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评价莫言获诺奖
——莫言获诺奖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之一
2014-07-20王霁雪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太原030006
⊙王霁雪[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太原030006]
大学生如何评价莫言获诺奖
——莫言获诺奖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之一
⊙王霁雪[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太原030006]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作为第一位获奖的中国本土作家,有关莫言本人及其作品的争论一直不断,在饱受赞扬的同时,也遭到了一些批评;而诺贝尔文学奖也因这次的获奖而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引发了关于诺奖价值的激烈讨论。莫言热的同时也出现了文学热。本文以莫言热为出发点,分对诺贝尔奖的态度、诺贝尔奖的证明作用和莫言获奖与客观因素的关系,以及对莫言与莫言作品的认知,三个部分考察文学及相关专业大学生对于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评价。
大学生莫言诺贝尔文学奖
官方对诺贝尔奖的定义是:“根据瑞典著名发明家阿尔弗雷德·伯恩哈德·诺贝尔的临终遗嘱,将其巨额遗产捐赠世人所设立的一项国际性大奖。它由瑞典文学院组成诺贝尔评奖委员会,每年颁发一次。评选的对象和标准是:不分国籍,但求对全人类有伟大的贡献,且具有理想主义的杰出作品。”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外界对其的评价褒贬不一,对其创作手法和主体意识的争论更是不绝于耳。而莫言本人在山东高密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对媒体坦承:“并不希望引起莫言热,如果不幸引起,希望大家尽快忘掉。”莫言同时表示:“期待引起读者对文学的热情。”他希望可以有更多的读者热爱读书,希望作家更加努力地创作,写出无愧于读者、值得读者阅读的作品。大学生群体作为文学的重要受众之一,其思想观念、职业规划最容易受到外界某些刺激因素的作用而发生变化。为了了解诺贝尔文学奖对大学生各方面的影响,本课题组进行了问卷调查。
2014年4—5月,我们向山西省财经大学、中北大学、太原师范学院、晋中学院和山西省传媒学院五所学校的文学及相关专业的2010—2013级学生发放了25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33份。问卷包括四个部分的内容:如何看待诺贝尔文学奖、如何看待莫言作品的内容与获奖、中国与诺贝尔奖、大学生与诺奖。
一、对诺贝尔奖的态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诺贝尔文学奖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文学中最高成就的象征与标志,成为了一个作家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甚至成了一些国家(尤其是欧美各强国)在国际文化和政治中增光添彩的重要工具。它具有使人一朝夺魁名满天下的巨大的力量,具有使某一民族某一国家威望大增的实际功效。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有关这个全世界极具权威性的奖项的讨论异常热烈。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之一便是:诺贝尔奖的权威程度是否超过了它本身的价值?或者说大众对于诺贝尔奖是否有些太过迷恋?
在对诺贝尔奖的态度一题中,75.53%的同学认为,诺贝尔奖是国家荣誉和对学术界成就的认可,它从某些方面上来说反映了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弱,公众想借此获得国际社会的承认。24.26%的同学认为诺贝尔奖的取得与否并不完全代表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创造水平,过分追求是一种虚荣的表现。盲目追求诺贝尔奖没有必要。(见图1)
选项小计比例A.诺贝尔奖是国家荣誉和对学术界成就的认可,因此我们想争取。96 41.2% B.诺贝尔奖的取得与否并不完全代表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创造水平,过分追求是一种虚荣的表现。43 18.45%C.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盲目追求诺贝尔奖没有必要。14 6.01% D.诺贝尔奖从某些方面上来说反映了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弱,公众想借此获得国际社会的承认。80 34.33%本题有效填写人次233
图1
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室主任黄昱宁认为,诺贝尔文学奖面对的还是世界文学中很小的一个点,虽然影响力大,但并不能涵盖所有的文学作品和文学本身,“它的视野还是有限的,只能了解世界文学的某个横断面”。
由以上可以看出,与黄昱宁先生观点所不同的是,大部分同学对于诺贝尔奖的权威性极其认可,认为它是世界对我国各方面实力的肯定。那么莫言之所以一跃成为大众口中最炙手可热的作家,也是有因可循的了。
而曾获美国图书奖和普利策奖提名的华裔学者黄运特说:“中国作家不要再将诺贝尔文学奖神圣化,在这个奖项背后其实藏着很深的语言不平等问题。”他认为,将西方的语言作为标准,来衡量中国作家的作品,本身就是一个容易导致偏见的事情。
那么我们是否能根据这样的标准来调整中国作家的作品创作标准呢?
