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经济视野下的河北省高职院校 SWOT分析

2014-07-19欢,王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5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经济

薛 欢,王 佳

(河北联合大学 轻工学院, 河北 唐山 063000)

区域经济视野下的河北省高职院校 SWOT分析

薛 欢,王 佳

(河北联合大学 轻工学院, 河北 唐山 063000)

近年来,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岗位多、毕业生多但难就业的现状使高等职业教育重回大众的视野,并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只有正确认识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才能保证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作用,为振兴区域经济而服务.本文基于SWOT 分析框架,深入探讨了区域经济视野下的河北省高职院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从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三个层面分别分析了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力求实现高职教育与经济双赢的理念.

河北省;高职教育;区域经济发展;SWOT 分析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可见,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其重要的职能.要实现这一职能,高等职业教育就要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区域的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仍然存在许多不协调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1 河北省高职院校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1].SWOT分析法有利于高职院校认清自己面临的内部形势,分析自身资源方面的优势与劣势,清楚地把握全局,同时,有利于其认清外部环境,把握外部环境的机遇和挑战,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合理定位,科学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

1.1 高职院校的内部优势(Strength)分析

1.1.1 以市场为导向,重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图1 高职院校的 SWOT分析图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大多依靠当地经济发展为依托,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专业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企业的具体需求进行日常教学,不少学校都与企业签订了定向培养计划.因此,与普通专科或本科相比,高职学生更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技能上更胜一筹,在就业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

1.1.2 国家示范性工程的实施,增强了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能力

教育部在 2006年启动“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程”,至今已经遴选 100所高职院校进行重点建设.示范建设院校在探索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单独招生试点、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跨区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引领了全国高职院校的改革与发展方向[2].同时,很多学校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多的管理人员、骨干教师到国外进行考察和进修,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观念的转变、课程和教材的开发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增强了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能力.

1.2 高职院校的内部劣势(Weakness)分析

1.2.1 专业结构与产业发展不协调

“十一五”期间,河北省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壮大.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其相互支撑,度过了和谐发展的蜜月期.但是,目前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不协调的现象依然存在.具体表现为招生与人才需求不匹配.2008年河北省高职院校招生情况统计显示,三大产业计划招生人数分别是 1.67%、28.92%和 69.41%,而河北省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3.17%、52.82%和 34.01%,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分别是 40.42%、30.96%和 28.62%.显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同三大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以及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存在一定的不一致性,一产专业招生数明显低于其经济增加值以及就业需求,三产类专业明显高于其经济增加值与就业需求[2].其次,招生与行业人才需求不相适应.河北省经济发展紧需的高技能人才密切相关的专业招生比例相对偏少,热门专业设置的重复率高,如旅游管理、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等热门专业的设置重复率也都超过了 40%[3].

1.2.2 办学观念陈旧,才培养与岗位需求不相匹配

近年来,就业市场出现岗位需求量大但毕业生就业率低的现象.究其原因,一些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和模式陈旧,并且受传统的以学科为本位的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蓝领工人社会地位低下,职业教育是低层次的教育,因此自身降低了对教学质量的要求;并且开设的专业课偏重于理论教学,人才培养与实践学习脱节,体现不出职业教育相对于普通本科教育的技能优势,造成了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和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偏低的现象. 1.2.3 办学条件差,实训建设薄弱

在对高职教育的投入上,国家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高等职业教育投入机制,国家、省市在高等职业教育投入中职责不明确,导致许多高职院校生均经费不足,发展困难,具体表现在,一方面,高职院校在教学设施、师资力量、办学规模、教学管理、教育经费等软硬件条件上都远远比不上普通高校;另一方面,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技能训练条件不能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缺乏必要的实际动手能力训练机会.

1.2.4 师资匮乏,教师缺乏实践能力

目前高职师资队伍发展遭遇困境,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首先教师课时多,专业难对口,和企业衔接也很困难,专业课教师培训机构相对缺乏,培训工作比较薄弱.其次,教师对生产服务一线的经营管理、劳动组织、技术工艺了解不够,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不强,很难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总之,高职院校严重缺乏兼备乏理论与实践的“双师型”教师.

