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去欣赏音乐
2014-07-19杨晓华
杨晓华
摘 要: 在音乐教学中,审美基础、审美反应、审美过程、审美差异都影响学生欣赏时美感的获得。教师要引导学生讲究审美方法,懂得欣赏音乐,从而获得美感。
关键词: 审美 音乐欣赏 美感培养
音乐欣赏,是指人能通过欣赏音乐进入音乐作品的意境,从而发挥想象感受美并陶醉在音乐的海洋里,与创作者一起品味作品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创作音乐的人都希望写的作品有很多人喜欢、欣赏,而欣赏音乐的人都想成为音乐作品的知音人,从而感受音乐带来的魅力和愉快的心情。但在现实欣赏过程中,其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一些优秀的作品往往少有问津,一些经典之作往往缺少共鸣,究竟原因何在呢?
世间万物,风景各异。然奇山异水,才会吸引众多游者领略欣赏。同样道理,一部音乐作品必须通过音响媒介,传达给欣赏者。只要作品真的存在美,就会被欣赏者喜欢。由此可见,创作与欣赏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如果学生有了科学的审美方法,但缺少作品的美因基础,最终难以达到欣赏的目的。如果学生听一些优秀作品甚至世界名曲时还无动于衷,或不得要领,就只能说明欣赏水平不高。
审美内容很复杂,无论其中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学生欣赏受限。一切热爱音乐的人大都喜爱欣赏,学生也都盼望能听懂音乐,从中品出一些味道。我在假定作品中确实存在美因基础的前提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讲究审美方法,成为高雅的欣赏者。我认为学生欣赏音乐时美感的获得和审美领域中的四方面因素有关。
一、与审美基础有关
欣赏一曲好歌,不是所有学生都能仔细感受,有的学生会随着优雅的旋律陶醉其中,有的则不屑一听甚至显得很厌烦,这种情况的出现就是由于学生审美基础的差异造成的。审美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思想境界方面:在生活中爱和恨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每个人都是以不同的世界观、不同的立场观点欣赏音乐,但只有具备高尚的思想、科学的态度,才能从中获得美感,从而懂得欣赏。
2.生活经验方面:优秀作品的音乐形象都是从社会生活、民间风俗中提炼、概括出来的。对于生活经验不是很丰富的学生来说,或者对作品表达的生活环境陌生,都很难产生共鸣,因而不懂得欣赏。尤其让学生欣赏充满戏剧性矛盾的西洋歌剧音乐时,由于缺少对歌剧情节的了解,更难以听懂音乐,更不要谈细细欣赏作品了。
3.音乐修养方面:欣赏音乐要具有一定的乐理知识,就好像要读懂书先要识字一样。音乐修养的内涵较丰富,如能识谱,有音高、调性感觉,懂得运用节奏、拍子,还有各种声音,如人声、各种乐器的音色,知道各种音乐语言和结构、体裁的特点,等等。只有具备了有关音乐知识,才有可能深入理解音乐。
4.心理条件方面:学生的审美心理其实都带有新鲜的、求不同的因子,标新立异的作品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反之,思想保守的人是絕不可能被那些新手法、新角度、新音调、新节奏所打动的。
学生要会欣赏音乐首先要有一定的思想境界、丰富的生活经验、全面的音乐修养和求新的心理条件等审美基础。
二、与审美反应有关
同一部音乐作品,有的学生听了之后非常开心,愉悦都写在脸上。有的听了之后很平静,有的半途而废、无精打采,有的甚至显得非常厌恶。这些截然不同的反应,与以下审美反应的三方面特征有关。