在能不能用西方标准来改变或调整中国标准一题中,74.68%的同学都认为不能,中国国情复杂,不能用对西方的同一标准加之在中国身上。如果为了获得诺贝尔奖,我们沿着西方制定的标准去努力,这样的文学本身便失去了意义。
由以上可以看出,同学们与黄昱宁和黄运特先生的观点是基本吻合的。
这就延伸出了两个问题:第一,莫言获奖能否证明他是中国最好的作家?第二,莫言获奖与客观因素的关系。
二、诺贝尔奖的证明作用和莫言获奖与客观因素的关系
莫言本人说:“它就是一个奖,得了这个奖也不证明自己是中国最好的作家,我自己心里很清楚。中国作家有很多!写得很好的作家,成群结队,具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资格的作家也有很多。我想我是很幸运得了这个奖。头脑要清楚,绝对不要轻飘飘的,要站稳脚跟。”
在“中国作家是不是莫言最有资格获奖?或者说是否其获奖说明他是中国最好的作家”一题中,有84.12%的同学认为不能说明。15.88%的同学认为可以说明。
而在“诺贝尔奖的获得代表了什么”一题中37.34%的同学认为诺贝尔奖是西方的一种意识形态,文学奖只能说明作家的作品符合西方审美标准;32.62%的人认为,这是对作家认可的同时,也体现了西方意识形态对我国文化的冲击作用。而认为能代表作家文学成就的高度,是对作家能力的一种认可的比率有26.61%。(见图2)
由此可见,大部分同学认为,莫言的写作手法、思考角度比较西化。他的作品写的是中国人和中国故事,所透出来核心思想同时也是符合西方的价值体系的,因而得到了西方评委的认可。中国自己顽强而复杂的文明特征,是西方人难以理解的。因为西方价值观和中国的价值观的矛盾是难以调和的。所以如贾平凹、陈忠实这些作家,不太可能获奖,因为他们“太中国了”。
在促使莫言获奖的两个客观因素中,首先是获得诺贝尔奖与翻译的关系。
有一种观点称:莫言作品的翻译既是中国作家中最多的,也是最精准的。这使得莫言在今年夺标之前,就在欧美文坛享有广泛的声誉,萦绕在他头顶的获奖呼声一直不低。这些精准的翻译使得他的作品魅力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来,因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莫言自己也在中国驻瑞典大使馆举行的见面会上坦言:“翻译的工作特别重要,我之所以获得诺奖,离不开各国翻译者的创造性工作。有时候,翻译比原创还要艰苦。我写《生死疲劳》,初稿只用了四十三天。瑞典汉学家陈安娜,整整翻译了六年。”
在“翻译对莫言获奖的作用”一题中,88.41%的同学表示:莫言获奖,翻译作用功不可没。11.59%的同学觉得,翻译没有太大作用。
这说明,绝大部分同学认为,翻译家卓越的解读作品的能力和高超的翻译能力,将作家们作品中的丰富内容和文学魅力更加完整地呈现了出来。而小部分同学认为,符合诺贝尔的评奖标准和思想倾向,才是最重要的。是莫言凭借其浓郁的本土意识、高度自觉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及自身的文学修养,才获得了认可。当然两者都是莫言夺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原因,只是西方人以西方文化的角度,来评判东方的文字是否符合西方的评价标准和价值体系,这样的行为必然要有优秀的翻译人员作支撑,因此不同语言媒介的思想才得以传播,世界文学方才得以交流,中国的特有的文化才得以渐渐走向世界。
正如黄发有教授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的那样,莫言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和他在文学上的特色不无关系。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文的很多。“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没有哪个作家的作品像他这样被广泛译成英文,在世界上这样广为传播。”黄发有说,著名翻译家葛浩文比较看好莫言,所以几乎翻译了莫言所有的作品到海外。这对莫言摘得诺贝尔奖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图2
因此,精准而广泛的翻译与莫言获奖是有所联系的。
其次是获得诺贝尔奖与评委的关系。
莫言在“央视”白岩松的电话采访中坦言:“诺贝尔文学奖是重要的奖项,但并不是最高的奖项,只代表评委的看法。自己要尽快从热闹喧嚣中解脱出来该干什么干什么。”还有的报道称: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瑞典汉学家马悦然十分欣赏莫言的作品,两人曾有过三次会面,莫言还为马悦然的书撰了序,甚至有人批评说:“莫言给马悦然的书写序,马悦然就给了他一个诺奖。”
在“诺奖评委对莫言的态度与其获奖是否有直接联系”一题中,80.69%的同学认为有一定的联系。19.74%的同学认为两人并无过多私交,因而在评选过程中并不存在有失偏颇的现象。12.02%的同学认为完全没有联系,评委的喜好态度无关紧要,评选诺贝尔文学奖的唯一标准就是文学质量。只有0.43%的同学认为有绝对的联系。即马悦然对莫言的欣赏直接影响到获奖结果,促成莫言胜出。
以上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认为评委与获奖者之间的关系的确是促使获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诺贝尔文学奖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评委会每年都能收到几百份推荐信。经过严格审查,候选人被逐一淘汰。从确定肯定性名单,到缩减名单,直至最后做出决定,这一整套工作都是秘密进行的。应该说,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制度的严格以及评选工作的严肃认真,都是无可争议的。但是,候选人的提名、遴选不可能不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推荐人的声望与游说、推荐部门的权威性、推荐国的推荐战略就起着重要作用。也就是说,纵使诺奖的评定是公正的,马悦然对莫言的欣赏也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对莫言与莫言作品的认知
