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2014-07-19王胜花
王胜花
在提倡以人为本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又要关注学生的成长,规范个体行为。一个个有个性、思维活跃的学生是否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是每个教育者都要面对的问题。师生情感的融洽与否会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决定着工作的成败。“亲其师,信其道。”走近学生,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育目标、贯彻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心怀真诚,走进学生
关爱学生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教师只有心怀真诚,走近学生,了解学生,才能让学生接受,从而接受自己所讲授的道理。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及思想变化情况,使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每天早晨到校后,我都先到教室里转转,看看学生到校情况,了解学生今天的情绪如何,有没有异常的现象。对有异常的学生,及时与之交流,弄清原因所在,以便及时处理。关爱每个学生,包括优秀生以及所谓的差生,把自己的温暖和感情倾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走到学生中,利用课间以及站队看操的时间,主动和学生说说话、聊聊天;走到他们跟前,夸奖一下他们,拍拍他们的肩膀,为他们整整零乱的红领巾。这些家常话、细微的小动作,使学生的心情愉快起来。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害怕教师,不敢和教师交流,教师就主动创造机会与他们交流,如让他们帮老师送送课本、发发本子,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平和,从而打消顾虑,敞开心扉。教师要通过真诚交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赢得学生的信赖,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公正平等,真情相对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因此,班主任应是与学生心灵相通的朋友,应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把学生看成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感情、有思想、有独立人格的活生生的人,平等地与之交流,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班级中的一些问题,不要独断专行,而要让学生进行讨论,一旦形成决议,全班学生都必须遵守,做好了表扬,违犯了就要批评。学生中闹了意见,产生了纠纷,允许他们为自己申辩,教师要处事公正,以理服人。树立公正平等的教育观念,把学生当成人格平等的对象看待,坚持正确意见,对歪风邪气毫不留情,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感到自己受到尊重,从而接受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在展开教育的过程中,不要习惯于单纯地从成年人、教育者的角度,带着“爱之深,责之切”的心理进行说教、指正,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心理,尝试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事情以公平公正为原则,让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申诉自己的理由。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多一点理解和指导,少一点责难和批评。
一件往事令我记忆犹新。某个晚上,一位家长给我打电话,说孩子因为辅导本组的一位同学回家很晚,家长问原因,孩子就委屈得哭起来,并且说最近因为这位同学经常回去很晚。这个孩子上进心很强,为了给本组争明星小组,工作很负责。可是每天因此回家很晚,又有些委屈。我该怎么解决呢?办法倒是有现成的,不当小组长,让别的学生干就行了。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我反复地考虑这个问题,决定先与这位同学谈一谈,了解一下情况,征求他的意见。第二天早晨,我找到这位同学,首先表扬了他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接着讲了他的家长提出的问题,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我告诉他,现成的一个办法很简单,就是不干组长,换成别人,这个办法解脱了一个人,却把问题给了另一个人。再一个办法是不去帮这个同学。想想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比如发动全组的同学,依靠集体的力量,轮流来帮这位同学。我告诉他,老师愿意帮他解决问题,但是想自己解决还是由老师解决,自己好好想想,想好以后再来找老师。下午这位同学告诉我问题解决了,组里的同学每人负责一天,既帮了这位同学,又不用天天回家晚了。他自己解决了这个难题,心里特别高兴。了解学生真实的情感需要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给予学生平等对话的机会和恰当及时的指导,让学生觉得班主任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自觉愉快地接受其教育,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三、灵活的手段,适当的方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班主任工作既要有真情,又要有方法,合乎情理,灵活适当。“人非圣贤,熟能无过。”教师不是圣人,学生也不是神仙。班主任要树立“允许学生犯错误的”教育观,把育人当作一项长期的事业,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当学生请假时,不妨关心地询问一下有什么事,或是否哪里不舒服,而不是漠不关心;当学生犯错误后,不妨给学生创造改正的机会,并给予正确的指导;对一些性格执拗、倔强的学生,不妨耐心地多说几句,给他们讲清道理。“十个手指有长短”,每个学生的情况也不相同。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要弄清原因,区别对待,要稳定情绪,留一点时间给自己思考,留一点余地给学生自我改进。在班级管理中,教师适当放手,留一定的空间给学生,这比不信任学生、大包大揽、不留一丝空隙效果要好得多。
例如:庆“六一”活动,班里学生的热情很高,我就把策划组织活动任务交给了中队委几个学生,告诉他们大的原则,放手让他们去干。信任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接受任务后,中队委及班里的骨干学生,每个人都设计了一个方案,最后进行综合筛选,确定了最终的方案。学生热情高涨,有的查阅报纸资料,有的从网上下载了很多诗歌和故事,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排练。当时有位女同学骨折了,又是单亲家庭,学生还为她设计了一个祈福、祝愿的仪式。他们听说360颗幸运星可以许一个愿望,决定由全班同学每人折9个幸运星,挑出360个,一起为她许个愿。大家买来彩纸,一些男生不会叠,会的女生就积极主动地教给他们。可是祈愿时幸运星放在哪里呢?于是,班里的几个同学就把自己的零用钱拿出来凑在一起,去商店买来一个造型别致的瓶子。看着学生井井有条地工作,我说不出地感到高兴。活动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和上进心,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
四、欣赏学生,激发潜能
“阿伦森效应”告诉我们:人们总是喜欢褒奖不断增加,批评不断减少。任何人做事都希望得到人们的赞赏。所以,班主任不要吝啬对任何一个学生的赞扬和肯定。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多使用表扬这个法宝。现在的孩子大多不缺自信,缺的是对自我的客观评价。因此,教师工作中,如果只关注缺点,而忽略对其优点的肯定和认同,就会产生思维方式上的冲突——教师的本意是严格要求学生,帮助其改正缺点,完善提高,学生则认为自己在教师眼里一无是处,教师不通情理,不欣赏自己。这种冲突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持一种抵触情绪,从而影响了教育效果。因此,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首先要肯定他们的长处,这样会融洽师生的感情,使教师与学生贴得更近。例如:班里有一位男同学,曾经一段时间经常与别的同学打架,经过一番教育,他渐渐改掉了这个毛病,各方面都有进步,我就推举他当了小组长,他感受到了教师和同学的信任,工作非常积极主动,每天早早到校打扫卫生,值日生及其他工作都做得很好,受到大家的一致称赞。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见一种现象,所谓好学生,在家中、在学校风光占尽,时间一长,有的则被宠坏了,批评不得。较差的学生在家在校都受批评和歧视,久而久之,有的则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好学生的骄傲自大、差生的心灰意冷导致他们有时对教师的表扬和批评产生了无所谓的态度。针对这种情况,就要充分利用欣赏激励的方法。对好学生,采用表扬中的批评,给他们适当泼泼冷水,使他们明白自己的不足,追求不断进步,全面发展,同时培养他们一定的抗挫折的能力;对于差生则要用欣赏的眼光发掘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在指出他们的错误,进行有原则的批评的同时,给予真诚的鼓励,表达对他们的殷切期望,找出他们的闪光点,激励他们树立信心,发扬长处,改正错误,当他们有了进步及时跟进表扬,让其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这样使学生在教师的肯定和激励中愉快地接受教育,自觉地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进步和发展。
班主任工作繁重又琐碎。真情、真爱是班主任工作的法宝。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学生的成长路上做一盏指路明灯是班主任工作的责任所在。我们以一颗真诚的心投入工作,用一颗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尊重他们,欣赏他们,同时讲究方法,加强沟通,包容他们的缺点,发现他们的长处,肯定他们的进步,就能使教育深入学生的心底,生根开花,结出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