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创造性阅读
2014-07-19罗静杨友军
罗静 杨友军
摘 要:语文是一门以培养学生工具性和人文性教学为主的课堂,是以培养学生感知语言魅力,运用语言技巧为主的课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创造性地阅读。
关键词:创设情景;创造阅读;感官参与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391-01
语文是一门以培养学生工具性和人文性教学为主的课堂,是以培养学生感知语言魅力,运用语言技巧为主的课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创造性地阅读。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创造性阅读呢?我认为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景,构建学生乐学的环境
学生对事物的态度源于兴趣,源于好奇。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积极地学习。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有激情,让课堂变得有生命,要精心地上好每一堂语文课,教活语文,用活语文,才能让学生学得兴趣昂然,享受语文学习带来的乐趣,从而逐步地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鹬蚌相争》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结合画面,充分想象、交流沙滩的美和河蚌的惬意,思考在这优美的环境中,它们之间会上演怎样一个有趣的故事呢?然后出示课题,紧扣“相争”,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这样的创设,学生就能很容易地入情入景,教学也能水到渠成。
二、感官参与,搭建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要起到在适当的时候为学生的学习“导”和“引”,而学生才是真正学习的主角。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学会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有价值的知识。而一个善于“导”和“引”的教师,是需要经常性地调动学生的手、眼、口、耳、脑等感官,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批注问题、感受,圈画关键词句,交流自己的所读、所想、所获,促使他们最大限度地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
三、个性阅读,实现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
语文阅读教学,实际上是通过对语义的理解、体会,引导学生根据自己以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发表对其文本的不同见解,从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实现与文本的真正对话,逐渐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如我在教学完《花是种给别人看的》一文时,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将这篇课文定为《花是种给别人看的》呢?”大部分学生都回答是因为德国人爱花而种花,因为爱花而让更多的德国人欣赏花的美。可有一个学生却回答说是透过这个题目,实际上更能看出德国人有像花一样美好的心灵。一石激起千层浪,我及时引导学生寻找文中哪些语句更能体现德国人种花的真正目的。学生们纷纷加入了讨论,最后,我在他们讨论的基础上,抓住“美丽”一词,给他们作了全面的总结,让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分享美、奉献美的美好情怀。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平等地对待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调动他们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阅读得到张扬,实现思维碰撞的“火花”。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语文课堂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让他们尝试阅读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这样,才能真正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