为了考察莫言获奖对学生的影响,在对莫言的认知程度上,我们设置了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在“你最初是通过什么得知莫言的”一题中,54.51%的同学选择了“第一位中国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新闻”这一选项,选择了“电影《红高粱》”“文学作品”“其他”的人所占的比率分别是27.04%、12.45%和6.01%。
在考察同学们对莫言所属文学流派的了解程度时,只有50.21%的同学选择了正确答案寻根文学。而对于莫言作品所属流派的回答中,有62.66%的同学选择了魔幻现实主义。
为了调查莫言获奖后同学们对莫言作品的了解程度,我们设置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前你读过莫言的文学作品吗?”有45.92%的同学表示他们并没有读过。第二个是“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你接触过他的哪部作品?”阅读率最高的是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蛙》,有32.62%的同学读过。其次是被张艺谋导演改编为电影的《红高粱家族》,有27.9%的同学表示曾经接触过。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即使是文学专业的大学生,对于莫言的了解也并不深入。更多的同学从新闻媒体得知了莫言获奖的消息,因由一时的文学热产生了想要了解的想法,于是选择了两部知名度比较高的作品来读,而在我们随机进行的对二十人的询问中,有人表示:“意蕴挺深刻的,用抽象的语言真实地表现出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也有人表示,“作品读不大懂”“语言太过奔放粗俗,有点读不下去”。
可见,莫言这个人本身对于大学生的影响并不能说多么深刻,更多的是这个事件本身所带来的对大学生精神层面和思想层面潜在的影响。
有人说,莫言作品里大面积存在着“审丑”,言辞粗鄙,对人性丑恶的一面极力夸张描写。针对这个观点,我们设置了“你如何看待其作品的价值导向”这一题目来调查学生对这种审丑的态度和认知。有87.98%的同学认为,莫言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原来有这样一副丑陋的面孔。在极力描写丑恶的同时更着重突出人的反抗和斗争,认为这样的“丑化”无伤大雅。而另有12.02%的同学认为,作品中的描写有很大一部分是假的、丑的、恶的,完全是肆意夸大、丑化当时的社会。他的作品充斥着黑暗、野蛮和落后,提供不了幸福感,提供不了阅读的愉悦。
在对莫言作品的态度方面,80.25%的同学表示了认可,他们认为其作品是对中国社会的现实反映,加之作者对于现实中的这些残酷和黑暗所发出的强烈的声音,是作者极强的反叛意识和欲望宣泄。有11.59%的同学认为这样的作品过于直接和黑暗,有过分扭曲和夸大事实的嫌疑,不过是为了迎合西方口味罢了。
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对于这些“审丑”描写表现出欣赏态度。莫言以极端的“审丑”客观地表现社会、表现人生,最大限度还原真实。他毫无顾忌地描写污秽、肮脏、恶心的对象,既是对传统审美观的挑战,更是通过这些具有强烈刺激性的语言来吸引读者注意,从而更加有力地对制度的残酷、人心的冷漠、人性的缺失进行辛辣的讽刺和批判。
四、结论
我们从以上几项数据得出结论:当代大学生能够比较客观地看待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同学们虽然对于诺贝尔奖这个奖项抱有浓厚的崇敬之情,却也不盲目追求,认为我们应当迁就西方的标准和价值体系;虽然为莫言获得文学奖而感到骄傲,却也认可莫言获奖的背后,除了他本人的实力与努力之外,离不开“天时”“地利”的客观因素作支撑;虽然对莫言“审丑”的行文风格不甚习惯,却也努力去了解和发掘其中的深意,并肯定作者直言不讳之下的用心良苦。
[1]蔡毅.诺贝尔奖与中国文学发展方向[J].云南社会科学, 1995(3).
[2]廖阳.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N].东方早报,2012-10-12(1). [3]陈祥蕉.阿来对话黄运特:中国作家没必要迷恋诺奖[N].南方日报,2012-08-28.
[4]刘康.莫言获奖,因为他不太“中国”[DB/OL].2012-10-
[5]姜小玲,施晨露.莫言得奖,翻译有功[N].解放日报,2012-10-13.
[6]李丽华,周丽娜.中国作家与诺贝尔文学奖[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1).
作者:王霁雪,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在读本科生。
编辑:水涓E-mail:shuijuanby@sina.com
本文系201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对文学及相关专业大学生的影响研究”(编号:201310119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