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内部控制有效性对审计报告时滞的影响

2014-07-20谈礼彦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4年3期
关键词:审计师审计报告时滞

谈礼彦

浅析内部控制有效性对审计报告时滞的影响

谈礼彦

审计报告时滞指的是资产负债表日至审计报告签署日之间的日历天数。经由审计过的财务报告所传递出信息的价值会随着审计报告时滞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研究内部控制有效性对审计报告时滞的影响,不仅可以改善经营绩效、提高审计效率,还可以提升投资者的信心。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有效性对审计报告时滞的抑制作用有助于缓和代理冲突、缓解信息不对称以及减少交易成本。

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有效性;审计报告时滞

一、引言

在资本市场中,由于审计师没能按照预期计划完成审计工作,以致于无法及时提交审计报告,进而导致企业不得不推迟披露年度财务报告,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比如,2012年3月6日及3月8日,美菱电器(000521)和泰达股份(000652)相继发布公告,分别称由于新增纳入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子公司数量增加及公司存在待核实事项等原因而推迟年报披露时间。前者将原定于3月10日的披露时间推迟至3月21日,后者将原定于3月12日的披露时间推迟至3月31日。至年报披露日,二者的股价分别下跌了9.17%和15.04%。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表明延迟披露信息向外界传递出了公司当期业绩不佳的信号,同时也向投资者暗示公司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信息透明度很低(王雄元等,2008)。

财务报告的公布时间直接关系到上市公司年度财务信息的披露质量,而财务报告的及时性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审计报告是否能够及时地提交(王立彦等,2003)。因此,提升投资者的信心,不仅需要管理层及时公布年度财务报告,更需要审计师能够及时地完成审计工作并提交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时滞是为数不多可用来量化审计效率的指标之一(Bamber et a.,1993),直接关系到公司收益信息披露的及时性(Givoly和Palmon,1982)。审计报告时滞指的是资产负债表日至审计报告签署日之间的日历天数。经由审计过的财务报告所传递出的信息的价值会随着审计报告时滞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审计报告时滞越短,审计报告越及时。较长的审计报告时滞意味着在获取收益信息时存在时滞,从而投资者会通过其他潜在的且高成本的替代渠道来获取所需财务信息(Knechel和Payne,2001)。这一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年报对投资者的价值,也削弱了审计的价值。

审计报告的及时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之一即为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内部控制有效性对审计报告时滞的影响十分重要。首先,研究内部控制有效性对审计报告时滞的影响,可以促使公司管理层明确经营业务流程中存在的不足,并通过在随后期间有针对性地改进业务流程,来达到提高经营绩效的目的;其次,明晰内部控制有效性对审计报告时滞的影响,可以帮助外部审计师分清审计工作的重点,通过调整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的比重,来提高审计效率(Newton和Ashton,1989;Bamber et al.,1993);最后,监管机构在识别出内部控制有效性对审计报告时滞的重要影响后,可以有的放矢地出台有关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促进资本市场的高效运作,以提升投资者的信心。

二、内部控制有效性对审计报告时滞的抑制作用

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取决于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与运行的有效性。不充分的控制可能会增加审计的成本。与此相反的是,充分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对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提供合理保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审计师的工作效率。因此,内部控制有效性对审计报告时滞有一种抑制作用。

(一)缓和代理冲突

投资者由于种种原因并不总能积极参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他们通常将这一部分权利授予管理层代其行使。然而,管理层出于自利往往会作出有利于自身的决策,从而损害投资者的利益。比如,如果投资者购买了一家企业的股份,管理层会用这部分资金来增加在职消费、支付高薪或作出损害外部投资者利益的经营决策(Jensen和Meckling,1976)。此外,如果企业有债权人,那么管理层会以额外的优先偿付权为借口来侵占投资者的利益,将投资者投入的资金作为红利以现金形式分派,或选择高风险的投资方案(Smith和Warner,1979)。代理冲突由此而产生。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维系企业委托关系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对委托代理双方之间受托经济责任进行界定、履行和解除。受托经济责任是指按照特定要求或原则经管受托经济资源并报告其经营状况的义务(蔡春,2001)。委托人授予代理人管理和经营经济资源的权力并要求其对管好、用好该种资源负责;代理人接受委托人的授权即委托并承担起履行相应责任的义务。在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建立、运行与解除的过程中,受托人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及时将企业信息传递给委托人,并使委托人相信其是基于委托人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经济决策的。

在现代企业中,对经理人员等代理人行为的直接监督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了有效避免逆向选择,除了制定适合的补偿合约来实现激励相容外,更为有效的方式则是建立和完善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同时聘请高质量的审计人员向外部及时传递其财务状况。通过企业内部的牵制与监督以缓解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代理冲突,从而最大限度地确保管理层是基于股东利益来进行决策的。作为委托-代理双方的一项调节机制,内部控制为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合规目标和战略目标提供了合理保证。Leftwich et al.(1981)预期,采用较多的治理机制可以加强公司的内部控制,并通过建立一个密集的监控体系来减少机会主义。在此环境中,管理层不太可能出于自利而隐瞒信息,这不仅使得信息披露较以往更为丰富,而且大幅提高了财务报告的质量(Ho和Wong,2001),也为提高审计效率增加了可行性。

