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肢体语言 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2014-07-19黄华香
黄华香
所谓肢体语言,就是身体语言,通过人身体的某部分(面部、手势、眼神或其他)动作用来传达情绪或信息的一种非语言行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的肢体语言在不经意间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因为教师的肢体语言,让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理解更深入了,或许更是由于教师的肢体语言,让学生更喜欢该教师所上的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肢体语言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教师要规范自己的肢体语言,注意自己的形象,以便创造有效的数学课堂。
一、教师需要规范肢体语言
1.面部表情带微笑
有一个教师同时教两个班的数学课,他为了验证教师的心情与上课教学效果是否有联系,做了一次试验。一天早上,他面带着微笑走进教室。在课上,学生发言积极,和教师交流得很开心,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较好。在另一个班上,他严肃地走进教室。在课上,学生举手怯怯弱弱,生怕回答有错,怕教师责骂,教室里静悄悄的,学生的思维被教师的心情给“镇住”了。
有人说,教师的脸就是一张“晴雨表”,学生会根据教师的脸来判断该如何配合。因此,教师在进入课堂前,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能把个人情绪“发泄”在学生身上。教师要微笑着进入课堂,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到新知。
2.手势动作要诚恳
教师的手势有很多,例如食指竖放于唇上表示“安静”,竖起拇指表示“很好”“赞同”,伸手五指朝下摆动示意“坐下”等等。其中,让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的手势要规范,要五指并拢掌心朝上,就像是在邀请。但有的教师并不太注意自己的手势,用一个手指指着某学生,叫他回答问题。其实,这样的做法不正确,显得不尊重学生。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让学生能快乐地学习。
3.亲切眼神多鼓励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向外界透露着心中的情感,是心灵交换信息的渠道。在数学课中,教师的眼神是大方、专注的。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该用眼睛迎合对方,关注对方,告诉对方“你能行”,并且用耳朵倾听学生的陈述,这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给予学生精神上的鼓励与支持。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换来的是学生对教师的崇敬,师生的情感也在眼神的交流中相互传递着。
4.身体亲近多走动
三尺讲台是教师的工作之地,但并不是唯一之地。有的教师喜欢站在讲台上上课,认为与学生保持一段距离,可以提升教师的神秘感,增加自己的威信。殊不知,这样做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师生的情感不能相互交流。教师要在教室里多走动,多亲近学生,必要的话,还可以蹲下身来和学生一起说说话。在学生的心目中,和蔼可亲的、朋友式的教师是最受欢迎的。
二、教师的肢体语言应注意的问题
1.动作应具有正确性
数学课中的动作,更应注意正确与规范。例如:在教学“上下左右”一课中,教师用手向上、向下指示,都不能有错。在讲到左右时,教师可以转身和学生同方向,给学生以正确示范,否则面朝学生就是相反方向了,容易让学生误解。教师一定要说清方向,指导好方向。
2.动作应具有生动形象性
数学课中的动作是辅助教学“表演”的工具,教师可借着这些生动形象的动作,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分析“一千克铁与一千克棉花哪个重”这个问题时,教师用手势来比较,双手圈成一个圆,说:“一千克铁只有这么一块。”再用手向空中大幅度兜一圈,说:“这是一千克棉花。”用手比划过后,学生就不会只存留在两件物体相同体积比较的思维中,他们一下子就知道了棉花虽然轻,但是很多,也有一千克重,而铁少,但很重,也有一千克,它们是一样重的。这个手势就显得浅显易懂,形象生动。
3.动作应具有知识性
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教师可借助双手伸出的手指个数告诉学生“这是几”。在讲解10以内的数的分解时,也可借助双手来帮助,让学生清楚地理解“10可以分成几和几”。这样借助手势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新知并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4.动作应帮助学生记忆
低段数学课中,有很多知识性的东西,教师可以通过创造儿歌来帮助记忆,配上动作,更加形象。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这一课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点说起来比较麻烦,这是这节课的难点,学生搞不清楚,容易将正方体与长方体、圆柱与球混淆。在课前,为了帮助学生记住每个图形的特点,笔者设计了每个图形的儿歌:
有长有短长方体,摸上去,平平的,站在地上不会动;
正正方方正方体,摸上去,平平的,站在地上不会动;
又圆又直是圆柱,上下一样粗,圆面站立不会动,侧面躺着会滚动;
一个球,圆圆的,四面八方乱滚动。
在念长方体的儿歌时,笔者双手伸开,画长方形,“站在地上不会动”,双手好像在放一个盒子;念正方体时,重点用食指拇指形成一个正方形;念圆柱时,用四个手指围成“圆”的样子,然后套下去表示“直、一样粗”,再用两手转弯表示躺着;念到球时,伸出一个手指表示“1”,食指拇指围成圈,再掌心朝下打圆圈,这样表示“乱滚动”。果然,学生在一节课后就牢牢记住了这些图形的特点。
肢体语言在表示时,需要口头语言的辅助,否则肢体语言会变成“哑巴”,显得苍白而无力。教师是演员,如果能恰当地运用好肢体语言,就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不经意间,也拥有了一件终身受益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