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内部审计准则下的内部审计风险控制初探

2014-07-20周俊祥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4年3期
关键词:内审准则审计工作

周俊祥

基于新内部审计准则下的内部审计风险控制初探

周俊祥

本文阐述了内部审计风险的含义,分析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的现状和风险产生的原因,针对导致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建议,以期对企业防范内部审计风险有所裨益。

内部审计准则;审计风险;风险控制

为有效规范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的行为,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了新《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并于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新《内部审计准则》为审计人员识别、评估和应对审计风险提供了技术指导,明确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应该全程关注审计风险,将风险导向审计贯穿于审计工作始终。在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信息系统审计及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等具体准则中提出具体要求和给出指导,有助于防范内部审计风险。

一、内部审计风险涵义及意义

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于审计实务中,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具有潜在性、普遍性的风险,指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漏报或单位经营管理上存在弊端和漏洞,而内部审计人员认为财务报告是合法、公允以及经营管理是健全有效的,并因此提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由此造成审计对象和与之相关方面遭受损失或损害,并由此引起审计主体承担这种责任的风险。

加强内部审计风险控制是保证审计质量,建立现代审计制度的内在要求,有助于树立审计的严肃性、权威性;有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使审计决策科学化,改进方法,提高审计水平,促进审计自身发展。

二、内部审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部审计对象所处的外部环境复杂

内审对象所处的内部外部环境对审计风险的控制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生产经营日益复杂,生产工艺不断更新,对内部审计人员风险控制形成一定的挑战。内部因素中,领导层对审计作用认识不足,对审计工作不重视,审计人员缺乏必要的职权,一些敏感事项涉及人事关系复杂,舞弊手段隐蔽,内审人员取证难度较大,发现问题后不拥有足够的权利处理问题。

2.内审人员能力有待提高,风险意识薄弱

目前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能力不足、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审计人员相互之间的审计水平相差甚远,不利于沟通,有的审计人员甚至是通过强硬的人际关系而到内部审计机构中,不具备基本的审计知识和审计能力,影响企业的内部审计效果。

3.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缺乏科学性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薄弱,管理中存在漏洞,妨碍有效取得审计证据,增加了内部审计风险。内部审计侧重于会计方面,没有针对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有顾此失彼的现象。内审工作没有制定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导致企业内审人员在具体实施中,无章可循,出具的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权威性不够。在审计建议整改和执行过程中,经常遇到被审计单位的抵制,审计意见和建议难以切实落到实处。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缺乏相应法律法规保护,也加大了审计工作难度,相应地增加了审计风险。

4.内部审计技术和方法的不合理采用

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为了提高效率,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多使用统计抽样法,将工作的关注点放在每个重要组成项目,并采取抽样的审查方式,从而造成客观事实、整体主观结论与抽取样本之间一定的差距性,为审计风险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分析性复核方法的测算、评估,强调成本效益和审计风险的均衡,审计人员会舍弃一些对审计意见影响不大而效益较高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可能使审计意见不恰当,导致审计风险出现。

三、加强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的建议

1.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增强独立性与权威性

新准则要求组织应当设置与其目标、性质、规模、治理结构等相适应的内部审计机构,并配备具有相应资格的内部审计人员。管理层要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的作用,为内部审计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地位保证,大力支持内部审计工作。企业要从体制入手,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机构中人员、经费、管理制度独立的重要性。建立健全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足够的有专业技能的审计人员,分配专门的使用经费,使其与其他职能部门相对独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避内部审计风险。

2.建立内部审计风险控制机制

企业严格执行新《企业内部审计准则》和相关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内审工作法制化。企业应根据各自生产经营特点,建立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和内审风险控制机制,并在实际中严格执行审计计划和内审工作流程。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制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落实审计工作底稿的分级复核制度和重大事项会审制度。

3.提高内审人员能力,优化内部审计技术方法

新准则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在实施内部审计业务时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同时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胜任能力,并通过后续教育加以保持和提高。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通过后续教育和职业实践等途径,了解、学习和掌握相关法律法规、专业知识、技术方法和审计实务的发展变化,保持和提升专业胜任能力。内部审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并且重视与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及人际关系的处理。内部审计应将人工审计与计算机辅助审计相结合,建立一个完善的审计信息化系统,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资金运行、会计工作进行有效的追踪,使审计工作更加科学和真实。

4.加强内审职能的创新,树立风险导向审计理念

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应向经济监督和经济评价为基本职能转变,开展效益、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审计、考核审计等,从企业制度流程入手,对主要业务流程环节进行审计,评价企业制度的合理性以及执行的有效性,全面管理企业风险。运用风险导向的审计理念,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内部审计要综合分析影响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各种风险因素,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进行量化分析,评价企业风险。对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评价,针对不同风险因素状况、程度采取相应的审计策略,将有限的审计资源集中在高风险领域,降低内部审计风险。

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与企业内外部治理环境的好坏密切相关,内审部门在具体实施审计工作中,要借鉴其他单位和以往的审计经营,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存在于内部审计中的各种问题和影响因素,降低内部审计的风险。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员工素质、使用新的审计方式方法和审计工具对产生风险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采取应对风险的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和评估。内审工作应充分发挥对企业风险的预提醒、识别、评估、控制作用,降低企业风险,进而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1]尤广辉.新修订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发布[N].中国审计报,2013-09-18005.

[2]赵竹明.强化部属科研单位科技专项经费审计的建议[J].中国农业会计,2012,02:58-59.

(作者单位:重庆中油现代交通油料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内审准则审计工作
基于分级审核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研究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廉洁自律准则歌
关于如何提升计算机审计工作质量的研究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学学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