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组阅读教学策略
2014-07-19李爱弟
李爱弟
摘 要:按主题编排单元内容已成为语文教科书编排的新取向,这为教学由分析课文内容转变为指导阅读策略提供了新导向。可采取的单元整组阅读教学策略有:利用“求同”策略,整体感知单元整组特点;通过“比异”策略,深入体悟各篇精妙之处;扩展教学内容,提供学生语言实践机会;联系课堂内外,切实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关键词:单元整组;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按主题编排单元内容已成为语文教科书编排的新取向,人教版教材这种特点尤为明显。这种围绕某一主题组织相关内容的设计,突破了以往教科书封闭、零散、乏味的结构体系,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崔峦老师提出:“要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及学习能力。”传统的课堂是逐篇教学,每篇课文都要花上好几个课时进行讲解,耗时长,教学过程繁杂又琐碎,往往事倍功半。系统论认为,有结构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以主题在一起的单元教学内容本身就是一个有内在联系和巨大张力的系统。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科书这一优势,树立整体教学观,通盘考虑,整体设计,深刻认识并合理运用同一主题下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它们相互支持,互为资源,使教学由分析走向阅读策略指导。
一、利用“求同”策略,整体感知单元整组特点
课文的单元组合往往都是围绕一个共同主题设计的,在教学中,教师只要利用被组织在同一单元的课文之间的联系进行求同比较教学,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通读完几篇课文后,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点,也可以将其中最典型的一篇课文作为范文讲读,然后让学生通过自读其他课文探求共同点。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为例,教材以“异国风情”为专题,为学生打开一扇了解异国文化的窗口,向学生展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所选的四篇散文虽然风格不一,但它们之间是有着紧密联系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让我们感受到德国奇特养花方式所形成的奇丽景色,《威尼斯的小艇》为我们展示了水上名城的独特风光,《与象共舞》让大家了解泰国大象与人相处的亲密无间,《彩色的非洲》呈现了非洲独特的自然景观与风土人情。这些文章看似毫无关联,实则突出了一个“奇”字。不同城市、不同国家、不同大陆板块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构成了多样化的异域风情,丰富了“异国风情”的内涵。同时,观照课文内容,我们还能发现作者选材的相同之处:都有写花、写动物与人类的活动。教学中,教师只要以这些相同的“奇异之处”作为单元教学的着力点,利用文本间的联系,就可以让学生在较少的课时内完成大量的阅读任务,提高教学效率,既达到了训练学生的迁移阅读和提升综合能力的目的,又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通过“比异”策略,深入体悟各篇精妙之处
教材只是粗略地把作品的共性罗列出来,并未涉及作品的深层内涵,远远没有达到阅读教学的要求。因此,教师需要进一步引导,运用“同中求异”的比较教学方法,从共性入手,找到个性之处,体悟各篇文章精妙之处,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走向深入,达到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能力和较高的赏析能力的目的。
仍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为例,同样是写花,《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和《彩色的非洲》却风格迥异。季羡林的文章重在写养花方式,写花的景色却只短短几句话,《彩色的非洲》却极尽笔力,浓墨重彩地描绘了非洲之气势恢宏的花海。前者犹如水墨丹青,淡雅却引人遐想;后者仿佛西洋油画,热烈又不失纯美。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两个不同的文本,思考:同样是写花,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作者,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作者为什么采用这样的写作手法?通过比较阅读,学生发现,写作是一件特别个性的事情。作者根据自己的表达需要对写作对象有所取舍,有所侧重,自然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当然,教学这些选材中所表现出的“同”中之“异”,要让学生在了解共性的前提下发现个性,在整体感知之后深入局部体悟,使语文教学变得科学有序,深入扎实。
三、扩展教学内容,提供学生语言实践机会
语文教材是学习语文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然而,仅以语文课本为教材已是远远不够的,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与阅读要求,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由相同主题编排单元的方式,不但有利于加强单元内部内容的勾连,便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更为基础性、结构性的教学内容与生发性内容的联结提供了可能。所以,教师还应根据教学需要,扩展主题内容,努力开发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各种语言实践机会。
如在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体验课上,教学“街头奇丽景色”语段时,需要引入课外资料,体验季羡林文章语言的张力。课堂上我们可以抓住“山阴道上”一词开展教学:“同学们,季老是语言大师,他写的文字值得我们细细体会,许多词语的运用都很考究,就如这个词语——山阴道上。”先引发猜测,怎样的路可以称得上是“山阴道上”;再解析词语的出处——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最后引导学生动情描述:“山阴道指的是我国晋国时期在会稽城外(也就是现在的浙江绍兴城外)的一条官道。蜿蜒的道路两旁是参天的大树,一路上小桥流水,鸟语花香,使人流连忘返。季老走在德国小镇的街道上,就像走在祖国的‘山阴道上,两旁林立的房屋就像是‘参天大树,满眼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到这个词语的出处和来历,而且加深了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和记忆,丰富了文学常识。
四、联系课堂内外,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高效的阅读课堂带给学生的一定是受益终身的影响。学生能把课堂上学到阅读的方法,自觉地运用到广泛的课外阅读中,阅读教学才算得上真正的高效。因此,教学时,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融合,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爱好。由相同主题编排单元的方式为课外阅读延伸提供了着眼点。
如在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体验课后,教师总结:“德国、威尼斯、泰国、非洲,令人神往的一生中必去的四个地方,今天在文字中领略了它们的风采。你看,每一位作者表面上看似在写花,写小艇,写大象,写景观,其实都在述说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描写这个地域的风情习俗,以后我们也可以学着这种方法描绘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为了能让学生领略到更多、更美、更奇特的异国风情及作家风格,教师推荐学生读一本书——《一生要去的六十六个地方》。相信学生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一定会带着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去比较,去感受,去欣赏。还可以利用班队课或导读课进行读书交流,学生肯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总之,进行单元整组教学,旨在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拓宽学习和运用领域,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全体学生在相同或不同学习内容、不同学习方法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有机整合中扩大视野、陶冶情操、发展思维;在不增加负担的前提下,使其能力得提升,达到使学生“得法课内,得利课外,受益终身”的学习目标,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叶春梅.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的探讨[J].广西教育,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