1.直觉方面:欣赏过程中的美感首先是凭直觉感觉,有的作品一听倾心。这种灵敏的直观性要靠平时丰富的知识和大脑记忆完成。当生动的音乐形象传入耳膜时,就会唤起早已储存的审美经验,产生直觉的美感。反之,没有丰富知识的学生,是不可能产生直觉的美感的。如有些学生听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时,引子还未奏完,反应迟钝,没有感觉到旋律的优美、动听,而兴趣乏乏。
2.感情方面:审美过程总是充满情感色彩的,一般都会随着旋律的起伏而表现出快乐或悲伤。感情丰富、对音乐变化反应灵敏的学生,能听出音乐的真谛;情感冷漠、对音乐高低、长短、强弱、快慢、明暗反应迟钝的学生,再优美动听的音乐也只能不动声色,毫无感慨。
3.目的性方面:欣赏音乐能够获得娱乐、休闲、陶冶情操、渲染气氛、背景衬托、身心健康等多种功能。每部音乐作品都有特定的表现功能,学生可根据具体的需求,有的放矢地欣赏音乐,犹如品尝一杯咖啡,让人回味,就会从中获得美感。如果不是有针对性地欣赏音乐,就会产生反感。
审美反应中不同的直觉性、感情性和目的性制约着对音乐作品的欣赏。
三、与审美过程有关
根据多年教学实践,我体会到,审美过程是从感性到理性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因为欣赏一部作品都会出现不同的感受,有的欣喜若狂,有的思绪万千,有的感同身受,身临其境,其实审美全过程大致经历以下阶段。
1.感知:当学生的听觉器官接触到音响时,便会产生感知。这种感知往往来自作品中新奇的音响、亲切的音调、生动的节奏、巧妙的结构。如初听《天路》时,就会被那种细腻抒情、典雅优美的民族风旋律所吸引,这是对作品的第一感知。
2.想象:欣赏音乐作品时,欣赏者头脑中进行创造性再现。音乐情景开启了学生的记忆,拨动了感情琴弦,突破了空间界限,发挥了想象,沉浸在美感之中,如痴如醉地在音乐作品的意境中翱翔。
3.共鸣:指欣赏者因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境界而产生的情感共识,是审美过程的最高阶段。表现出疯狂的倾倒、真诚的敬爱,随着音乐旋律的跌宕起伏而心潮澎湃。
同一部作品虽然有许多爱好者,但爱的程度深浅不一样,由于学生进入审美过程的阶段不同,欣赏层次自然有差异。
四、与审美差异有关
每个学生的涵养、兴趣、心境、性格、爱好不同,决定了审美效应的不同,即使同一个学生在不同时间、环境下,对同一审美对象的感应也不同。
1.因人而异:由于学生的具体情况存在差异,美感效应也存在差异。有的人喜欢听快节奏的歌,有的人喜欢听抒情优美的歌,有的人听得懂歌曲而听不懂音乐剧,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某些优秀作品少了一些知音。如优美动听的《梁祝》,在追求狂热的新潮青年的面前,可能会有太慢、太温、太伤感的感觉。
2.因时而异:由于同一作品在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不同时间中的欣赏结果不一样。当学生心情不好时听一首欢快的乐曲,共鸣程度不言而喻。曾经让人振奋的曲子现在再听可能会感觉“今不如昔”。如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流行的《保卫黄河》,曾鼓舞无数热血青年奔赴抗日前线与侵略者浴血奋斗,在当前和平环境中让学生听这首歌,激动程度会差很多。
3.因地而异:学生对于自己民族的音乐比较容易接受和感知,地域、地点的差异在欣赏时会制约情感的获得。如西洋歌剧,对于大多数习惯于民族小调的学生来说,可能不容易被感染。
由于审美差异的存在,学生欣赏时的美感获得并非与审美质量成正比。只有选对适合的优秀作品,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欣赏。
音乐教师必须持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引导学生从心灵深处理解音乐,深刻、准确地领会作品的感情内涵,真正懂得欣赏,细细欣赏,欣赏世界万象,欣赏人生真谛。
参考文献:
[1]刘智强.音乐与人生.
[2]音乐欣赏.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