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目标.显重点.重拓展
2014-07-19陈颖
陈颖
摘 要:略读课文是现行人教版实验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到小学高段,略读课文更占了很高的比例。因此要正确把握略读课文教学中的不略之处,并实行相对应的教学策略,这样略读课文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应对自如。
关键词:略读;教学策略;实践研究
长久以来,略读课文在语文教学中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它是课文中的组成部分,不教不行;另一方面,正因为它是“略读”课文,在教学中往往被大多教师所忽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轻描淡写,一读而过,学生对课文也没留下多大印象。长此以往,限制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因此,对于普通的一线教师来说,要想正确地把握略读课文必须要教学的内容,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使略读课文教学达到它应有的目标,必须重新审视略读课文的教学。
一、确定教学中的不略之处
1.整体感知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先“整体感知”而后才“深入局部”,正是基于这个认识过程而产生的。对一篇文章,只有先从整体上感知和把握,才能走进文本,进行品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2.找准重点
所谓“重点”,包括体现作者立场观点或感情倾向、文章主旨的语段,也常指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联结作用的语段,对人物形象起画龙点睛作用的语段,运用修辞手法表达含蓄意义的语段等。像这样的语段有可能出现在文章的开头,也有可能出现在文章的中间或者末尾。
3.延伸拓展
拓展是课堂教学的合理补充和有效延伸,它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学生开启知识的大门,让学生的目光看得更远。
二、不略之处实行的教学策略
针对以上不略之处,笔者通过实践与思考,得到了以下教学策略。下面就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索溪峪的“野”》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对高段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的一点思考。
1.找准目标,整体感知
《索溪峪的“野”》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提示语:“认真读读下面的课文,想一想‘野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你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了索溪峪的‘野”?
这段提示语明确地提出了这篇课文的阅读要求。我们可以把这段提示语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读课文,了解课文中的“野”的含义。这是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二是从课文中找到描写索溪峪的“野”的词句,并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这点则是要求我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学习并体会文章的语言文字。
2.三管齐下,凸显重点
(1)把握结构,聚焦重点。既然是略读课文,就必须有取舍。《索溪峪的“野”》这篇课文的结构十分清楚,5个自然段,按总—分的结构展开。虽然后面的4个自然段都是在写索溪峪的“野”,但笔者只抓住“山是野的”这一个方面进行重点教学。而之后的三个自然段都点到为止,一笔带过。
(2)探究合作,精读重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阅读的方向和任务确定以后,这时就是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最好时机。在《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中,笔者充分体现出了学生的自主性。如: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索溪峪的资料;课中让学生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进行研究“为什么说索溪峪是野的”,然后以四人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在研究索溪峪的山是野的时候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美进行研究。而这篇文章描写索溪峪的山是最生动的,所以绝大部分学生最喜欢索溪峪的山。可以说,这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自己在研究,这就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学习的空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3)读写结合,强化重点。在《索溪峪的“野”》的教学设计中,笔者让学生仿写“山是野的”这一个自然段的最后部分:“这种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或直插云天,或横拦绿水。旁逸斜出,崛起巍巍‘斜山;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婷婷玉立,则好似‘窈窕淑女。”
本课的重点是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通过想象和联想来表达对索溪峪美的独特感受。读写结合放在这里就能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表达,并学以致用。
3.同类对比,延伸拓展
在执教《索溪峪的“野”》的最后一点时间里,让学生阅读与《索溪峪的“野”》相类似的作品《桂林山水》《黄山奇松》等文章,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学生能通过前面课上学到的对文章内容、结构的把握和语言运用的特点等方法很快找到它们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更深入地了解本篇课文在写作上的一些独到之处。
综上所述,略读课文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线教师,要充分发挥略读课文的独特功能,使它与精读课文相辅相成,使语文教学总目标得以深化,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朱自清.略读指导举隅[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2.
[2]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54-263.
[3]高玉.谈略读课文教学的略与不略——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调查与思考[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