(二)缓解信息不对称

代理理论在解释审计需求的时候存在一个基本前提,即信息的提供者与信息的使用者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委托代理合同,如现有的股东和经理人、债权人与债务人等。然而在资本市场中,还有其他潜在的投资者,他们也是企业财务信息的使用者。这些潜在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仅用代理理论并不能得到很好的解释,因而需要用信息传递观来进行补充。信息传递观将包括潜在投资者在内的所有信息使用者视为利害关系人,并假定股东及利害关系人广泛依赖于财务信息,将其作为决策的依据。但同时他们又不具有判断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公允的能力,因此必须聘请具有会计专长的审计师来进行审查和判断,进而作出鉴定证明,并予以报告(Wallace,1980)。由于管理层比投资者更了解企业的真实价值,因而其出于自利也就有动机高估企业价值。而利害关系人在进行决策时受限于信息的充分性和可靠性,会面临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不当判断。

从时间特性的角度来看,企业与利害关系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可以用各利益集团获得信息的及时程度来解释(朱晓婷和杨世忠,2006)。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获取信息能力的不同会引起逆向选择,在严重时会导致资本市场失效。提高年报审计的效率则是缓解上述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手段之一。审计报告中所含的信息往往被视作鉴证财务报告可靠性的一个信号,投资者越早收到这个信号,越能够尽早地调整投资决策。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资本市场中,企业为了能够在其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向市场传递信号以表明自身的“高素质”。这类信号指的是企业的某种行为,比如其聘请的审计师完成年报审计所需要的时间,即审计报告时滞。“高素质”的企业可以低成本地实现审计报告时滞的减少,而“低素质”的企业实施同样的行动则会被认为是不理智的或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

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为外部审计师开展审计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在对企业进行风险评估时,当审计师发现公司内部控制设计合理且得到执行,就会认为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比较完善。在此基础上,审计师会选择在会计年度结束以前执行较多的控制测试,从而大大减少会计年度结束后所需要执行的实质性程序。因此,内部控制是否有效,会直接影响审计师需要执行的实质性程序的工作量。即是说,内部控制是否有效会影响审计师的工作效率,进而影响审计报告时滞。企业建立并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自身信息透明度,为及时公布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提供可能,从而能够向市场有效传递有关公司状态的信息,以缓解市场中的逆向选择问题。

(三)减少交易成本

企业的本质是诸多契约关系的连结,这些契约关系并不仅仅指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契约关系,还包括企业与供应商、客户及债权人等外部使用者之间的契约关系(Jensen和Meckling,1976)。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外部使用者与企业通过讨价还价的方式缔结契约,并在随后的履约过程中督促企业遵守契约条款。企业作为信息的生产者,其与外部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后者为维护自身利益而花费冗长的时间来订立复杂的契约。这一过程的成本是极端高昂的,部分交易甚至会因此而化为泡影(Coase,1960)。

企业披露信息的目的在于向外部使用者提供据以进行经济决策的信息。葛家澍和林志军(2006)认为,从决策有用性来看,信息是否有用主要取决于“可靠性”和“相关性”。所谓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应能如实表述所要反映的对象,尤其要不偏不倚地表述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避免倾向于预定的结果或某一特定利益集团的需要,并能由不同的人员在采用相同方法的条件下得到验证。所谓相关性,指的是会计信息要能与投资人、债权人和其他人士所作的经济决策相关,通过帮助使用者对过去、现在和未来事件的结果作出预测,或是能证实或改正先前的期望。要做到这一点,相关的会计信息应同时具备及时性、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

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仅可以提高企业信息的可靠性,还可以通过提高审计师的工作效率,为企业财务报告的及时披露提供可能,进而提高信息的相关性。若公司内部控制设计不合理,或虽设计合理但未得到执行,则表明公司的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此时,为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审计师会倾向于少做甚至不做控制测试,而选择在会计年度结束以后执行更多的实质性程序。这一行为增加了审计报告时滞,从而降低了所披露信息的经济价值。

会计信息的及时披露直接影响外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进行信息传递是有成本的。当企业延迟披露会计信息时,外部使用者就不得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搜寻私人信息,从而以高额的代价来获取信息。企业及时地披露信息,有助于减少这些不必要的交易成本(武蕴,2011),大大提高企业的透明度,以使得外部使用者能够据此做出最佳决策。因此,及时披露会计信息有助于减少信息搜寻成本,并压缩私有信息持有者利用私有信息从事内幕交易的空间,从而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

三、结论

自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于2010年4月26日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不仅明确指出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可以为企业的经营作出巨大贡献,也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供了指导性的政策与建议。本文讨论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对审计报告时滞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有效性对审计报告时滞起到了抑制的作用。具体来说,这种抑制作用体现在有助于缓和代理冲突、缓解信息不对称以及减少交易成本。

课题名称:

本文系校级规划课题“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审计报告时滞的路径分析”(项目编号:2014JC06)的阶段性成果。

[1]蔡春.2001,《审计理论结构研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81.

[2]葛家澍,林志军.2006,《现代西方会计理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96.

[3]王立彦,伍利娜,高强.2003.审计报告时滞与审计师、客户特征——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证据[C].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审计——纪念审计制度写入《宪法》20周年研讨会.

(作者单位: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分院)

猜你喜欢

审计师审计报告时滞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长文式(军队)审计报告改进探索
审计师轮换类别与审计结果
——基于“关系”的视角
随机时滞微分方程的数值算法实现
提升审计报告质量的创新对话
针对输入时滞的桥式起重机鲁棒控制
不确定时滞奇异摄动系统的最优故障估计
中注协秘书长陈毓圭就新审计报告准则全面实施答记者问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