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差生”形成的原因和对策

2014-07-19陆小明

考试周刊 2014年41期
关键词:形成原因转化策略差生

陆小明

摘 要: 在农村初中生中,存在这样一些学生,上课不怎么听讲,作业不能完成,学习成绩不好。被称为“差生”。教师要用自己的良知和责任唤醒和鼓舞这些“差生”,践行有人性、有价值、有生命体验的教育过程。这样,教师的爱和付出会开出美丽、多彩的花朵,结出丰富、完美的硕果。

关键词: “差生” 形成原因 转化策略

一、问题的由来

在一次自习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到教室里叫了一个作业没交的学生,在安静的教室里,他站了起来,并慢慢地走出了教室,嘴中冒出了一句不可思议的话。

在农村初中生中,存在一些这样的学生,上课不怎么听讲,作业不能完成,学习成绩不好。他们在课堂上,东张西望,偶尔弄出点声音,随便翻翻东西、发发呆、睡睡觉,一到下课是他们的天下,他们称为“差生”。

二、“差生”表现种种

据我对班级学生的观察分析,“差生”的表现主要有: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差、道德品德差、心理素质差,而且大多数是复合型“差生”。单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在行为习惯、道德品德方面没有什么问题,这种“差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往往涉及智力(包括智障和偏科等,如普遍恐惧英语,女生恐惧数理化,这些可以通过开发智力加以改善)、兴趣、学习基础和学习意志等方面。行为习惯差的学生,着重表现为上课好动、喜欢讲话、做小动作,下课贪吃零食、不爱护公物等,但这些不良行为习惯往往不存在品德问题,没有恶意。道德品德差的学生具体表现为平时喜欢打架斗殴、损人利己、与人为恶、巧舌如簧、早恋,等等,他们中有些人往往智商较高、能力较强,因而,他们的破坏力也较大。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往往不能够正确对待社会、学校、家庭中的挫折,因而往往消极颓废,这种学生也容易被人利用。而大部分“差生”往往是复合型“差生”。而且,有些类型的“差生”与另一类型的“差生”往往是因果关系。这样,“差生”情况就异常复杂。

三、“差生”形成原因

1.家庭因素

现在大多数家长培养孩子的理念令人不敢恭维,只满足于自己的孩子“长长个头”、“不吃亏”甚至“结交朋友”等,不一而足。真正激励孩子树立远大理想,指导孩子不断追求、健康成长的不多。家长是否担当了第一任老师的职责?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些家长是制造“差生”的第一人。

2.学校因素

不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差生”的形成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每学期考试用几个分数量化学生,教师一锤定音,排名靠后的学生被冷落忽视就不足为奇了。试想,你费尽心血帮助这部分学生,使他们心理健康发展了,学习有进步了,懂礼貌了,等等,领导却不予理睬。也与教师的量化有关系,为了自己的量化得高分,在世俗的功利目标面前,很多教师违心和无奈地选择了培养“优生”的政绩工程。当教育评价引领教师走向功利世俗时,教育成为获得某种利益的手段时,“差生”就有了滋生的土壤。

3.社会因素

社会上不正常的现象促进了“差生”的生成。一方面社会用工总是倾向于高学历,让一般人望而却步,即使努力也达不到的目标,谁还会为之付出无谓的劳动。因此,学科成绩一般的学生家长也就对学生放任自流了,学生也落得轻松。另一方面,社会上的弱肉强食现象加剧了人们心理的失衡,学科成绩好不一定能在社会上“混得好”,“差者”更差,中者变差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四、转化“差生”的策略

在对待“差生”的问题上,教师的态度主要有:情绪化,盯着学生的“短处”不放松;要求苛刻,学生做不到,逼着做,直到“仁至义尽”,最后放弃;也有苦口婆心地教诲,使得“差生”烦躁不已。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体会到,对待“差生”不能急以求成,而应讲究一些方法与策略,以下几条经验以供探讨。

1.宽容和尊重

由于“差生”的行为客观上具有的负面影响,一般人都是把这种负面影响看成“差生”之过,而很少想到此种过失与他人有关。但从“差生”的形成可以看出,大部分“差生”是无奈地被挤进这一行列的,他们本身是无辜的。因此,教育者对“差生”的行为应该宽容一些。

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当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只要有人类存在,人个性差异与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就存在。所以教師对学生要宽容、豁达,教师要同情那些缺少天赋,在生理上有某些缺陷的或者成绩差,或者犯了错误的学生,用同情心唤醒学生的上进心、自信心和自尊心,帮助他们消除自卑感,排除他们的烦恼和悲伤,用热情和温暖鼓励学生充满信心地学习和生活。

同时要尊重学生人格,以平等态度对待学生,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学不是要求学生在各方面平均发展,成为同一模式的人,而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比较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高。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者的明智就在于他能够从似乎都差不多的学生中,发现每个人特有的兴趣和爱好、特长和志趣,大胆地让每个人的才能得到发展。适时地倾听,平等地交流,发自内心地给予帮助,对这些“差生”行为习惯的纠正和个性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2.批评和惩罚

对于“差生”的塑造需要批评甚至惩罚,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格,能培养学生抵抗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有些“差生”做错事后你批评他,他往往一面巧舌如簧,一面痛哭流涕,显得万分委屈的样子,如有个学生做课间操时东奔西跑,叫她到前面站着,她感到委屈,一面哭泣,一面说自己丢面子,说老师应该如何如何教育她才对,好像她很懂事的样子。实际上这个学生平时根本不为自己的过错感到脸红,对教师简单的批评,她根本不理不睬。对于这样的学生就不能因为同情而安慰她,更应该义正词严地训斥,使她明理,使她找到改正自己错误的勇气。

对于“差生”的惩戒,特别要注意的是动机不能模糊,对“差生”的惩戒是爱,不是恨,因此,每次惩戒以后,还必须与学生交心,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白教育者的用意,才能让学生主动配合教师的工作。

3.自信和理想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个人发展根源的机灵点,使孩子在他能够充分显示和发挥他天赋素质的事情上达到在他的年龄可能达到的卓著成绩。”哈佛校长福斯特说过:自信成功的人,已经成功了一半。对于“差生”我们要对其付出真诚的师爱,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想方设法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他们战胜自我,增强自信。

同时要加强对他们的理想教育。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一个人只有有了远大志向才能激发出火一般的热情,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冲破重重阻力,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奋斗。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必须引导学生向古代、现代、当代和国外一些有远大志向的名人学习,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用名人事例及他们身边的事例点燃理想的火把。一个人的学习、工作随着理想走,成功就会随着工作来,这是一个简单的规律。我们要帮助学生分析造成“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寻找失败中的成功因素,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对学生的任何一点成功都给予肯定,并用自己赞赏、喜悦的心情感染学生,引发他们积极的情绪体验,以达到教育效果。

教育需要天使,不需要魔鬼。我们要用自己的良知和责任唤醒和鼓舞那些“差生”,践行一种有人性、有价值、有生命体验的教育过程。我相信,我们的爱和付出会开出美丽、多彩的花朵,结出丰富、完美的硕果。

参考文献:

[1]新浪博客,苏霍姆林斯基研究博客.转差理论的基本点.

[2]普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形成原因转化策略差生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教学策略
浅谈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浅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
唐代女性服饰考略
大学“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浅析
职校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对策研究
差生妈妈的六年艰辛育儿经
让“差生”变好其实很简单
让“差生”在你眼里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