者服务的意识,那么产品设计就是最重要的体现。在审读原始稿件后,编辑应根据读者及市场的需求,与作者商讨稿件的框架及修改方法,设计成适应读者及市场需求的作品,这样既尊重作者,同时也满足市场的需求。责任编辑就是图书项目的负责人,他必须从策划到营销都要有整体的思路,为产品设计好出版道路。在全媒体时代,编辑的关注点不能只聚焦于产品的内容和本质,更需要分析产品的外延,实现“一次加工,多元发布”,从而全面提高产品的价值。在全球范围内,各个技术服务商都有自己适用的产品标准,并不统一,也不能通用,产品的格式更是多种多样。面对这样的情况,编辑需要了解各种产品的标准,同时根据市场的需要策划产品,并选择适合的产品格式进行发布,从编辑加工环节起就须迎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尽可能在一次制作基础上实现更多元化的发布形式,从而对内容资源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开发,扩大产品的收益。例如,笔者在策划《全脑启动亲子故事屋》时,充分考虑0—3岁儿童及家长的需求,将图书设计成撕不烂卡片书,防止书本被儿童撕破;考虑儿童不识字的客观现实,我们设计了与图书配套的DVD,让儿童能通过电视观看视频;考虑儿童都喜欢平板电脑游戏的现状,我们设计开发了与图书配套的APP游戏,让儿童通过玩闯关游戏,开发智力,同时更深入地理解故事的内涵。如何对一套图书进行立体化开发,是很考验编辑的功夫的,这同样也是现代编辑需要具备的条件。只有真正走出了全媒体多元开发图书的新步伐,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图书的效益和品牌价值。

四、编辑是图书推销员

编辑与营销人员是出版社的两翼,两者的关系既是紧密不可分割的,又是矛盾冲突的。在出版社的工作中,常常见到这样的景象:编辑埋怨营销人员推销工作不到位;营销人员埋怨编辑的选题不符合市场。其实,要做好一本书,编辑就需要和营销人员多沟通,从前期的选题策划到后期的装帧设计、宣传营销方案,各个环节都应进行沟通,让营销人员能及时了解图书的重点。最熟悉每一本图书特点的应该是编辑人员,只有编辑对自己编辑的图书进行完美的推销,才能让营销人员更好地向更多的读者推销产品。在全媒体时代,各种新的销售渠道和沟通手段的出现,意味着发行和营销的手段有了新的转向。编辑可以在各种BBS、微博、微信、新闻组、论坛、书评等平台上传播图书新品的信息;营销人员也可通过互动和分享,与读者更有效地沟通,从而提供良好的销售服务,争取更多的读者,拓展更大的市场。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有多种渠道,而内容资源则是唯一的。出版社必须享有内容资源在某种媒介下传播的专有使用权,才能对产品进行多元立体化开发,才能获得利益的最大化。这就需要编辑不断增强版权意识,对内容资源进行版权保护。从签订相关的版权保护合同开始,策划编辑就应该对有衍生价值的内容资源采取合同约束,掌握主动权。在进行版权交易过程中,对于相关权限的转让,必须做到对自身的商业模式没有损坏为宜,以提高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

编辑既是专家,也是杂家。编辑在作者、读者以及出版的各个流程环节中,都要强化服务意识,保障产品生产的顺畅性,起到内容传播的中介和纽带的作用。做好这些服务的关键在于编辑要练好内功,包括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策划能力、谈判能力、市场分析能力、公关能力、成本测算能力、文字功底、审稿能力等。在全媒体时代,编辑必须学会并掌握这些本领,并且需要快、稳、准、狠地占领图书市场,这样才有可能让图书产品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作者单位:浙江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科普读物策划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期策划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isitor Professor Donald Grierson*
本刊欢迎下列稿件
特约稿件
把科普读物“下嫁”给流动的花朵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