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织部如何考察了解干部

2014-07-21本刊编辑部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中组部军衔考察团

组织部考察了解干部的方式很多,但最有效的手段却是一种老式做法:与被考察对象谈话。事实上,直到现在,与被考察对象谈话仍然是组织部考察了解干部最主要的方式。

中组部原部长尉健行对组织工作有过这样一段表述。他说,熟悉干部是组织部的职业要求,必须亲自接触、亲自谈话。别的方法都可以研究,但都代替不了亲自接触、亲自谈话这个方法。

中组部干部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在我们组织部门的工作意识中,干部考察是否深入,谈话的人数多少、范围大小,是个主要的衡量标准。考察干部不谈话或者少谈话,这个考察就缺少有效性。”

据这位干部介绍,为了考察一名正部级干部人选,被中组部约谈的对象有时可以达到上百人。“只要是被考察对象工作过的单位都要去,有工作关系的人都要找,一些有疑点的问题都要想办法解开。”

直到今天,“组织部找谈话”都是一件非常严肃、重要的事情。被考察对象说的每一句话,以及谈话时所表现出的态度,甚至一个细微的动作表情,都有可能成为上级任免的依据。

谈话中,有时还会让被考察对象即兴写点儿东西,如开列一个自己读过的书目、写一个简短的自我评价等等,以尽可能全面、详细地掌握被考察对象的各方面情况。

座谈会,也是组织部门考察了解干部的一种传统方式。这种方式的优势是,可以对多个被考察对象进行比较、筛选。如果有人在会上有一点儿特殊的表现——比如经过精心准备,使用非常生动的语言做了一个既简明又系统的发言,或是发言中有一两句比较生动的警句或引用了几句朗朗上口的群众语言,他就可能给会议主持者留下非常深的印象,影响到他日后的使用和提拔。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组部很早就意识到,仅靠谈话了解干部,有其局限性。

“敢说真话的人少了,当地关系也复杂,考察工作进行起来很困难。”曾经担任中组部部长多年的张全景在几年前的一次采访中告诉记者,组织部门也不想用错干部,很多时候是考察不清,发现不出来。像贵州省委原书记刘方仁、黑龙江省政协原主席韩桂芝的问题,过去就没有考察出来。

1986年,为了更客观、更科学地评价和选拔干部,中组部启动了一项名为“干部工作新方法研究”的计划。王军衔是当年中组部具体负责这项计划的青年干部。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这是一个很庞大的项目,研究内容包括对干部能力素质的测评、考核干部的方式和方法以及提高干部能力素质的方法,等等。

这个计划吸收了当时即便在发达国家都非常前沿的心理学量表测试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大跨国公司当时有的,我们都有。”王军衔说。

上世纪80年代,中组部在培养后备干部时,已经用上今天很流行的案例教学。据王军衔回忆,为了学习 境外政府和企业在人事管理上的经验,中组部曾数次以人事部的名义组织考察团出国出境考察,美国、瑞士、日本和香港等管理先进的国家和地区,都在考察之列。1986年12月,中组部考察团在香港考察了瑞安公司。后者是较早引进美国“希氏人事管理制度”的公司。一位考察团成员在考察后写道:他们对工作先进行岗位性质、难易程度、责任大小的分析,进而进行职位评估,再进而形成用人标准,制定薪酬政策等一套人事管理制度,很有借鉴意义。我越来越感到,人事管理绝对是一门大科学。

猜你喜欢

中组部军衔考察团
重庆涪陵榨菜产业迎来河南考察团
欢迎关注中组部老干部局“离退休干部工作”微信公众号
中组部、人社部调研组到福建省开展仲裁机构队伍建设工作调研
“和澳同游,麦向大洋洲”——和麦贺达考察团畅游澳大利亚
“上合”十二国文化商贸考察团专程考察奥飞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军衔之概谈
网印行业海外拓展之旅——美国SGIA展考察团
中组部领导到海兴看望五老帮教团代表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访问缅甸、印度尼西亚、朝鲜
漫话中国的军衔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