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发散思维训练

2014-07-19曾义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初中作文发散思维训练

曾义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育已经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有效训练,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促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看待同一个问题,启发他的发散思维。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发散思维;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082-01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使学生思维敏捷,思路开阔,思考周密,认识深刻,具有独创性目的。这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发散性思维以其独特性、变通性及流畅性使学生在作文构思时获得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并不落俗套的效果。文贵有新意,立意的优劣关系到文章的成败。写文章,要求立意鲜明、深刻、新颖。立意新颖,就是要变换立意角度,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不但要传授发散方法还应该培养对发散方法进行检索与提取的能力。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辐射思维,其方式就是演绎推理,发现特点,对事物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探索。不善于求异,就永远不能真正理解、驾驭多姿多彩的世界。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呢?

一、从模仿入手,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适当地根据教材的编写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发散思维。在让学生阅读了例文后,不放再原文给题目加上一些条件限制,内容就能更明显更具体地显现出来,这样就能较好地把握要写的内容。比如,《园丁》可变为“城市的美容师——园丁”“辛勤培养祖国花朵的园丁——老师”“园丁颂——记我的教师二三事”。又如,“春天”可变成“艺术的春天”“科学的春天”“春天——播种的季节”“充满希望的季节——春天”等。这样,主题更明确,不致因宽泛而无从下手。

比如让学生阅读了郭风的散文《桥》以后,指导他们模仿作者在“桥”与“塔”的对比中展开联想,让学生在正反对比中引出议论。除了逐步积累发散思维的方法,以供使用时检索与提取,每一种思维方法应分解成几个步骤反复训练。如巴金的《灯》,由眼前到回忆,由自己到他人,由山那边到古希腊……假如作者不是操作思维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去运动,是不会有那么多具有特殊意义的“灯”和“光”供作者运筹,供他作为主观思绪的寄托的。

在指导学生模仿“灯”的构思时,不妨将作者的思维分解成这样几个步骤,如指导学生写题为《黑板》的抒情散文时。“由眼前想到过去”,学生想到幼时父母教他识字的小黑板,小学里黑板上的加减乘除,中学里黑板上的分式、方程……从而得出“黑板是人生的摇篮”的认识。“由此地想到彼处”,于是学生想到了校园内的,商店门口的,门卫室窗口的等种种黑板报,于是就会得出“黑板是社会万花筒”的结论,并意识到自己从这不透明的窗口了解了生活的众多方面。“由一般想到特殊”,学生想到战争年代八路军战士以石板代替黑板学习文化,想到《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写在黑板上的“法兰西万岁”于是发出了要珍惜现有条件的肺腑之言。这样,对训练学生写作时的发散思维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从审题立意入手,开阔写作思路

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作文能否立意新颖,感受独特;构思时能否浮想联翩,思绪如天马行空。这种思维发散活动建立在知识与经验的积淀上,是思维操作方法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然,我们在审题立意时,由于思维的程式化和定势化常常会对学生的发散思维有一些妨碍。如:看到蜜蜂就立意勤劳,看到蜡烛就立意无私奉献,看到仙人掌就立意生命力顽强……在这样的定势里,学生的发散思维基本上被抑制了,他们的作文会出现大量相同的主题立意,这是我们应该避免的。与程式化相反的,则是立意的多彩化。学生的思维是有可塑性的,在于教师的引导和启发,立意时应训练他们多找立足点、发散点。各角度的特点和可能性都予以考虑,以产生独特或新颖的立意,创造性也许从此起步。如:蛇会咬人吃青蛙,是害虫,但它能抓老鼠,保护庄稼,又是人类的朋友;垂柳婀娜多姿,给人以美,但它却很难成为栋梁……这样,引导学生走出定势,多思多悟,发散思维就会得到培养和训练。

另外,还可以在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寓发散思维于授课之中,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久而久之,使学生形成发散思维的习惯,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就会随之逐步提高。因此,在整个初中阶段应将发散思维的训练在中,应该尽量避免出现思维的程式化,应提倡多样化。

三、注重方法,按部就班进行训练

训练学生发散思维方法很多,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多角度比较,多角度思考,多角度联想,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得到提高。在具体教学中,可以按单元进行教授。每单元教会一种发散方法。首先注重方法辅导。这包括分析范文,了解思维发散的模式,并按此发散方法练习作文。其次,加强巩固练习。重点为讲评本单元所传授的方法掌握运用的情况。如写作《桥啊,桥》一文,一位同学由面临高初中难以衔接产生的苦恼希望能为自己建立一座桥,让这座桥将她引向所爱、所憧憬的理想的彼岸。文章的思路在今昔对比中展开,在对未来的追求中延伸,文思如涌。讲评既强化了方法指导,又激起"我也行"的自信,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在写作中再实践。第三,锻炼知识的迁移能力。重点为比较已教授过的几种发散方法,培养运用检索与提取的能力,进行综合运用的示范。这样坚持训练下去,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训练要从各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写作时不再依赖课本和教师,由运用单一的方法到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由以教师引导为主逐步过渡到学生运用为主,由模仿到形成方法系统的过程。让学生走出传统的作文模式,改革思维单一的弱点,从多方面多层次思考问题、多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办法,最终达到训练思维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作文发散思维训练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的几个基本原则
例谈发散性思维训练
金融新晋军的“发散思维”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