1.3 高职院校面临的外部机会(Opportunity)

外部机会就是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动对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有吸引力的、积极的、正向的影响.一是国家对高职教育定位明确,政策环境优越.在 2010年 7月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高等教育要优化结构,办出特色,今后发展重点是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其中的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指向就是高职教育.第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日益优化,劳动力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愈加紧迫.自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调整阶段,产业结构的升级越来越需要熟练的技术工人,只有实现蓝领工人的高素质化,满足经济发展对技师和高级技工的需求,才能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高技能人才的短缺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第三,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为高职院校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第四,区域经济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保障.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以地方政府投入为主,而地方经济发展实力决定着地方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力度.近几年,随着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河北省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得到了大幅度改善,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不断提升.

1.4 高职院校面临的外部威胁(Threat)

1.4.1 竞争力威胁

SWOT分析法最初应用于企业管理中全面分析企业的内部优劣势和面临的外部机会与威胁,了解这些威胁的来源与性质,并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如图 2所示,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的竞争危险来自于潜在进入者、替代品威胁、供应商的力量、购买者的力量和现有的竞争对手等.

图2 波特五种竞争力量模型分析图

同样,基于波特竞争力模型分析,SWOT分析法也能帮助高职院校分析其所处的位置及面临的竞争力,如图 3所示.在我国目前的教育格局中,多种办学主体并存,多种教育模式并存,对有限的教育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4].在我国普通本科高校扩招挤占了高职院校的生源,同时基于本科院校的教学资源和知名度,一些二级学院也吸引了大量的家长和学生的目光;国家对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支持、以开放性与实用性为特征的海外职业教育都不断挑战公办高职院校的市场占有率,使其不仅生源减少,而且还面临优质师资的丧失和资金的流失.此外,学生及家长面临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劳动力市场,为保证教育投资效果和回报,对教育的选择比以往更注重分析学校综合实力、社会美誉度、毕业生就业质量等.而用人单位的理性投资行为也会使他们更加重视学校的办学质量,以求得优秀毕业生[5].

图3 高职院校五种竞争力量模型分析图

1.4.2 与区域性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威胁

我省高职院校起步不晚但发展不快.除了受到省内产业结构的影响外,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培养模式等也制约着自身的快速发展.首先体现在固有专业培养模式单一、实训课程不足,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不一致,其次,新兴专业缺乏有经验、有理论知识的师资,并且在设置初期面临“报名冷,就业热”的尴尬地位,很难快速培养出数量足够、质量过硬的人才,这与当地经济飞速发展的现状不相适应,因此而造成的学生就业难也影响了院校的进一步招生工作.第三,专业设置重复率高,办学没有特色.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的发展,很多高职院校在固有专业的基础上新增了很多新的专业,因此出现了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一致的两个不同专业,既浪费了教育投资,也造成了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生就业没有针对性、缺少吸引生源的特色专业等局面,用人单位因此也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才.基于以上原因,河北省大多数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较弱,与区域性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与社会发展需求不协调.

2 区域经济视野下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对我省的高职院校来说,当前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如何在希望中抓住机遇、在困难中应对挑战,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功能.这就要求政府、高职院校、企业三方联手,共同谋划.

2.1 政府层面

2.1.1 加强宏观调控,大力推进高职教育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大多数地方政府还没有改变固有的观念,认为高职教育“层次低、作用小”,对高职院校的政策和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使其无法充分发挥助力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各级地方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改变观念,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纳入到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和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职业院校布局,加大力度进行现有人才的培养和外来人才的引进,支持特色院校建设和特色专业发展.

2.1.2 立足地方,实现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双赢模式

各级政府要立足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对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调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应考虑建立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使其涵盖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以及短期培训和学历教育等,并与当地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培养适当的人才[2];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不应追求体系的完善,而应根据地方经济实力和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职教体系;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应根据当地的特色产业建设高职院校来着重培养相关的人才,如如张家口、承德,适当调整学校类型结构,选择实力较强的农业中专学校升格为现代农业高职院校,加大我省农业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力度[2],力求促进当地经济和教育的协调发展.

2.1.3 搭建平台,促进校企深入合作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地方经济健康高速发展的有力保障,因此地方政府要积极搭建平台,并从制度上建立校企合作的保证机制,如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激励和引导地方企业加强与高职院校进行有效的合作;制定约束机制,促进校企合作的长期性和互惠性.

