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探析
2014-07-19王娜
王娜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有效的教学应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数学学习对于一个人的思维锻炼和逻辑能力提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更能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引导和启迪作用。在常规的教学中,如何才能够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本研究主要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学校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和互动,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必须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然而,学生的学习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教师教育行为的影响,教师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方向及其效率的高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才能提高教学有效性呢?
一、教学有效性的含义
在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就已经提出了“有效教学”这一概念。“有效”即有效率、有效果。有效教学是指能够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是有规律性的教学过程,要想达到教学的规律性就必须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学环境与教学内容等要素之间的关系。有效教学包含三重含义:一是指有效果的教学,即教学结果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得到了进步与发展;二是指有效率的教学,教学获得的收益比教学的投入要大;三是指有效益的教学,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符合社会和学生个人的需求。在新课标背景下提出来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下,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1.巧妙设置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所谓设置问题的情境就是说,教师需要将教材上的内容和学生的思维联系在一起,使其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一种良好的问题情境,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教师也需要创设好相关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愿意利用自己以前学过的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新的知识也只有在新的问题情境中才能够实现思考和学习的目的。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也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学习应与生活相联系,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生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充分了解教学内容,积极创设情境。
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课“数学广角”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带一些不等价的人民币,如1角、2角、5角、1元等,设置一个文具店卖东西的虚拟情境,让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的角色,进行商品的买卖活动。不同的商品价格不一,学生要用手中的钱购买到要求必须买的东西,并且看谁能买到最多的种类与数量。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算术能力,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提高学生思考能力
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的一种方式。提问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过难或过易的问题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必须把握问题的难度,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提出的问题应该和学生原有的知识有本质和意义上的联系,不然问题的难度就会很大。同时,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基础都是有限的,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适合各个层次的学生,经过学生的努力思考后都能解答出来,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在设置问题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题目既不能过于简答或困难,应合理控制,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解答。
3.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与反思
教师应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肯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进步。教师可以利用奖品或是语言、动作、神情等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使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一般而言,教学反思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一方面,每一次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都因对其成功和失败之处进行分析,总结积累经验,积极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解和分析,归纳学生的创新见解与学习方法,这不仅有利于教师贴近学生,也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评价标准是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巧妙设置课堂情境,提出有效的课堂问题,在充分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及时反思与总结。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处处以学生为本,才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与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这样才能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沈淑媛.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探究——情境创设的运用[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37(2):34-35.
[2]温健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J].网络科技时代,2011,12(35):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