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数学区排序材料的选择与投放
2014-07-19方雷
方雷
摘 要:区域材料是对教育目标的物化,承载着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是区域活动的生命所在。材料丰富,形式多样,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就会变得更聪明、自信、大胆。排序能力一直以来都是幼儿园孩子的弱项,在区域活动中有效选择与投放排序材料能有效提高幼儿的排序能力。本文探讨了数学区中如何选择与投放排序材料,以提高幼儿排序水平,发现在选择与投放排序材料时体现目的性、多样性、层次性,能取得较好的成效。
关键词:数学区;排序;材料;选择;投放
一、排序材料的选择要物化教育目标,具有目的性
材料蕴含教育目标,有利于幼儿关键经验的获得。因此我们要从教育价值出发,把教育意图和要求融进材料之中,充分挖掘材料的潜能,使它能为实现教育价值服务,发挥最大的功效。将教育目标隐性地体现在材料中,是活动区活动的一大特点。在选择投放操作材料时,要以本班幼儿的阶段培养目标为主要依据,力求使材料能够满足幼儿现阶段的实际发展需要。
排序操作活动要考虑幼儿的层级水平。在幼儿的不同发展阶段,其自主活动的能力处于不同层级水平。要使幼儿得到真正全面的发展,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就要根据幼儿的操作情况和探索水平,及时、不断地调整区域目标,以使活动的设计和材料的投放能更好地定位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上。
二、排序材料的投放要具有多样性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多变的刺激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因此,教师所投放的材料要力求多样,以给幼儿丰富的感官刺激,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和兴趣。因此,我们在提供排序材料时必须考虑材料的多样性。
1.提供多种类型的排序材料
教师应考虑围绕同一目标提供多种类型的材料,如自然材料、废旧材料、轻纺材料等,避免重复、类似材料,以激发幼儿探究兴趣,满足幼儿需要。如投放“制作门帘”的排序材料时,我们提供了纸、吸管、珠子、回形针、花生等多种类型的材料来制作门帘,以提高幼儿的排序兴趣;按形状排序,我们提供了用花本、彩纸、硬纸板等多种材料做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引导幼儿按照图形进行排序。材料的多样性,大大提高了幼儿的活动兴趣。
2.提供多种内容的排序材料
材料的多样性还体现在排序内容的多样性上,我们围绕排序主题提供了多种内容的操作材料,避免了单一和枯燥。如以“了解事物发展的顺序”为目的的排序,我们提供了树的生长变化过程、蝴蝶的一生;以“按一定的规律排下去”为目的的排序,我们提供了蔬菜的脚印、花生的队伍等材料,从方方面面的内容让幼儿练习按实物的发展规律排序,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三、排序材料的投放应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具有层次性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幼儿的发展。为此,排序材料的投放要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体现层次性。
《纲要》明确提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众所周知的“水桶”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不同的幼儿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甚至同一年龄的幼儿,他们之间也存在着能力上的差异,而且发展速度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在提供材料时,千万不能“一刀切”,既要考虑“吃不了”的幼儿,还要兼顾到“吃不饱”的幼儿,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发展。为了适应各幼儿的不同思维形式,在数学排序活动中,教师在同一类活动中都应提供实物、图片和符号三个层次的材料,以满足每个幼儿发展的需要。如投放“蔬菜的脚印”材料时,我们投放了三个层次的材料,可进行三种玩法,分别供不同能力的幼儿操作。玩法一:取脚印图片在已经排列的小脚印后接着排下去。玩法二:照模式卡即图片脚印排列方法排一排。玩法三:自己编制排列方法,依次排列……让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自由选择,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
实践证实,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及最近发展区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材料,有意识地观察,有针对性地调整,避免一刀切和一成不变。不但应考虑到不同水平幼儿的需要,还应考虑区域设置的教育目标,做到材料提供的层层递进。这样,材料不同,难易不一,可以充分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使学习活动真正体现下能保底、上不封顶的要求,有效地促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发展。总之,在数学区中要重视排序材料的投放对幼儿发展的作用,遵循材料投放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数学区域活动中排序材料的作用,积极推进幼儿排序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