2.2 高职院校层面

2.2.1 专业设置明确,形成特色专业

高职院校的重要特点之一是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专业体系.因此,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和设置专业,主动去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重点发展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紧缺的专业,积极拓展与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建立重点专业和龙头专业,以自己的特色专业去培养人才,去增强自身和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更好的为当地工农业发展源源不断的输入高技术人才.

2.2.2 优化师资结构,建设“双师”队伍

专兼结合、动手能力强、科研能力强、教学能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提升教育质量、提高服务能力的关键和保障.因此,高职院校要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制定相关政策保障现有师资的利益和稳定性,并及时地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来对教师进行培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同时提供优惠政策来吸引新型技术人才,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时刻为院校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

2.2.3 重视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教育必须面向区域或行业经济发展,融入区域或行业经济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要不断寻求校企合作的机会,通过校企合作,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同时指导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应该包括学校人才培养基地,教师素质提升基地和企业员工培训基地,以保证教育为经济服务、经济促进教育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2.2.4 改变观念,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层次

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层次是指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引领功能,包括技术引领、信息引领和示范引领三个方面.因此,高职院校应彻底摒弃传统观念的束缚,积极适应当地经济的发展,寻求提高教育服务层次的渠道.例如,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满足当地农业发展得同时,高职院校应进一步提升服务层次,争取在所办专业技术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同时要深入研究国内外行业、产业发展信息,建立相应的信息库,从信息上引领地方企业的发展.另外,还要对农业知识和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加工和传播,直接或间接地传递到广大农村,从而引领农村经济发展.最后,高职院校要围绕所设专业兴办产业,并努力使所办产业成为地方行业的龙头,引领辐射地方产业的发展.

2.3 企业层面

2.3.1 确立人才观,积极与高职院校合作

各级企业要明确认识到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得智能推力.高职院校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设备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有企业最需要的资源.因此,地方企业要积极探索与高职院校发展的机会,将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作为自身发展的后备力量;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技术和设备资源,作为企业员工素质提升的培训基地;合理利用高职院校的信息资源,指导企业的技术改进和产品开发,保障企业在相关领域的领先地位.

2.3.2 确立发展观,实现企业与学校双赢的发展模式

高职院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技术和信息的保障,因此企业要正确认识自身发展与高职院校发展的紧密关系,多走访当地高职院校,积极为帮助高职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办学模式,并与学校建立实训基地,实现厂房和教室的一体化和协调化;同时,企业应积极参与合作院校的专业设置,使其具有针对性、特色化,真正实现教育为企业的需求所服务.此外,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安排学生参观和实习,使学生了解将来的工作环境和技术要求,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其学习目标,又实现了教育与实践的接轨,使学生毕业后可直接适应岗位的需求,为企业节省了人才培养的投资,从一定程度上可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3 结语

高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不同,前者注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既注重“高等性”,又注重“职业性”[1].同时,高职教育以为当地经济发展输入人才为己任,以服务于经济发展为目标,因此高职院校要客观地分析自身的内部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改变陈旧的教育理念,提高师资力量,加大投资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特色的专业模式.此外,高职院校还要认清面临的外部威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而当地政府部门也要加强宏观调控,协调高职教育和当地经济的协同发展,最大限度的发挥高职教育对企业发展的人才、设备、信息等方面的指引功能;同时鼓励企业积极进行校企合作,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帮助高职院校进行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设置.企业自身更要明确高职院校对其持续性发展的促进作用,明确人才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实现“车间进校园,教室变厂房”,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各种资源,为企业的发展储备后续力量,最终实现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双赢局面.

〔1〕吴满财.校的 SWOT 分析及可持续发展研究[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8).

〔2〕谢勇旗.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职研究,2011(4).

〔3〕翟国静.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问题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1(1).

〔4〕秦殿军,薛俊强.高等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形态的理论研究——基于 SWOT 分析框架[J].现代管理科学,2007(12).

〔5〕钱建国.我国公办高职院校的 SWOT 分析及策略选择——以陕西省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0).

G718.5

A

1673-260X(2014)08-0232-04

2013 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1303172)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