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东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青少年体质特征的比较分析与研究
2014-07-20毛瑰荔
毛瑰荔
(1.上海体育学院,上海 200438;2.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安徽 凤阳 2331008)
皖东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青少年体质特征的比较分析与研究
毛瑰荔1,2
(1.上海体育学院,上海 200438;2.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安徽 凤阳 2331008)
一个国家青少年的健康水平以及体质状况将直接影响到该国未来的长远发展,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自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在三十多年的时间内国家和政府一直对我国国民体质问题非常关注,特别是我国青少年的体质.本文主要选取皖东地区的 626 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其中汉族青少年 325 名,少数民族青少年 301 名),对他们进行身体素质、身体机能以及身体形态等多方面指标测试,对比分析并详细研究了他们的体质特征.
皖东地区;汉族青少年;体质特征;分析;研究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也是未来的希望.青少年体质状况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其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比如,体育锻炼、生活习惯、医疗卫生、营养以及生活环境等都可能对青少年的体质产生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青少年的体质状况如何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青少年的体质状况不但关系到他们当前的学习和生活,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影响.笔者认为,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核心力量主要依靠于青少年,需要一大批拥有较高综合素养的青少年作为支撑和保障.这里所说的综合素养不仅包括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还包括身体素养.国家在对青少年进行综合素养提高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当中.皖东地区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个地区青少年的体质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皖东地区的未来发展.因此,对于皖东地区汉族青少年和少数民族青少年的体质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了皖东地区的 626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 312名女生和 314名男生.其中汉族青少年 325名,少数民族青少年 301名.青少年的年龄段大概在 12-18岁.为了本文研究的需要,笔者把青少年分为 12-13、14-15、16-18岁等三个年龄段.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1.2.2 体质健康测试法
在对皖东地区汉族青少年进行体质健康测试的过程中,主要参照和运用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中所规定的测试方法.具体测试是由专业的测试人员执行的,利用青少年课余时间进行.
1.2.3 数理统计法
对于体质健康测试所取得的数据,笔者运用 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分析和研究皖东地区汉族青少年和少数民族青少年的体质特征.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样本总量身高、体重、肺活量描述性分析
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得知:身高主要是指人体在笔直站立的时候,脚底面到头顶的垂直高度.而体重则是指人体在站立状态下的重量.肺活量则是指测试对象一次呼吸时其肺部的最大通气能力,肺活量是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机能指标.表 1当中,笔者主要依据测试数据对样本总量的身高、体重以及肺活量等进行描述性的统计分析.最终分析得出皖东地区汉族青少年与少数民族青少年身高、体重、肺活量的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和标准差.
2.2 样本总量身高、体重、肺活量均值统计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科学、有力的教学评价能够让学生更加热爱学习,从学习中得到满足感。但是,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中,朗读教学评价力度不足,大多数学校的语文考核都是采取试卷的形式,而书面考试对学生朗读能力起不到良好的评价作用。想要真正验收学生的朗读能力,就需要设立专门的朗读能力考核机制,从而确保教师能够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提升朗读教学质量。
通过数据统计结果可见,在被调查的 626名皖东地区青少年当中,依据人体生理发育的普遍规律,各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在肺活量、体重以及身高等方面都呈稳步增长趋势.
2.3 样本的体重分析
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得知:所谓的身高标准体重主要是指把测试对象的身高以及体重的测试数据结果综合起来,最终以每厘米身高的体重分布情况来判断被测试对象的身体是否匀称.通过这项测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被测试对象是否属于肥胖、正常体重、较低体重或营养不良.笔者依据我国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分表,对测试对象的身高标准体重进行了分析.由数据统计结果可见:被测试对象中正常体重的青少年所占比例中女生高于男生,肥胖的青少年中男生多于女生.在样本总量当中,肥胖青少年与较低体重的青少年所占比例略微偏高.
表 1 样本总量身高、体重、肺活量描述性分析
通过数据统计结果可见:汉族青少年和少数民族青少年的体重变化存在一定的差距.汉族青少年与少数民族青少年中 16-18岁青少年的体重变化差异最为明显,具体表现为汉族青少年男生由14-15岁的51.48kg快速增加到16-18岁的54.72kg,其增长幅度高达3.24kg,与少数民族青少年同龄组的差值达2.68kg.二者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性(P<0.01).汉族青少年的女生体重总体来说要比少数民族青少年的女生体重偏高,特别是在14-15年龄段,二者体重差异最为明显,均值差高达1.89kg,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1).
