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考思想品德命题能力考查方向例谈

2014-07-19孙全军

试题与研究·中考思想品德 2014年1期
关键词:所学本题思想品德

孙全军

近年来,全国绝大部分省、市中考思想品德卷都实行“两考合一”,考试成绩既作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又作为升学考试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这就决定了试题既要重视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确保绝大部分学生能够顺利毕业,又要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合理拉开学生之间的差距,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实际和不同学校对录取新生的要求。因此,各省、市在命题过程中立足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始终坚持能力立意,注重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较好地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要求。以2013年全国部分省、市中考典型试题为例,笔者发现中考思想品德命题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情景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提取和概括的能力

(2013·云南昆明)作为昆明的小主人,家乡的发展与我们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某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登陆昆明市政府网站,看到了以下信息:

“十一五”期间昆明与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比较(部分)

指标

城市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

(美元)新增劳动

力平均受

教育年限

(年)高技能人

才占技能

劳动者的

比例(%)公民具备

基本科学

素养的比

例(%)昆明5000121.462.95上海超过1000014.52510.7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上述图表说明了什么?

解析:本题命题者在命制试题时选取了昆明与上海两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相关指标数据制作图表,创设情景。要求学生通过对相关数据阅读、比较,归纳图表反映的主要信息。对本题图表呈现的信息纵向比较可发现,昆明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上海,即昆明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上海。此外,纵向比较还应发现,昆明的“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也都低于上海。横向比较要想到:之所以昆明的经济发展水平会低于上海,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低、高素质人才匮乏、人力资源处于劣势等都是重要的制约因素。

二、对情景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学科解读的能力

(2013·四川达州)材料:2012年11月29日,总书记习近平在谈到中国梦时,向全党提出了三个“必须牢记”:

——回首过去,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

——审视现在,全党同志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

——展望未来,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请回答:三个“必须牢记”,分别体现了我们学过的哪些观点?

解析:“时政搭台、观点唱戏,题在书外、理在书中”是当前开卷形势下各省、市中考思想品德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各省、市在命制中考思想品德试题过程中,都会关注年度范围内的重大时政热点,引用时政热点素材(文字、图表等多种形式)创设情景材料,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联系教材主干知识对情景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解读,这既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拓宽视野、增长知识,也有助于增强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教材中的主干知识。

如本题,命题者引入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中国梦”时,向全党提出的三个“必须牢记”创设情景材料,要求学生思考三个“必须牢记”分别体现了我们学过的哪些观点?解答这类问题,首先必须通过阅读提取情景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紧扣关键词句,侧重从“是什么”与“为什么”的角度寻找其在教材中的“影子”。如材料中第一句的关键词是“发展”。联系所学知识:我们知道从“是什么”的角度,此处的“发展”主要指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从“为什么”的角度,材料强调“发展”是因为发展是硬道理,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材料中第二句的关键词是“正确道路”。联系所学知识:我们知道从“是什么”的角度,此处的“正确道路”主要指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为什么”的角度,材料强调“坚持正确道路”是因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材料中第三句的关键词是“艰苦的努力”。联系所学知识:我们知道从“是什么”的角度,此处的“艰苦的努力”主要指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从“为什么”的角度,材料强调“艰苦的努力”是因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实现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理想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三、紧扣情景材料有效信息对某一主干知识进行演绎分析的能力

(2013·山东济宁)“梦想”学习小组准备以“追寻中国梦,实现中国梦”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大家认真学习了党的十八大报告,摘取了一些片段进行学习。

摘选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摘选二: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摘选三: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摘选四: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请回答:做到上面摘选内容的要求,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分别有什么意义?

