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的分析与诱导
2014-07-19李雅丽
李雅丽
摘 要: 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和自觉锻炼的习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扫除其心理障碍。本文针对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的成因进行分析,针对其不同表现形式,提出扫除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的不同手段和方法,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体育运动 心理障碍 心理分析 心理诱导
体育教学中,教师按照设计的程序实施教学,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具体表现为: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沉闷,教师的教学意图难以贯彻,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充分发挥,身心得不到锻炼,严重的还会形成心理障碍,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严重的困扰。因此,探讨各种不良心理障碍的各种表现、产生原因及对策是我们必须重视的。
分析这种现象,在排除教材、教法是否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和生理特征因素外,主要是学生对学习存在心理障碍,不能情绪饱满地投入体育活动中。这时,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诱导者,应及时捕捉学生不同的心理状况,把握信息反馈,及时进行分析诱导,使之身心愉快地从事各种练习是当前体育教学有待探索的问题。
1.心理分析
学生产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可从学习动机、教材的趣味性和难易程度、性别差异和教师组织教学对学生心理活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1.1学习动机的正确与错误之分。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一直存在“重智轻体”的思想,受这种思想的影响,部分学生对体育课表现得无所谓或不厌烦,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把体育课看做必须完成的任务,从而造成对体育学习的冷漠和不重视。即使在正确学习动机的支配下,也有间接远景性动机和直接近景性动机的区别。前者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后者则动机较具体,且有实际效能,但作用较短暂且不稳定。
1.2教材的趣味性和难易程度对学生的心理活动产生直接影响。教材的难度不大,趣味性较强或带有一定的竞争性质,学生就能积极地,甚至争先恐后地参加练习。那些学习动机不正确的学生也会在课堂气氛的感染下主动参加练习。反之,因练习枯燥乏味而显得被动、注意转移,完成动作的质量不高。
1.3男女性别差异在心理活动上有明显差别。男生好动一般更喜欢竞赛性活动,练习时自我意识强,带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表现力。女生多喜欢动作轻快、优美,运动强度不太大的项目,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得惰性较高,怕晒太阳、出汗、怕脏、怕苦、怕累,害怕跌倒受伤。特别是她们有害羞心理,不愿在异性面前练习或不愿接受男教师的保护等。
1.4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诱导者。教师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和言谈举止等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素质不高,仪表不端,教态不严谨,动作示范不规范,讲解枯燥呆板,缺乏趣味性,没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就不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消极、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理障碍,而如果教师精神饱满地进入课堂,以规范、亲切的语言进行讲授,就能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
凡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影响学生学习情绪的心理活动均被称为学习心理障碍,即一种暂时失去心理平衡的状态。必须加以心理诱导,使之向好的方面迁移。
2.心理诱导
心理诱导,即教师通过言语、行为、环境调节等手段给学生以良性刺激,从而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使暂时失去心理平衡的状态得到恢复的教育过程。诱导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2.1言语诱导:所谓语言诱导就是教师通过语言信号给学生以良性刺激,從而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过程。常见的言语诱导方法有:鼓励性说教、全体谈话或讨论和个别谈心三种,体育教学中采用较多的是鼓励性说教和个别谈心。
2.2行为诱导:即教师以动作、手势、眼神等行为的具体直观刺激,给学生以鼓励,使之产生信任感、安全感,从而调节学生心理状态的诱导过程,它与言语诱导有质的区别,不以言语信号而以形象的直觉刺激为诱导,具有诱导过程简洁明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特点,但需要诱导者具备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3环境调节:环境调节是言语诱导的辅助形式,它是在教师的诱导下让学生的心理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得到陶冶和调节,或改变练习环境,如场地、器械设施的安全性、降低练习难度等,被动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但必须逐步提高要求,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3.结语
本文对学习心理障碍的分析与诱导,是在排除教材、教法是否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和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体育教学是一个全方位的双边活动过程,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身心发展特点及情绪特征教学,以增强体质,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体育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学生在各种条件下心理和情绪的特点,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从实际出发进行体育教学,不断以开拓进取的精神,积极探索,努力提高学校体育教学的水平,并且学会运用心理学原理积极开展课内外宣传工作,使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浅论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心理障碍.贵州体育科技,1997:39-41.
[2]刘霞,郭建辉.大学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成因的研究.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64-65.
[3]杨辉.大学体育教学中学生锻炼心理障碍形成及消除[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