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环境雕塑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2014-07-19鲁超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4期
关键词:城市雕塑雕塑社区

鲁超

(黄山学院艺术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社区环境雕塑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鲁超

(黄山学院艺术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设计或艺术设计的任务之一就是在“与时俱变”的基础上永不停息地反映现实生活并改造现实生活.通过环境设计现象进行研究,本着把握本质属性是解决社区环境雕塑诸多问题的重要法则的学术理想,着重分析了社区环境雕塑的广泛存在,研究的意义与目的、研究的方法与途径.相信社区环境雕塑也必将在时代与艺术设计者的努力下为承载大众幸福的社区,打造一个更具有人文关怀,更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高品质的共生存的公共空间.

社区环境雕塑,研究现状,社区环境雕塑

众所周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筑物已不仅仅是满足实际功利目的的居住区,同时还要满足人类发展的以审美性为主要内容的精神需求,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人类追求与生存环境和谐相处地创造性改造,从本质上来说是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为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产物.在此背景下,雕塑这个本来作为纯艺术范畴的物态品,因为可以满足公共性的审美要求,也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竞跻身于公共性的建筑场所,成为建筑满足审美需求的一部分.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单纯地欣赏街头广场的雕塑,而是希望直接将各种各样的雕塑作品移入自己的居民小区,成为日常司空见惯的社区环境的一部分.社区环境雕塑在公共性雕塑的基础上,结合直接影响市民生活质量的社区环境发展孕育而生.社区雕塑就像凝固的舞蹈与社区中的自然风光、景观设计交互呼应,为社区画龙点睛,供人们欣赏游玩.本文的研究对象正是这个影响着普通大众生活质量的社区环境雕塑.

另外,社区环境雕塑已经作为社区文化的一部分行之有效的发挥着作用.据新文化报报道,2011年由长春市委宣传部、长春市规划局、长春市城市雕塑规划管理办公室主办了以“九十风雨纪华章,共铸辉煌谱新曲”为主题的“万人看雕塑”大型公益系列活动.长春市6个城区、30多个街道的3000余名市民参加了此次活动,让雕塑走进生活、贴近百姓.可见,政府部门也日益重视雕塑在市民生活中的美化作用,促使市民与雕塑艺术的互动交流.2003年新浪网的一篇“社区雕塑点金山城楼盘”的报道,成为房地产商们的一大卖点.与其说这是地产商的营销手段不如说是对大众消费者精神需求的一种有目的的满足.据科技鑫报道,教育世家社区广场5个不同风格的青铜雕塑人物形象引来了众多市民的围观(如图1).①居住在一个艺术化、和谐化、自然化的社区中成为每一个市民的强烈愿望.居民的生活在艺术化,艺术也在生活化.驻足社区雕塑一隅你会发现,雕塑的艺术美与市民生活的生活美融合地如此动人.所以从环境艺术方向研究社区雕塑的课题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图1 教育世家社区广场雕塑图片来源:自摄

1 社区雕塑的研究现状

了解现状是研究的起点,也是每一个忠诚于学术质量的学者的必经之路.围绕社区雕塑做了尽可能详细的学术清理工作.虽然每一次的分类都带有一定意义上的局限性,但是也不能替代划分背后的解决问题的实效性.笔者在清空学术史中发现与此相关文献大约可分为四类:第一类,以展现社区雕塑这一辉煌成果为主的画册,如:《中国城市雕塑50年》(中国城市雕塑管理委员会编),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20世纪中国城市雕塑》(20世纪中国城市雕塑编委会编),江西美术出版社,2001年;《城市雕塑环境艺术》(陈连富著),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7年.第二类是学者们带有历史责任感的研究性专著,如:《雕塑·空间·公共艺术》(马钦忠著),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公共艺术时代》(孙振华著),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年;《中国城市雕塑语义、语境及当代内涵》(季峰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城市雕塑设计》(白佐民,艾鸿镇著),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第三类,丰富研究成果的研究论文集,如:《二十世纪中国雕塑学术论文集》(范迪安,许江主编),青岛出版社,2000年;《交流、融合、超越:2002中国北京·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学术论文集》,2002年中国北京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组委会,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年.第四类,报纸、杂志及网络媒体,如《雕塑》、《美术观察》、《城市规划》、《建筑学报》、《美术研究》、中国城市雕塑建设委员会网站、新浪网等.虽然开展社区环境雕塑艺术的专门性研究工作在确切的语义指向范围内资料的收集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从另一方面讲,其他关于雕塑与环境艺术设计的丰富的实物资料和图片资料以及正在进行的广泛讨论与研究,为此篇文章提供了更加开阔的思路,同时也激励着笔者在社区环境雕塑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

