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电编辑后的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对比分析

2014-07-20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影像科山东烟台264100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年8期
关键词:心电预测值冠脉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影像科(山东 烟台 264100)

孙立国 王 滨 王培源 曲凡勇

心电编辑后的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对比分析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影像科(山东 烟台 264100)

孙立国 王 滨 王培源 曲凡勇

目的 通过与冠脉造影的对比,探讨心电图编辑后的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图像的可靠性。材料与方法 收集18例在CT冠脉造影过程中出现心律失常且在一周内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将使用心电编辑功能进行后处理的CT冠脉图像与冠脉造影进行对比。结果 心电编辑后的CT冠脉图像与冠脉造影两者在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方面,均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心电图编辑处理后的CT冠脉成像能很好反映冠状动脉的真实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心电编辑;冠脉成像;冠脉造影;对比分析

随着冠状动脉CTA检查应用日渐广泛,检查过程中遇到患者心律失常影响图像质量的情况也越来越多,Philips 64层螺旋CT具有心电图编辑功能,通过编辑可以明显改善图像质量,但重建得到的CT冠脉图像是否真实反映冠状动脉的真实情况,目前这方面报道不多,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把经过心电图编辑后CTA图像与“金标准”冠状动脉造影对比,探讨心电图编辑后的CTA图像的可靠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1年3月~2013年8月,在1000余例临床有冠心病史或临床疑诊为冠心病而进行了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患者中,收集18例在检查过程中出现心律不齐,并于一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45~73岁,平均62岁。其中房性早搏8例、室性早搏6例,心房颤动l例,频发室性早搏1例,不明原因心电图缺失1例。识别异常R波1例。

1.2 扫描方法 心率超过70~80次/min的患者,扫描前30min给予贝他乐克12.5~25mg,阿替洛尔25~50mg舌下含化,将心率控制在70次/min以下。使用Philips Brilliance64层螺旋CT机,采用增强扫描三期相法扫描,注射速率4.5ml/s。使用Bolus系统自动跟踪阈值触发扫描,触发阈值设为110HU,感兴趣区定位在气管隆突水平的降主动脉内,扫描参数:螺距为0.2,准直40×0.625,有效层厚为0.8mm,重建间隔为0.4mm,扫描电压120Kv,管电流800mAs,旋转时间为0.4s,扫描时间约12~15秒。

冠脉造影采用西门子Artis ZEE Floor数字减影机。

1.3 心电图编辑 有些受检者在检查过程中,可以出现早搏等心率失常,心率突然加快,心动周期突然缩短,心跳幅度突然不一致,导致冠状动脉显示错层,模糊,严重影响对冠状动脉的评价,心电信号中的触发点是根据电压阈值产生,大多情况下触发点总位于R波上,如果患者心电生理异常,出现异位触发点或者部分R波上触发点缺失,可导致R-R间期不等,心率变化剧烈可能造成扇区分离或重叠,使图像重组的采集窗同时涉及舒张期和收缩期而出现明显伪影[1]。ECG编辑软件可通过添加或移动触发点,使R-R间期规整,根据自适应性心脏VR技术原理,去掉R波上的异常触发点后,系统会自动从相邻正常心动周期中获取资料来插入补偿,编辑后采集窗同时发生了相应变化,从而去除了早搏等心率失常对冠脉图像的影响,极大改善了图像质量[2](如图)。

表l 按CAG结果狭窄分级的冠状动脉CTA敏感性分析

表2 按CTA结果狭窄分级的冠状动脉CTA阳性预测值分析

1.4 图像后处理及统计学方法 按照美国心脏协会的分类方法,将冠状动脉树分为15段;按照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3个等级,分别为:轻度(狭窄<50%)、中度(狭窄≥50%且<75%)和重度(狭窄≥75%),冠脉各段的狭窄程度以该段最重狭窄程度为准[3]。心电编辑前的CT冠脉成像因为管壁明显模糊、错层,甚至与周围组织分界欠清而无法评价,将经心电编辑后的CT冠脉图像各节段有无狭窄及狭窄程度进行评价后,与冠脉造影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本研究中的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加以统计及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18例心率失常患者CT冠脉图像中,两例因房颤及频发室早,虽经心电图编辑,图像质量仍然较差,无法达到诊断要求而剔除,故共16例病人参与评价。16例患者由于部分患者第二对角支、左回旋支所发出的侧后支(PL)及后降支(PD)缺如,实际工作中共获得可供分析的冠状动脉节段共214段,冠状动脉造影(CAG)和冠状动脉CT造影(CTA)共同检出狭窄冠状动脉段47段,仅有冠状动脉造影检出狭窄、CTA未提示狭窄共7段,冠状动脉CTA检出狭窄、冠状动脉造影未提示狭窄3段,两者均未提示狭窄157段。运用X2检验,结果为(X2=0.203<X20.05/1,P>0.05),两者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CTA总敏感性为87.0%(47/54),准确性为95.3%(204/214),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越重,CT冠脉成像敏感性越高(详见表1);特异性为98.1%(157/160);总阳性预测值为94.0%(47/50),且CT冠脉成像提示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越重,则阳性预测值越高,当冠状动脉达到中、重度狭窄时,阳性预测值为100%(详见表2);阴性预测值为95.7%(157/164)。

