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评价体系在小学科课堂学习中的应用
2014-07-19马春兰
马春兰
摘 要:在小学科课堂学习中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过程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不仅要重视量的评价,还要注重质的评价。
关键词:小学科;多元化;课堂学习评价
评价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教学活动,合理的评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矫正错误,使学生的知识、技能获得长进,智力和品德也有提升。现在初中学习的评价比较注重分数的高低,而针对目前初中政、史、地、生这些小学科在中考中仅占5分的情况,仅使用终结性的分数评价已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学习过程中给予恰当的评价,能激励学生用心去学。教师要结合新课程基本理念的评价要求,“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和发展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互补的评价方式。本文结合我校的办学理念,探索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小学科课堂学习评价方式。通过改变评价方式,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同时也更好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学生的课堂瞬时表现,教师及时做出多角度、多元化的评价,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下面根据自身实践,以地理学科为例谈谈这些多元化的评价在教学和课堂学习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要知道地理课堂学习的评价方式。地理学习评价除了通过书面测验、口头表达、作业、绘制地理图表并分析、听课状态、学习态度等常用方式评价外,还要注意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等活动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不仅要重视量的评价,还要注重质的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注意以下这些方面的应用: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主体要从教师主宰走向多元互动。科学评价体系的参与者是多方面的,要学生家长、学生都应参与到评价中,改变教师的单一评价的片面性,使评价更具合理性和全面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通常的做法是:要求学生自主评价、同学间评价、家长建议,教师应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评价档案,从教师的角度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业情况、进步与不足、学习态度、心态变化等。更重要的是给出综合评价的同时,教师一定要给出学习建议、心理指导与改进方法。比如:在某一章学习结束时,进行测试后,教师给出评分标准,先自己评分,然后同桌交换评分,在评分的过程中,同桌间就可以互相商榷、讨论答案的正确性了,互相纠正错误。这样,试卷中的大部分内容在同学间的互评中就学会了。最后,再看教师给出的正确答案,教师讲评重点难点,对比自己的考卷,得出最终分数。这样的试卷讲评获得的效果不言而喻。高层次的同学互评,能促进全体学生在相互借鉴和自我反思中,潜在地完成新知的建构和能力的提升。
二、评价过程多元化
评价过程要从终结性考试分数评价走向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教师的评价应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应密切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动态和能力的培养。课后作业的评价应指出学生的进步与不足,应从知识再现、能力提高、知识运用等方面及时给出恰当的评语,而不是仅仅在作业本上打“√”或“×”。每一学期结束,教师应对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及存在的问题给出正确的评价,指导学生扬长避短,逐渐成长。这三种评价方法相互补充、相互融合。既注重学习过程又关注学习结果,能够比较全面地评价学生学习地理的效果。
三、评价方式多元化
评价方式要从简单的分数评价走向奖励性评价、语言评价、鼓励性评价、行为评价、掌声评价和示范评价。如微笑、点头、竖起大拇指,课件中使用“好!你真棒!恭喜你答对了!佩服!你是高手!”等卡通图画及声音。这样诸多方式的评价会使学生感到亲切并乐意接受,从多方面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笔者在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这一课时,将本课课件中用的图片——非洲地形图、大象、狮子、猩猩、斑马、驼鸟、金刚石等打印成彩色图片做奖品,对于答对问题或作业写得好的学生,就奖给一张图片,这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率高。
四、评价内容多元化
评价内容要从知识主导走向全面关注。当前,地理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多针对于知识多于技能、结论重于过程,很少涉及学生的实践智慧和行为举止方面的评价和纠正。教师不应只重视对较低层次认知水平的评定,而是“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与变化”,尤其要关注学生学习的习惯、方法、积极性等易忽略的基本问题,还要注意学生仪态、仪表的表现。比如:学生回答问题答不出来时,就会有摸鼻子、揪耳朵等一些不雅动作,也要给予评价纠正,时间久了,每个学生的举止言谈都会做到落落大方。我校的家长在这方面的教育也恰好是缺失的,教师们就要补上这一课。
一节课中蕴含无数评价的机会,作为教师,一定不要吝啬,抓住每一个机会,将自己对学生的感觉、感情毫无保留地溢于言表。评价就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沟通,师生顺畅地沟通才会生成和谐高效的课堂效果。