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教师如何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2014-07-19白萍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师

白萍

“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我们一直把“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追求的目标和行动的指南。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用言行举止影响着学生,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25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赏识教育,使学生找到自信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一种重要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赏识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催化剂。只有赏识学生,才能架起师生之间的情感桥梁,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愉悦感,并转化成巨大的学习热情。一句关切的问候,一个鼓励、赞赏的眼神,都可能成为唤醒学生热情的巨大力量。

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学习基础差,厌学,对自己没信心,有些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一直是班里的差生,被教师和同学鄙视。面对这样一群学生,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课堂上不曾主动发言的学生举手发言了,要大加鼓励;作业尽管写得不是很好,但比上次有进步了,点名表扬;作文虽然主题不够突出,语言不够精彩,但写出了真情实感,提出表扬;开展“我想我能行,我拼我会赢”的主题班会,让每位学生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树立自信,懂得自信是走向成功的起点……每一堂课、每一次班会,表扬无处不在。一次次表扬,让学生重拾自信,看到了希望,扬起了理想的风帆。

二、修身养德,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拥有渊博的知识,更要具备良好的师德,我常把“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铭记于心,以此作为自己言行的准则。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在学生的眼中,教师常常是完美的人,是个可信、可敬的人,教师的言谈举止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一生。

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收获,更要使学生学会如何做人。教师要修身养德,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教师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必须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家长把学生送到学校,教师就要本着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去教育、呵护学生,用高尚的职业道德去温暖、感化他们。我在教室,看见学生脚下有纸屑,从不呵斥,而是轻轻捡起放到垃圾桶,然后上课;我总是仪容整洁,举止端庄,看到学生衣冠不整,也帮学生整理;发现某个学生愁眉苦脸,心事重重,主动找学生谈心,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拨开学生心中的迷雾,使其重现笑脸。

我常教育学生:学习知识技能固然很重要,但学习做人更重要。在我的教育、感染下,桀骜不驯的学生温顺了,狂放张扬的学生变得彬彬有礼了。我成了学生的知心人,成了他们眼里最可爱的人。

三、刻苦钻研,以适应时代需求

曾经的职业教育举步维艰,社会不重视,家长不接受。学校没有专业特色,没有专业教师,教师都是师范毕业的文化课教师。近几年,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逐步重视,地域职业教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新形势下出现了新问题——专业教师严重紧缺,以往单一的文化课教师必须转型为复合的“双师型”教师,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我为了教好专业课程,利用业余时间翻书本、查资料,虚心请教,刻苦钻研;加强培训,到先进的职业学校学习、参观、取经,结合本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由于我工作认真负责,为人谦虚随和,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和领导、同事的赞扬,从而成功转型为“双师型”教师。

新生入校,我谆谆教诲,用满腔热情和爱心播撒着希望的种子;学生毕业,望着一张张成熟、懂事的笑脸,我收获着幸福和快乐。

二十五年的教师生涯,实现了我的人生梦想——把无限的爱给予钟爱的事业,成就无悔的人生!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我爱的职业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五花八门的职业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关于马术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