解析:本题命题者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摘引了四段文字,创设情景材料,要求学生结合这些材料有针对性地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作答这类试题必须实现情景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与考查知识点具体内容的“对号入座”。解答时,首先必须回归教材,明确试题需要演绎的某一主干知识所包括的具体内容。如本题,联系教材所学知识,我们要知道“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在此基础上,将该主干知识包括的具体内容与情景材料信息对比,构建两者间的内在联系。书写答案时须将材料信息与主干知识相结合,逻辑清楚,分层叙述。如本题,摘选一体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做到这些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中的“富强”。摘选二体现了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依法治国,做到这些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中的“民主”。摘选三体现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到这些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中的“文明”。摘选四体现了关注民生,维护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到这些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中的“和谐”。特别要注意的是:此类试题,学生在作答时如果仅仅回答考点知识所包括的具体内容,而没有联系试题所提供的情景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有针对性地分析,通常会失去一半分数或更多的分数。

四、在模拟生活情景中作出正确行为选择的能力

(2013·湖北十堰)当你遇到下列情景,你会怎么做?请说明理由。

(1)下午放学后,好朋友对你说:“我们到游戏机房玩游戏吧,我请客。”

你的做法:

理由:

(2)放学回家,走在比较偏僻的地方遇到暴力抢劫。

你的做法:

理由:

(3)老师按成绩排座位,成绩好的坐前边,成绩差的坐后边。

你的做法:

理由:

(4)学校开展为雅安灾区募捐的活动,好朋友喊你一起去。

你的做法:

理由:

解析:2011版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为了贯彻这一理念,越来越多的省、市在中考思想品德命题过程中能够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模拟情景,引导学生将自己“摆进”试题的具体情景之中,能够在具体情景之中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并能说明理由,明理导行。解答这类试题,作出的行为选择必须是正确的,符合法律、道德、健康心理与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要求,理由的阐述必须针对作出的行为选择。如本题情景一旨在引导学生自觉抵制身边的不良诱惑;情景二旨在引导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巧妙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情景三旨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情景四旨在引导学生热心公益、关爱他人,增强社会责任感。

五、构建知识体系并从中调用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3·辽宁朝阳)共圆中国梦想,创造出彩人生

材料一: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讲话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升华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通过加强文明建设来推进“中国梦”的实现。世界将要见证,一个更加美丽的“中国梦”将在我们手中梦想成真!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中华儿女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2)要让“中国梦”梦想成真,你认为国家应该怎样做?

(3)创造出彩人生,你打算怎样做?

解析: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2013年全国绝大部分省、市都以不同题型考查了学生对这一时事热点的理解。“中国梦”与现行教材中的主干知识存在着广泛的联系。本题具有相当的综合性,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如果考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围绕“中国梦”联系教材所学知识构建如下的知识体系,本题就可迎刃而解。

六、运用发散性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3·广东)材料一:目前,在我国655个城市中,有近400个城市缺水,约200个城市严重缺水,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用水消耗的大量增加,我国水资源形势将更加严峻。

材料二:观察下列图画:“熟视无睹”和“有水难喝”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2)请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3)要解决上述问题,请你提出一些好的建议?

解析:近年来,越来越多省、市的中考思想品德主观题倡导答案多元化,鼓励学生以某个问题为思维出发点,结合所学知识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能够激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鼓励发表独到见解,培养创新意识。如本题第一问要求能够通过对试题文字与漫画材料的阅读与思考,揭示材料反映的问题。材料一说明我国绝大部分城市严重缺水、水资源形势严峻。材料二说明水资源浪费和受污染严重。在此基础上,第二、三问旨在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联系材料并运用教材所学知识多角度、多层次分析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建议。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用水量越来越多;公民和企业缺乏环保意识,生活和工业废水排放没有规范;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监管不力;缺乏良好的环保社会氛围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行为主体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对不同的行为主体也可以多角度提出建议。如:国家要坚持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打击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全体公民和相关企业要提高环保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履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义务,落实环保行动。中学生要增强环保意识,把环保行动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如节约用水、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向身边人宣传环保知识等。

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辩证思维的能力

(2013·福建泉州)一天,初中生小林在回家路上,看到一歹徒正持刀抢劫。他心想:“作为未成年人,要懂得自我保护;同歹徒作斗争是大人的事,与我无关。”于是,小林悄然离开。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小林的想法进行辨析。

