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数学情境图 实现教学最优化

2014-07-21姚绍诚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4年5期
关键词:教材情境探究

姚绍诚

新课程实验教材中选编了丰富多彩的情境图,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探求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并能积极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然而,现实中因教师理解和把握上的偏差,导致不能有效地实现情境图的功能价值,使得教学低效。因此,我们要认真探究教材中的情境图,透过多彩的场景,挖掘它蕴含的实质,让情境图焕发出新的光彩。

一、把握情境图蕴意,引导学生达到目标

深入钻研情境图的蕴意,是用好情境图、确定教学目标、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前提。只有在理解情境图含意的基础上创设情境,才能有效落实教学目标,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精彩的。如曾经听过一节“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公开课,课始教师出示情境图,学生看到图后都兴趣盎然。教师抓住契机提问:“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可兴奋了,纷纷举手回答:“我知道!我知道!”“我发现有许多小朋友在参加比赛,有的在跑步,有的在踢毽子。”“我看到有些小朋友在喝牛奶。”“小朋友不是在喝牛奶,是喝饮料。”……于是不等老师开口,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开了。十几分钟过去了,学生还是没有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于是数学课变成了看图说话课,导致数学教学失去其应有的价值。这样教学偏离了教材设置情境图的初衷,制约了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因此,情境图教学要突出数学的特点。教师只有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情境图的蕴意,充分挖掘情境图中有利于三维目标达成的素材,才能有效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呈现动态情境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画面的感兴趣程度往往比文字更强烈。因此,动态情境图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图意。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在实际教学中可用游戏、表演等形式,将情境图的意思让学生演一演,会使学生认真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58页“用数学”一图,教材把例题和“做一做”中的习题灵活地融合在一幅画面中,画面选取了学生最喜欢的小动物,既生动逼真,又趣味盎然,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很喜欢。但教材上的画面是静态的,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教学本课时,教师可以将这幅插图做成课件,变静态为动态,先为学生创设“美丽的大森林”的整体情境,引导学生以旅游团到大森林中游玩的形式走进情境中,再依次出示小鹿和蘑菇图、小鸭图、小猴图,让学生逐一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动态情境图深深吸引了学生,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使本课的教学难点一个一个被突破。另外,还使学生在动态情境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小动物的可爱,从而自然地实现“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思想教育目标。

三、解析情境图素材,促使学生发现问题

“没有问题的课堂,不是好课堂;充满问题的课堂,才是最具魅力的课堂。”情境是发现问题的载体,所以让学生发现情境图中隐含的数学问题则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要让学生从情境图中挖掘出隐藏着的数学问题,需要教师有目的地进行指导,使学生在情境中能敏锐、有效地发现问题。例如,教学“第几”一课时,教材提供的是一幅“排队购票”图,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学习素材。“排队购票”本身体现了有序性,引导学生在数购票人数的过程中感知自然数的另一个含义——序数。如当穿红衣服的阿姨买好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时,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思考“现在谁排第一”“解放军叔叔又排在第几”等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队伍的人数发生改变,排序也在变换。这样使情境图中的数学问题逐渐明朗,促使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思路逐渐清晰和有条理。长此以往,培养了学生看图学数学的敏感性,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自觉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四、挖掘情境图内涵,激励学生自主探究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方式。问题的解决,不是教师将现成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主动探究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例如,“统计”一课的情境图呈现的是小朋友统计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这幅图的意图是让学生历经统计的过程。如果教师教学中仅让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去填好统计表中的数据,然后回答问题,这样的教学难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也无法经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教师可先让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再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然后把学生调查的数据收集上来,说说用什么方法进行统计。通过尝试,使学生在完成统计图的过程中发现涂到第十格(一格表示一个单位)时格子不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再次探究的欲望。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方法,引导学生合作、讨论,发表不同的意见,提出解决方案。学生经历了搜集、整理数据的过程,积累了有效的数学活动经验,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和最优化,极大地激发了探究意识,使数学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给数学课堂注入了生命的活力。

总之,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把握好情境图的蕴意,注重挖掘其隐含的数学价值,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情境图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最优化。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教材情境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教材精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