3 讨 论

影响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的因素很多[4],最重要的有:①螺旋CT的时间分辨率;②扫描时患者心率次数及稳定性;③重建图像时相窗的选择;④患者扫描中的屏气质量等。其中扫描过程中患者心率失常常导致血管图像模糊或有明显的运动伪影甚至管腔错层,以至无法评价,故心率失常是造成冠脉CT造影失败的突出原因之一[5],但随着心电图编辑软件的临床应用,极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难题,许多原本因为心律失常无法评价的CT图像,经过心电图编辑后,图像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又可达到评价标准,它的原理是剔除或修正心律不齐所带来的数据移动,从而重建出较理想的图像。但重建得到的CT冠脉图像是否真实反映冠状动脉的真实情况,心电图编辑过程中导致的原始数据丢失是否导致重建图像某种程度的失真,需要用冠脉造影这个金标准来加以衡量[6],本研究结果显示: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加以参照,心率失常患者经心电编辑后的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0%(47/54)、9 5.3%(2 0 4/2 1 4)、9 8.1% (157/160)、94.0%(47/50)、95.7%(157/164),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性;且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越重,CT冠脉成像诊断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越高,当血管管腔狭窄程度达中、重度时,CT冠脉成像结果与选择性冠脉造影结果几乎一致。研究结果显示心率失常患者经心电图编辑后的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具有同样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两者在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方面,均具有很高的一致性[7],运用X2检验,P>0.05,两者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心电图编辑后的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能够真实反映冠状动脉的实际情况,具有确切的临床可行性,可为冠心病介入治疗和外科搭桥手术提供可靠的术前信息及依据,提高手术成功率。但心电图编辑功能也有其限度[8],在常见心律失常中,对于偶发的房性早博、室性早博等,心电图编辑常可使图像质量有明显的改善,使其能够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但对房颤、频发室早等较重的心率失常患者,心电图编辑也常不能保证CT冠脉造影的图像质量,故扫描前如心电图检查发现患者心率不齐,应尽量先使用药物加以控制及纠正。

1. Herzog C,Arning-Erb M,Zangos S,et a1.Multi-detectorrow CT coronary angiography:influence of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and heart rate on image quality[J]. Radiology,2006,238(1):75-86.

2. 周旭辉,严超贵,谢红波,等.回顾心电门控结合心电编辑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8,(2):131-135.

3. Johnson TR,NikolaouK,Wintersperger BJ,et a1.ECG-gated 64-MDCT angiography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acute chest pain.AJR Am J Roentgenol,2007,188(1):76-82.

4. 李绍东,李江山,胡春峰,等.l6层螺旋CT与导管法冠脉成像的对照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08,6 (2):31-33.

5. Giesler T.BaumU,Ropers D,et a1.Noninvasive visualization of coronary arteries using contrast-enhanced multi detector CT;influence of heart rate on image quality and stenosis detection [J].AJR,2002,179:911-916.

6. 毛定飙,滑炎卿,王呜鹏,等.心率及重建相位窗对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38(5):52l-524.

7. 吴梅,梁志伟,邝锦锋,等.MR心肌灌注成像、CT冠脉成像与选择性冠脉造影的对比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0,8 (2):10-12.

8. 李佩玲,徐克,王传斌,等.心电编辑功能在心律不齐患者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中的作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9,20(5): 383-385.

(本文图片见封二)

(本文编辑: 唐润辉)

Contrastive Analysis on ECG Edited CT Coronary Artery Imaging and Coronary Angiography

SUN Li-guo, WANG Bin, WANG Pei-yuan, QU Fan-yong.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Yantai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Yantai, Shandong, 26410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iability of ECG edited 64-slice CT coronary artery imaging by comparing with coronary angiography,Methods 18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who were found suffering from arrhythmia in the course of CT coronary artery imaging, and all of 18 patients were

coronary angiography in a week. ECG edited CT coronary artery imaging were compared with the coronary angiography.

Materialsand Results ECG edited CT coronary artery imaging and coronary angiography coronary had high consistency in sensitivity, accuracy, specificity and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ECG edited CT coronary artery imaging could reflect the real situation of the coronary arteries well, and it also provided a reliable basi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ECG Edited; Coronary Artery Imaging; Coronary Angiography; Contrastive Analysis

R445.3;R445.4

A

2014-09-25

D O I:1 0.3 9 6 9/j.i s s n.1 6 7 2-5131.2014.08.07

孙立国

猜你喜欢

心电预测值冠脉
加拿大农业部下调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麦产量预测值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800kV直流输电工程合成电场夏季实测值与预测值比对分析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心电医联体建设需求分析及意义
基于非接触式电极的心电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