由上述数据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汉族青少年的营养状况要优于少数民族青少年.除此之外,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汉族青少年的体育锻炼意识相对更强.但是,少数民族青少年与汉族青少年的体重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增长趋势都很明显.说明,无论是汉族青少年还是少数民族青少年其体育锻炼意识总体都比较薄弱,需要加强体育锻炼.
2.4 样本的肺活量指数分析
笔者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分表,对 626名12-18岁青少年的肺活量体重指数进行分析.从数据统计结果可见,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当中优秀的比例偏小,不及格的比例偏大.从总体上来看,皖东地区青少年的肺活量指数偏低,其耐力素质不高.
由数据统计结果可见:汉族青少年与少数民族青少年的肺活量相比,从男生组总体情况来看,汉族青少年比少数民族青少年高,其中在12-13岁和16-18岁两个年龄段,汉族青少年和少数民族青少年相比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差异性(P<0.01).其中呈现出最大差异性的年龄段主要集中于12-13岁这个年龄段,均值差为421.74ml;在14-15、16-18这两个年龄段二者并没有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汉族青少年的肺活量比同龄少数民族青少年的肺活量要高.
2.5 样本的立定跳远达标成绩分析
爆发力要求人体在最短时间内爆发出最大的人体力量,为了测试青少年的爆发力,笔者选择立定跳远项目进行测试.由数据统计结果可见:在被测试的青少年当中,男生的不及格率普遍高于同年龄段的女生,女生在立定跳远项目测试中的及格率高达 90%以上.但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男生的优秀率要普遍高于女生.由数据统计结果可见,皖东地区青少年的下肢爆发力总体情况良好,但是男生和女生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
对比分析汉族青少年和少数民族青少年的立定跳远成绩,男生组:仅仅只在 16-18岁这个年龄段汉族青少年比少数民族青少年的跳远成绩明显好,均值差为 11.28cm,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1).其它两个年龄段之间并没有呈现出显著性差异 (P>0.05).在 12-13岁这个年龄段二者差异最小,均值差为 -2.04cm.女生组:和男生组相同,仅仅只在16-18岁这个年龄段汉族青少年比少数民族青少年的跳远成绩明显好,均值差为 5.30cm,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1).其它两个年龄段之间并没有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在14-15岁这个年龄段二者差异最小,均值差为 -1.41cm.
3 结论与不足
3.1 结论
(1)汉族青少年的营养状况要优于少数民族青少年.除此之外,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汉族青少年的体育锻炼意识相对更强.但是,少数民族青少年与汉族青少年的体重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增长趋势明显.说明,无论是汉族青少年还是少数民族青少年其体育锻炼意识总体都比较薄弱,需要加强体育锻炼.
(2)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汉族青少年的肺活量比同龄少数民族青少年的肺活量要高.
(3)对比汉族青少年和少数民族青少年在立定跳远项目上的成绩.男生组:仅仅只在 16-18岁这个年龄段汉族青少年比少数民族青少年的跳远成绩明显好,均值差为11.28cm,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1).其它两个年龄段之间并没有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在 12-13岁这个年龄段二者差异最小,均值差为 -2.04cm.女生组:和男生组相同,仅仅只在 16-18岁这个年龄段汉族青少年比少数民族青少年的跳远成绩明显好,均值差为 5.30cm,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1).其它两个年龄段之间并没有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在 14-15岁这个年龄段二者差异最小,均值差为-1.41cm.总体来说,二者仅仅在 16-18岁这个年龄段呈现出差异性.
总体来说,皖东地区汉族青少年和少数民族青少年的体质状况差异并不明显.仅仅在 16-18岁这个年龄段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是从全国整体调查结果来看,汉族青少年的体质整体上要比少数民族青少年的体质要好.在皖东地区之所以会呈现出这样的差异也是有原因的.因为皖东地区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几乎已经分不出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差异.之所以会呈现出这样的差异可能是因为汉族青少年的体育锻炼意识较强所致.但是从整体来看,皖东地区青少年的体育锻炼意识并不强.
3.2 不足之处
由于受到时间和科研资金的限制,笔者研究的区域并不大,仅仅局限于滁州和马鞍山两市的发达地区,对于一些偏远地区并没有涉及到.这些山区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少数民族所占比例相对较大,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分析结果.
〔1〕祝友容.中学生肥胖症调查及分析[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2).
〔2〕杨明珍.高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现状分析[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2).
〔3〕李凤梅.河南省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状况的调查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10).
G804
A
1673-260X(2014)08-01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