解析:运用辩证思维方式分析问题,能根据具体情况,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多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有效避免绝对化和片面性,对事物的认识与问题的分析更全面、准确、深刻。研究近年来各省、市中考试题,笔者发现对这一能力的考查常会以观点辨析的形式呈现。如本题中小林的观点属于“正误混杂型”。对此,首先我们要肯定,小林认为“作为未成年人,要懂得自我保护”的想法是正确的。肯定的基础上必须联系所学知识阐明观点正确的理由:由于未成年人阅历不够丰富,心理不够成熟,体质也不够强健,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比较薄弱,更容易受到伤害。因此,我们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但接着要指出小林同学认为“同歹徒作斗争是大人的事,与我无关”的想法是错误的。在此基础上也要联系所学知识阐明观点错误的理由:只有人人敢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坏人坏事才会减少,社会正气才能得到弘扬。我们要学会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此外,许多省、市中考思想品德命题时还常设置“片面型”的观点评析。如2013年江苏扬州卷第27题中“中学生小明认为:只要保护好环境,就能建成美丽扬州。”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时,首先需要对题述观点作出总体上的判断,指出“这个观点是片面的。”接着要肯定题述观点中的正确与合理成分,指出“建成美丽扬州,需要保护环境。”在此基础上联系教材所学知识书写理由。最后要联系所学知识围绕“建成美丽家园”多角度作答。

八、跨学科的知识整合与迁移运用能力

(2013·河北)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3年6月16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等法案,要求企业按部门就产品的产量、价格等制定公平竞争规章,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法案还规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承认劳动者有组织起来与雇主集体谈判的权利。为了推行公平竞争法规,政府给接受法规的企业颁发“蓝鹰”标记(下图),以资表彰鼓励。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围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开展的思想解放运动,促成了80年代初开始的改革开放第一轮高潮:农村实行联产承包,沿海设立经济特区等,从而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90年代初,伴随着“姓资姓社”问题的大讨论,中国开展了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将改革开放推向新一轮高潮,中国经济又一次快速增长。90年代末,围绕加入WTO利弊问题的争论,中国再次迎来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当时中央果断加快入世谈判,中国成功入世,实现了全面对外开放,从而使中国经济在新世纪头十年里实现快速增长。

材料三: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收入分配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均衡、不公平的问题,突出表现为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部分群众生活困难等。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盼望。2013年2月初,国务院批转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该意见确立了“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倍增”、“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缩小”等改革目标。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时期国家干预经济成功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什么特点。

(3)分析材料三,从起因和目标两方面,概括出我国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4)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概括中美两国改革成功的共同原因。

解析:俗话说“政史不分家”。近年来,全国部分省、市中考命题开始尝试思想品德与历史合卷,这种合卷的形式并不都是思想品德与历史学科单独命题后的简单拼盘,部分地区主观题的命制围绕年度范围内某一重大社会热点,整合历史与时事素材创设情景材料,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灵活调用甚至综合运用思想品德与历史学科的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实现知识的跨学科整合与迁移运用。如本题第一问纯粹是对历史学科知识的考查。回答问题既要阅读、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又要联系教材相关知识。第二问不是以“教材知识简单再现”的形式考查改革特点,而是要求学生在理解、分析材料的基础上概括得出。考生要想对材料正确的概括并得出正确的答案,既要凭借在历史学科中掌握的有关改革开放的史实,又要凭借在思想品德学科学习中形成的对改革开放现实意义的正确认识,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和富民之路、改革开放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等。第三问不是让考生论述一般意义上改革的必要性,而是以材料提供的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为例,围绕限定角度从具体事例中进行归纳、提炼。从起因的角度,深化改革是解决我国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需要,深化改革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利益。从目标的角度,深化改革是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需要(深化改革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深化改革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第四问旨在考查学生进行综合概括的能力,联系试题提供的三则材料与前面三个问题的解答,中美两国改革成功的共同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符合本国国情,符合人民利益,有正确的领导,有制度的保障等。

总之,能力立意已成为全国各省、市中考思想品德命题的趋势。但能力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的发挥则是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没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就无法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仅仅靠死记硬背是很难提高学科能力的。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能够在新的情景材料中再现教材主干知识,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调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知识的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这是能力培养与提升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所学本题思想品德
中考英语易错题解析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非所学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