划分实际上是梳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发现关于城市雕塑、环境雕塑、公共艺术、景观雕塑的文章数以百计,讨论的内容多集中在如何处理雕塑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优劣标准的评价上,同时也有一些讨论雕塑在广场、园林景观等领域的论文,但是就研究社区这一特定场合下的雕塑的论文尚还缺乏.理论的空白点总是能激发研究者的激情,杨斌发表在《美术观察》的“社区雕塑,雕塑公共性的实现之路”可以看成一篇抛砖引玉性质的阐述社区环境雕塑的文章.就研究社区环境雕塑的专题而言,目前尚且没有相关书籍等学术成果问世,更多的只是从整个公共艺术的角度涉及部分国内大中城市公共环境雕塑案例,并作出简要分析,也并没有十分深入的针对城市雕塑、环境雕塑等主题进行研究的专门性著作.国外及港台地区有关社区雕塑这一特定的限定条件下的文章很稀少,笔者尚没有发现,他们有关城市雕塑、环境雕塑的研究工作也大都是在公共艺术的框架中进行的.因此,笔者发现“社区环境雕塑”仍然是一块需要充分挖掘的“潜力地”.这当然需要作者或者以后致力于社区环境雕塑研究的学者积极响应,在更大范围查找中国环境雕塑、城市雕塑、公共艺术的相关论文、杂志期刊与书籍,利用艺术设计的共通性,结合互联网工具,构建社区环境雕塑的基本脉络.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 启发性目的

19世纪,俄国伟大的文学家、艺术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建立在艺术模仿本质论基础上的“美即生活”的观点,当年的别林斯基也说“艺术就是生活”,与今天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消费社会的审美日常生活化相反的是,注重大众化、流行化的后现代思想,更多的哲学内涵似乎是彰显“生活就是美”.两者的理论虽然存在截然不同的地方,但是他们的根源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那就是理念是时代与现实的显现.“美即生活”是基于19世纪那个为革命服务的历史背景,“生活是美”则有着当代物质不断丰富的现实背景.看来时代的内在规定性在审美思想的与设计表现上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中国人民大学的金元浦教授,在深入研究了接受美学,广泛参与城市创建的基础上曾说“这个世界的趋势是日常生活要审美化,过去高端的、精细的、精英式的艺术创造现在有了整体的发展趋势,那就是要艺术走向生活,艺术要化成为人类普遍生活的一部分,这才具有蓬勃的生命力”②.在这里艺术美与生活美的界限就像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一样正在模糊,并进一步呈现出融合相生的态势,虽然设计史论者总是费劲心力弄清楚两者的不同.社区环境雕塑作为“生活即美”的典型性产物,对于设计美学的理论构建有着形象的充实之功.

