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听力中的问题和策略研究

2014-07-19付云

教育界·下旬 2014年6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英语听力听力

付云

【摘 要】随着交际语言教学法的广泛应用,听力的大学英语教学当中愈发重要,然而我们所面临的现状却是学生的听力能力普遍不高。本文详细分析了大学生听力理解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为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解决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听力 语音知识 技巧在交际语言教学法诞生时,在很短的时间内取代了之前统治外语教学领域数百年的语法——翻译教学法,成为了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纳的外语教学法。两者最显著的差异在于教学的核心不同:语法——翻译教学法以语法教学为核心,而交际语言教学法则以交际教学为核心,即前者强调语言的知识性,后者强调语言的功能性。随着交际语言教学法的盛行,外语教学的重点也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转为培养其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听、说、读、写四大基本技能成了测试外语教学成绩的标准。从四种技能的排序就可以看出来,“听”是放在第一位的,因为交际语言教学法强调以交际为核心,而最常见的交际方式便是对话,对话中只有先听懂对方语言要表达的意思才能正确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意思,因此,一旦在“听”的环节中出现问题,就很难完成交流的任务。我国也在英语考查方面增加了很大的比重,然而尽管做出了种种尝试和努力,我国现在面临的状况却是学生的听力能力仍然普遍较弱,因此我们不得不思考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影响学习者听力能力提高的因素有很多,但总的来说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英语语音知识和技能的缺乏

学习者对于英语语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其听力水平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要实现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作用,英语发音是首先要克服的障碍。

首先,要能够区分相似的发音。这里相似的发音指的是在发音器官和发音部位上非常接近的容易混淆的发音,比如轻辅音与浊辅音、长元音与短元音等。

其次,要能够掌握英语中连读的基本规律。连读是英语发音的难点之一,主要原因是在汉语当中没有连读现象,所以学生会感到很不适应。英语中的连读现象非常普遍,要克服这个难点,除教师要讲解连读的基本规则之外,学生多听和多模仿是最有效的方法,当学生对连读现象感到很熟悉,而且自身也养成连读的习惯之后,连读就不再是什么障碍了。

第三,了解英语语调的作用和重读、弱读的特点。其实这一点对中国学生来说并不是太难掌握,因为语调和重读弱读现象在几乎所有的语言中都存在,包括我们的汉语。同样一个句子,语调或重读的部分不同,所表达的意思就不同,有时候甚至会表达出完全相反的意思。

二、英语词汇量的欠缺

这里所说的学生词汇量的欠缺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首先指的是词汇量绝对数量的欠缺,尤其是一些常用词汇,例如英语四、六级词汇;另一方面指的是积极词汇量的欠缺。现在我国英语学习者对大多数词汇掌握的程度仅停留在认识的层面上,当在听力材料中听到这类词汇时,当然就很难理解或者至少需要一段较长的反应时间,这样一来就严重影响了听力的效果。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记忆单词的方法,让学生记住更多的词汇,更要教会他们使用这些词汇的方法,通过适当的练习使他们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

关于词汇量对于听力的影响还有两点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关于英语词汇的一词多义现象,这就加大了听力的难度。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使学生掌握所学词汇的尽可能多的意义。其次是要根据所听内容的上下文来快速反应选择该词最合适的意思。另外一点是关于听力过程中关键词的掌握。

三、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语言不能脱离产生它的文化而独立存在,在中国的文化氛围中学习英语语言,自然要遇到相当的文化障碍。文化障碍反映在英语听力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中西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其次是对习语的理解。很多英语中的习语与其字面意思是大相径庭的,不了解相应的传说或典故,就很难理解它们在听力材料中所要表达的意思。第三是地理历史知识的欠缺,在听力中往往会涉及一些地名和人名,而这些地名和人名往往与其本民族的历史相关,这也直接导致了理解的偏差。

四、主观心理因素的影响

除英语语言本身的特点、语言学习者各方面知识的欠缺这些因素对英语听力的影响之外,学习者自身的心理因素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能够影响其听力理解。要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兴趣,主要有以下两条途径:一是选择有趣味的符合大多数学生兴趣爱好的听力材料;二是在进行听力练习前务必要把这次练习的目的和任务告知学生,当学生抱着明确的目的来进行听力练习的时候,他们的注意力和欲望都会变得更为强烈。其次,学习者的情绪也能够影响其听力理解。

英语听力是一个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复杂的过程,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明确学生在听力理解中感到困难的一些主要的原因,并且提供了一些可行的解决办法。但值得注意的是,听力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只有通过长期的、刻意的练习和积累才能最终实现飞跃,而这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顾嘉祖,陆昇. 语言和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 戴炜栋.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

[3] 陈笑芳. 大学生英语听力的心理分析与对策[J].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

endprint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英语听力听力
趣味英语听力 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Smart Home Devices◎
趣味英语听力:Top 7 Most Common Types of Bread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