2.2 时效性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建设飞速发展,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随着人们对社会生活环境的要求日益提升,房地产开发商等为了谋求自身利益,把雕塑生搬硬套地搬进了社区.为了顺应市场的大量需求,雕塑工厂也应势而生,雕塑艺术作品竟然也在批量生产中重复着本该不属于艺术的宿命,也许我们更应该俏皮的利用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它讽刺性的归结为“雕塑产品”.这些雕塑满目不堪地占据着我们日益缩小的生活空间,成为“社区垃圾”.在环境雕塑中,虽然从1986就开始了环境雕塑危机问题的大讨论,然而到目前为止,二十多年来,对环境雕塑的大讨论大多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进展,依然是对形式语言以及设计手法等技术层面上的阐释.对于这些问题,大家都是能清楚地意识到的,但是真正地实践解决起来,并不是畅通无阻,一帆风顺,还具有相当大的困难因素,真是“知易行难”.目前,对这些雕塑问题的系统阐述尚处于缺乏状态,笔者在本篇文章中试图尝试对此做一些整体的工作,尽力提供一些帮助,如果没有达到这一功效,也希望能起到警醒社会的作用,让足以有良知的艺术工作者、开发商、社区管理者等各界人士如坐针毡.

2.3 前瞻性目的

随着城市化的演变进程,社区的建设与改造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雕塑作为一种艺术设计手段,不仅能辅助环境设计更好地规划,而且在美化环境中承载了传播审美价值、思想教育的功用,陶冶居民情操,提升艺术鉴赏力,有效呼应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内涵.雕塑是一种古老而年轻的艺术,特别是自身所具备的不同于绘画的特征——以三维立体的形式可在室外环境空间中存放展出,在未来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必定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前途.况且,如今房地产是商品经济中谋取暴利最火热的市场,价格昂贵.因此人们在选择时会考虑到众多方面,随着对生活品质的提升,社区的环境规划将是估量的重点,这也促使甲方为社区环境做更多的努力.广大市民可以足不出户,在社区生活空间中共享雕塑艺术,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历史性的飞跃.因此,环境雕塑艺术与我们的生存质量、生活状态有着密切联系,这将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我们的居住区环境已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处于社区环境中的雕塑,与人的活动是分不开的,而且作为一个生活居住群,更应该加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联系,况且一件雕塑作品在静默的语言中承载了一个城市、一个社区的人文精神,寄托了作者的创作情怀与理念,这些积极内涵只有建立彼此间的桥梁,才能传递开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从而发挥雕塑应有的价值,让我们在文明中发现文明,在文明中创造文明.社区环境雕塑的研究正是这种前瞻性魅力的吸引所致.

3 研究方法与途径

社区环境雕塑的研究是一种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研究工作,其涉及的内容不仅仅是艺术创作实践活动,还包含着许多诸如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历史文化背景、社区管理体制美学评论、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社会心理学等的相关学科.本文运用散点式的行文结构,从社区环境雕塑的本体属性,如语义、特征、功用等几个方面切入,在把握本质的基础上进行发展、思考.这里面既有一些理论性的探讨,又有从美学角度对社区环境雕塑的审美标准的商榷;既关注当代社区环境雕塑的整体动向,又立足于未来,从现存问题的整理中找寻发展方向.本篇文章始终围绕着社区环境雕塑的主题,在语义及名词提出、创作原则及表现形式、前景与展望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注释:

①张小燕.社区青铜雕塑引人驻足观看[N/OL].每日甘肃网-科技鑫报,(2012-09-11)[2012-10-26].

②金元浦.奥林匹克运动与城市公共艺术[J].艺术评论,2012(09):16-21.

〔1〕青岛雕塑艺术馆.二十世纪中国雕塑学术论文集[C].青岛:青岛出版社,2000.93.

〔2〕金元浦.奥林匹克运动与城市公共艺术[J].艺术评论,2012(09):16-21.

〔3〕张涛.浅谈当代城市雕塑创作原则[J].才智,2009(18):206-207.

〔4〕邹跃进.变异与延伸——中国公共雕塑艺术的转向[J].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2(03):17-19.

J313

A

1673-260X(2014)07-0026-02

2009年安徽省教育厅省级《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7)项目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城市雕塑雕塑社区
巨型雕塑
社区大作战
我的破烂雕塑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写实雕塑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雕塑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
自然雕塑
挪威城市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